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方便启拆容易的信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601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口方便启拆容易的信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信封,特别是封口方便启拆容易的信封的发明。
现已公知的信封,其右端有一个敞开的封口,内件从此封口装入信封内,信封的左端及背脊均已用胶水、浆糊之类的粘合剂粘合,是一种呈口袋形状的纸制品。其不足之处是(1)封口不方便。使用时必须在封舌及封舌折回时所覆盖的部份,涂抹胶水、浆糊之类的粘合剂,才能将封口封固。而寄信人身边很难时时都备有这类粘合剂,所以,大多数寄信人都是到邮电局,使用邮电局提供的浆糊封口的,很不方便,又费时、费事。另者,邮电局供应浆糊的器具及供顾客封口时使用的桌子、工作台等,都被浆糊沾染得很肮脏,很不雅观、很不卫生。有时还会弄脏信件和寄信人。(2)启拆弊端多现有信封的启拆方法,是在信封的右端或者左端边缘撕开或者剪开一个缺口,从此缺口中取出内件。这种启拆方法很容易在撕开或剪开信封缺口时,误撕或者误剪了内件,造成信件内容上的人为残缺,并且,用手撕拆信封时,所撕开的缺口也不整齐、不笔直,影响了信封的整体美观。此外,还有一种已公知的信封,其封口处和“贴邮票处”涂有一层强力不干胶,需要封口时撕下不干胶上的一层纸,按下信封口就能将封口封好。这种信封封口比较方便,但生产工艺略嫌复杂,造价过高,不易普及,且启拆方法同普通信封,故仍存在启拆弊端多的不足。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信封,这种信封在封口时不用涂粘合剂,方便、快捷、卫生,且牢固。启拆容易、方便、能确保内件的完整和信封的整体美观。
其解决方案是在信封封口端的封舌的背面及封舌折回时所覆盖的部位,涂有纸类粘合剂(如粘合纸张用的胶水);而在信封封舌对面一端,则用细软线以单线自锁方式缝合,或用细软线以双线互锁方式缝合成浮线式样,并在缝合线的线头(尾)上粘贴有封条。
这样,在使用这种信封时,寄信人只须往封舌上均匀地抹上一些水,使其湿润,折回封舌挤压一下,就能均匀、牢固地将信封封口封好。整个操作过程相当方便、快捷、卫生;收信人启拆信封时,先拉一下缝合线的长线头,将信封上的封条拉断,并抽出该缝合线,就可启封,取出内件。启拆极为容易、方便、安全。绝不会在启拆过程中造成信件整体上的残缺。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涂于封舌等处的粘合剂,可以使用普通粘纸胶水,材料充足,易购,价廉,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易于推广普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在封条上印刷有“封”或“封条”字样及若干条明暗相间、粗细相间的线条。
这样,封条被缝合线拉断后断口痕迹更加明显,从而提高了信封的防偷拆能力。
-在信封正面“贴邮票处”涂有纸类粘合剂(如粘合纸张用的胶水)。
这样,寄信人在使用这种信封时,只须在“贴邮票处”抹上一些水,使其湿润,就可粘贴邮票了。
-在信封正面“贴邮票处”,粘贴有20分面额(或其它面额,如10分、25分、50分、80分等面额)的邮票。
这样,寄信人就省去了寄信前必须粘贴邮票的麻烦。
所以,本发明实施应用后,不但能为人们交寄、拆阅信件带来诸多方便,并且全国近六万个邮电局(所)将不再需要放置浆糊之类的粘合剂,仅此一项,每年将为国家节省两万多吨粮食(按每个邮电局平均每天节省一公斤粮食计算),又为邮电局的环境卫生得以净化创造了条件,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图1单线自锁方式缝合的信封的正面顶视图。
附图2图1所述信封的背面顶视图。
附图3双线互锁方式缝合的信封的正面顶视图。
附图4图3所述信封的背面顶视图。
附图5单线的自锁情形示意图。
附图6双线的互锁情形示意图。
附图7封条的放大图。
附图8贴有邮票的信封的顶视图。
