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饮料防伪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42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装饮料防伪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新型属于一种饮料瓶塞。
市场上假冒畅销名洒、碳酸饮料行为履见不鲜。制造这类假冒饮料最见的手段是将伪劣饮料装入用过的名洒瓶、名饮料瓶内出售,或者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将真液倒出、假液倒入真瓶里,然后封装出售。这种假冒饮料从瓶到外包装都是真货,只是内中液体为假。一般这种假液既使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面,也无法从色泽和透明度、更无法从液体(如洒精、碳酸饮料)的纯度识别出其真伪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瓶塞,它能够达到识别出瓶装饮料真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和饮料瓶瓶咀静配合的空芯筒、分别紧动配合插塞于空芯筒上下端口内的上、下活塞,在所说的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空腔,上活塞的行程可以达到所说空芯筒的底端,下活塞穿插有一根细管。
使用时,所说空芯筒插入瓶咀,使两者呈静配合。下活塞和空芯筒是紧动配合的,在摇晃瓶子情况下也不会脱落,所以可将瓶中饮料阻隔而不能流出。所说上活塞体也是和所说空芯筒紧动配合的,所以在上活塞不受压力的情况下,上活塞不会下滑,所说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的空腔一直被保持。所说下活塞体上穿插的毛细管插入液体饮料中,顺该毛细管会有一些饮料(如洒精、碳酸饮料)中挥发出来的气体进入上述空腔内。
当需要倒出饮料时,用力向下按压上活塞,使之顺空芯筒内壁下滑,最终达到空芯筒底端,将空芯筒底端的下活塞挤掉落入瓶底,于是再将上活塞拨出即可倒出饮料。
在向下按压上活塞时,上述上和下活塞之间形成的空腔变小直到消失,其间的气体受压顺下活体上的细管返流入瓶内饮料中。于是可以透过瓶子看到瓶内有气包产生,可以据此判定饮料的纯度甚至真伪。气泡越多越大,表明饮料纯度越高。
一旦下活塞落入瓶内,无法再返回原位,而和瓶咀呈静配合的空芯筒也不能轻易取出。所以下活塞将一直留在瓶里。因此使用这样的瓶子装伪劣饮料是会被一眼识破的。
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识别出瓶装饮料真伪的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侧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中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根据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空芯筒6和分别紧动配合插塞于空芯筒6上下端口内的上活塞2与下活塞3,上活塞2由连成一体的盖帽体21和柱状的栓体22构成,上活塞体2的行程可以达到空芯筒6底端,即栓体22底端最大可以下移至空芯筒6底端。下活塞3穿插有一根细管7。使用时,将空芯筒6压入饮料瓶8的瓶咀内,于是空芯筒6和饮料瓶8瓶咀呈静配合(也可使用粘接剂来达到静配合)。细管7随之插入饮料液4中。当欲饮用饮料时,下按上活塞2直到下活塞3被推出空芯筒6落入瓶底(盖帽体21大于瓶8的瓶咀内径,可防止用力过大使下活塞2落入瓶8里面)。若瓶8中饮料液4是真的或是良质的洒精或端酸饮料,则由于会在上活塞2和下活塞3的空腔内存有气体,在下按上活塞2的过程中,气体会由细管7逸出,从而会看到在瓶8内产生气包。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判定饮料真伪优劣的作用。另一方面,下活塞3一旦落入瓶底,除非将瓶咀破坏,否则不能取出下活塞3。故使用过的瓶8带上了标识,可防止被他人再使用。
图2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与
图1中所给出的基本构造相同,只是空芯筒6外端口外缘带有凸台61,此保证既使不用粘接剂,在空芯筒6安装及使用中不会下滑入瓶8里面。
此外,为防止误按压上活塞2,可在使用时外盖一个盖子5。
权利要求1,瓶装饮料防伪塞,其特征是它包括和饮料瓶瓶咀静配合的空芯筒、分别紧动配合插塞于空芯筒上下端口内的上、下活塞,在所说的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空腔,上活塞的行程可以达到所说空芯筒的底端,下活塞穿插有一根细管。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瓶装饮料防伪塞,其特征是所说空芯筒外端口外缘带有凸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饮料瓶瓶塞。它包括和饮料瓶瓶嘴静配合的空芯筒、分别紧动配合插塞于空芯筒上下端口内的上、下活塞,在所说的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空腔,上活塞的行程可以达到所说空芯筒的底端,下活塞穿插有一根细管。可以达成识别出瓶装饮料真伪的效果。
文档编号B65D39/00GK2261998SQ96238198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1日
发明者吴建喜 申请人:吴建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