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37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特别是一种适合于一次性装料的螺旋输送机。
在某些场合,需要将物料一次装入料斗,然后将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螺旋装置输送至使用地点,在这种场合下,料斗兼有储料的功能故有较大的容积。目前公知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其料斗底部的物料排放口位于螺旋装置的正上方,对称于螺旋轴的垂直 轴平面布置,排放口的长度与螺旋装置的有效输送长度相对应,由于料斗内处于排放口上方的物料压在螺旋轴上,给螺旋装置的运转带来很大的阻力,需要配置大功率的驱动电机才能使其运转,且输送机空载、满载时电机电流发生突变,为减小此阻力,有人在排放口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了几块横隔板,这样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其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的螺旋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料斗,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螺旋装置,外壳在螺旋装置的输出端开有出料口,螺旋装置由螺旋轴及螺旋叶片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料斗底部的排放口位于螺旋轴垂直轴平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侧置排放口,可消除料斗内处于排放口上方的物料对螺旋轴的正压力,只需较小功率电机即可驱动螺旋装置,且输送机空载、满载时电机电流几乎无变化,特别适合于输送砂石、煤块等粒状物料。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该螺旋输送机包括料斗(1),外壳(2),设置于外壳(2)内的螺旋装置(3),外壳(2)在螺旋装置(3)的输出端开有出料口,螺旋装置(3)由螺旋轴(5)及螺旋叶片(6)组成,为使料斗(1)内的物料在整个排放口上均匀排放,螺旋叶片(6)的螺距由输入端至输出端逐渐增大,最好是成等差级数增大。料斗(1)底部的排放口(4)位于螺旋轴(5)垂直轴平面(13)的左侧,其长度与螺旋装置(3)的有效输送长度相对应,且沿着平面(9)、平面(10)与螺旋叶片(6)的外圆周面相切的接触线(7)(8)布置,平面(9)平面(10)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物料流的静止角α,料斗(1)的左壁(11)、右壁(12)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物料流的静止角α。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输送机,它包括料斗(1),外壳(2),设置于外壳(2)内的螺旋装置(3),外壳(2)在螺旋装置(3)的输出端开有出料口,螺旋装置(3)由螺旋轴(5)及螺旋叶片(6)组成,其特征在于料斗(1)底部的排放口(4)位于螺旋轴(5)垂直轴平面(1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排放口(4)沿着平面(9)平面(10)与螺旋叶片(6)外圆周面相切的接触线(7)接触线(8)布置,平面(9)平面(10)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物料流的静止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料斗(1)的左壁(11)、右壁(12)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物料流的静止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6)的螺距从输入端至输出端逐渐增大,最好是成等差级数增大。
专利摘要一种螺旋输送机,特别是一种适合于一次性装料的螺旋输送机。它包括料斗(1)、外壳(2)、螺旋装置(3),采用侧置排放口(4),可消除料斗(1)内处于排放口上方的物料对螺旋轴的正压力,只需较小功率电机即可驱动螺旋装置;且空载、满载时电机电流几乎无变化,特别适合于输送砂石、煤块等粒状物料。
文档编号B65G33/20GK2084464SQ90224980
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2日
发明者郝岭斌 申请人:湖南省湘潭公路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