图1中,信封1的左端2,以单线自锁方式缝合,不用粘合剂粘合。有封条3粘贴于缝合线4的上面。在“贴邮票处”5上涂有粘纸胶水(如广州市东村工业总厂生产的天鹅牌胶水)。
启拆信封时,用手拉长线头6,封条3被拉断,继续拉此线条,直到线条4脱离信封1为止,即可从信封1的左端2处启封取出内件。
图2中,信封1的封舌7、及封舌7折回时所覆盖的部位8上,均涂有粘纸胶水(如广州市东村工业总厂生产的天鹅牌胶水)。在缝合线4的线头(尾)9上粘贴有封条3。
在图3中,信封10的左端11,以双线互锁方式缝合,即由上线12及下线13互锁缝合,不用粘合剂粘合。上线12的长线头14和15上粘贴有封条16。在“贴邮票处”17上涂有粘纸胶水。
启拆信封时,用手先拉一下长线头14和15,待封条16被拉断后,再拉长线头14或者15,抽出上线12,使其脱离信封10,即可以从信封10的左端11处启封取出内件。
在图4中,信封10的封舌18、及封舌18折回时覆盖的部位19上,都涂有粘纸胶水。在下线13的线头20和21上,粘贴有封条22。
以上所述信封的背脊仍然按已公知的方法,用粘合剂粘合。
图5描述了采用单线自锁方式缝合信封时,线的自锁情形。只要一直拉长线头6,缝合线4就会被拉直,线的封锁作用消失。
图6描述了采用双线互锁方式缝合信封时,线的互锁情形。只要一直拉长线头14或者15,上线12就会被抽出,脱离下线13,两线的封锁作用消失。由于上线12与下线13缝成浮线式样,所以,下线13对上线12的阻力很小,上线12很容易抽出,脱离下线13。
不同缝合方式缝合的信封,其启拆方法略有不同。但在使用时,封口及贴邮票的方法相同,即在封舌7(或18)上抹一些水,使其湿润,折回封舌7(或18),挤压一下,封口就可封牢;贴邮票时,在“贴邮票处”5(或17)上面抹一些水,使其湿润,就可贴上邮票,拍压一下,就能投寄了。封口、贴邮票都不再使用浆糊、胶水之类的粘合剂,只用水就行。
图7描述了一种封条的式样。
图8描述了一种贴有邮票的信封的式样,在信封23的“贴邮票处”24上,贴有邮票25。在邮票25的左侧已涂有纸类粘合剂,当有必要时(如信件超重时),在该部位抹一些水,即可续贴邮票。不同面额的邮票,贴于信封上时,其式样与此基本相同。
缝合信封的线材料,可采用缝衣服时使用的细软线。
除另有说明外,本说明书在叙述信封的方位时,信封是横向正放的,且正面(即有邮政编码框格的那一面)朝上。
“内件”是指即将装入、或者已经装于信封内的物品、物件,如信纸、文件等。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封,特别是封口方便启拆容易的信封,有一个敞开的封口,是一种呈口袋形状的纸制品,其特征是(1)信封封口端的封舌的背面及封舌折回时所覆盖的部位,涂有纸类粘合剂;(2)所说封舌的对面端,用细软线以单线自锁方式缝合;(3)所说封舌的对面端,用细软线以双线互锁方式缝合成浮线式样;(4)在所说缝合线的线头(尾)上粘贴有封条。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其封条上印刷有(5)“封”、“封条”字样(6)明暗相间及粗细相间的线条。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其正面“贴邮票处”涂有纸类粘合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封,其正面“贴邮票处”粘贴有面额为10~80分的邮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信封,特别是封口方便启拆容易的信封的发明。这种信封有一个敞开的封口,是一种呈口袋形状的纸制品。在其封舌的背面及封舌覆盖的部位,涂有纸类粘合剂,在其封舌的对面端,用细软线以单线自锁或双线互锁方式缝合,并在缝合线上粘贴封条。当需封口时,往封舌上抹些水就可将封口封固,相当方便、卫生;启拆时,只要拉缝合线的长线头,将线抽离信封,即可启封,很方便,绝不会在启拆过程中造成信件整体上的残缺。
文档编号B65D27/00GK1073148SQ91111868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3日
发明者王绥跃 申请人:王绥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