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内置式易拉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062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管内置式易拉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特别是关于一种吸管内置式饮料易拉罐。
液体饮料易拉罐包装问世后,以它的种种优点而风行至今,它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现有的易拉罐还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其主要为一、饮用时极不卫生,因为现有的易拉罐在使用时是拉掉易拉片后就直接将罐内的液体倒入杯中或饮用者的口对着罐上的口饮用,而易拉罐在生产、运输、保管、销售期间,罐体的外部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环境接触,特别是上盖,存在于外界的病菌灰尘等有害物沾附其上,饮用时,有害物便可随液体一道而进入入口,危害人们的健康;二、现有的易拉罐在使用时,常常是消费者的口直接对着易拉罐的开口倾倒入口,由于原有设计上的局限,无法方便地控制其流量,经常导致溅漏,使消费者饮用不便。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上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饮用方便的吸管内置式易拉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吸管内置式易拉罐,它包括罐体[1]、上盖[2]及装于上盖[2]上的拉环[3]和拉片[4],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装有吸管[5],在拉片[4]内侧上装有套环[6],吸管[5]的一端穿过套环[6]置于罐体[1]内。
所述的上盖[2]上装有吸管[5]固定架[7],该固定架[7]的一端固定在上盖[2]内侧,另一端为园环状,其园环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吸管[5]外径,吸管[5]的上端穿过固定架[7]的园环,再穿过套环[6],下端置于罐体[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易拉罐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卫生等优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便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
实施例实施例1罐体1、上盖2、拉环3、拉片4为现有易拉罐,在拉片4的内侧中部固装有套环6、吸管5采用塑料吸管,其上端穿过套环6一部分,整个吸管5置于易拉罐的罐体1内。
实施例2罐体1、上盖2、拉环3、拉片4为现有的易拉罐,在拉片4的内侧中部固装有套环6,在上盖2上固装有固定架7的一端,固定架7的另一端为园环状、其园环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吸管5的外径。吸管5的上端穿过固定架7的园环,再穿过套环6,其吸管5的下端置于罐体1的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吸管内置式易拉罐,它包括罐体[1]、上盖[2]及装于上盖[2]上的拉环[3]和拉片[4],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装有吸管[5],在拉片[4]内侧上装有套环[6],吸管[5]的一端穿过套环[6]置于罐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内置式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上装有吸管[5]固定架[7],该固定架[7]的一端固定在上盖[2]内侧,另一端为园环状,其园环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吸管[5]外径,吸管[5]的上端穿过固定架[7]的园环,再穿过套环[6],下端置于罐体[1]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内置式易拉罐,它包括罐体(1)、上盖(2)及装于上盖(2)上的拉环(3)和拉片(4),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装有吸管(5),在拉片(4)内侧上装有套环(6),吸管(5)的一端穿过套环(6)置于罐体(1)内,具有使用方便、卫生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D85/72GK2110618SQ9122811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4日
发明者杨国平 申请人:杨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