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7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密封罐。
现有的密封罐,其密封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罐盖与罐筒通过螺纹联接密封,一种是通过罐盖压入罐筒而造成过盈配合密封。但是采用螺纹联接密封的罐,密封性能较差;采用罐盖压入罐筒而造成过盈配合密封的罐,打开盖较吃力,且常需借助其它工具,不方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密封罐,其密封性能好,封、开都较省力、快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罐盖由上盘、推管和底盘三个零件构成,在罐筒的上端制成一环形台阶,在罐盖与罐筒的密封配合处,按过盈配合尺寸设计制造。罐筒和罐盖采用的材料为塑料。上盘具有圆管结构,供推管套入,且推管的底座置于上盘与底盘之间。当压推管抵底盘,在应力作用下,使底盘的在与罐筒封接配合处的圆周缩小,故这时将罐盖下移到罐筒的台阶处,然后除去作用力,则能使罐盖与罐筒密封。开罐时,手握住上盘伞状结构处,然后用力压推管且上提,则能打开罐盖。
本发明因为在盖的自身具有组合结构,对其中一构件施以作用力,则引起另一构件下盘弹性变形,故操纵盖的构件推管则能较快捷的封与与开罐。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如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带半剖面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该罐包括一个用聚苯乙烯做成的罐筒〔1〕和一个罐盖。罐盖包括一个具有圆管和伞状结构的上盘〔3〕、一个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组成的推管〔4〕和一个具有曲面壳体和圆管结构的底盘〔2〕。上盘〔3〕的材料为聚丙烯,底盘〔2〕的材料为聚乙烯。在底盘〔2〕的圆管结构内壁上开有一条环形槽,供上盘〔3〕镶入之用。在底盘〔2〕的曲面壳体结构与圆管结构的联接是以外凸的旋转曲面过渡。罐筒〔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台结构联接而成。联接处有一环形台阶。推管〔4〕的小圆柱结构套于上盘〔3〕的圆管中而推管〔4〕的底座即大圆柱结构夹在上盘〔3〕与底盘〔2〕之间。用力压入推管〔4〕抵底盘〔2〕时,底盘〔2〕受应力作用下弹性变形,底盘〔2〕的外凸的旋转曲面与罐筒封接配合处的圆周缩小。故这时将罐盖下移到罐筒〔1〕的环形台阶上,然后除去作用力,则底盘〔2〕的外凸的旋转曲面弹性恢复到原来状态,这时罐盖与罐筒〔1〕的密封配合处为过盈配合。开盖时,用两手指夹持上盘〔3〕的圆管与伞状结构的交界处,用另一手指用力压推管〔4〕,同时上提,则能打开罐盖。
权利要求
1.一个由罐筒[1]和罐盖组成的密封罐,其特征是罐筒[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台结构构成,罐盖由上盘[3]、推管[4]和底盘[2]构成。所采用的材料为塑料。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罐筒〔1〕的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台结构的联接处有一环形台阶。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罐盖的上盘〔3〕具有圆管结构和伞状结构,推管〔4〕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组成,底盘〔2〕具有曲面体结构和圆管结构。
4.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罐盖的底盘〔2〕的圆管结构内壁上开有一环形槽;底盘〔2〕的曲面壳体结构与圆管结构的联接,以外凸的旋转曲面过渡。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罐盖的上盘〔3〕镶在底盘〔2〕的圆管结构内壁的环形槽上。
6.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罐盖的推管〔4〕的小圆柱结构套在上盘〔3〕的圆管结构中,推管〔4〕的底座即大圆柱结构夹在上盘〔3〕与底盘〔2〕之间。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的罐筒〔1〕采用聚苯乙烯材料,罐盖的构件底盘〔2〕采用聚乙烯材料,上盘〔3〕采用聚丙烯材料。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密封罐。该罐的特点是罐盖包括一个带圆管的伞状结构的上盘、由两个空心圆柱组成的推管和由曲面壳体与圆管相联接而成的底盘。在底盘的圆管内壁上开有一环形槽,供上盘镶入之用。推管的一圆柱部分套入上盘的圆管中而另一圆柱夹在上盘与底盘之间。上盘和底盘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压动推管,使罐盖与罐筒的封接配合处的圆周缩小,同时将盖下移或上提,则能较快捷地封与开罐。
文档编号B65D1/00GK86208753SQ86208753
公开日198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5日
发明者黎广荣, 周汉能 申请人:广州商业塑料制品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