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酒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45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酒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假冒的酒瓶,属盛酒容器。
在CN2206365Y中公开了用于防假冒的一次性使用酒瓶,它是在玻璃酒瓶的瓶颈中部制成一圈环形凹槽,瓶口制成突细下去的一段玻璃管。装酒后在细玻璃管根部烧容封口,开启酒瓶时在环形凹槽处掰开。其不足之处是,因酒瓶瓶口是细玻璃管,灌装酒有困难,灌装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在烧容封口时,高温熔融玻璃与酒瓶内的酒相距很近,且无隔离之物,生产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方便、生产安全、防假冒效果好的防伪酒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玻璃瓶体和在瓶颈处设置的用于折断的环形凹槽的防伪酒瓶,其特征是在瓶口口唇端部设有凹槽形止口,止口的外边高于里边,且其端部形成斜尖唇,与瓶体相同材质的瓶塞,其一端设有与止口相配合的环形凸起,其另一端的周边有能与瓶体的斜尖唇相配合形成尖顶的斜尖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是,装酒之后,用玻璃瓶塞塞住瓶口,瓶塞上的环形凸起与瓶口口唇上的止口相配合,瓶塞上的斜尖端和瓶体上的斜尖唇相配合形成一圈尖顶,用瓦斯炉喷出的火焰烧熔尖顶处封合成一体。饮用时,从瓶颈处的环形凹槽折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瓶塞与瓶体烧熔封口的结构,不可再启开,饮用时只能从瓶颈处的环形凹槽断开,而不能复原,成为一次性使用酒瓶,可杜绝假冒现象,防伪效果好;瓶体与瓶塞烧熔封口处是由二者形成的一圈尖顶结构,封口时玻璃熔融量少,易加热,能耗少,封口可靠;瓶塞与瓶口口唇采用止口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烧熔封合处与瓶内酒之间实现了可靠的隔离,生产安全可靠;瓶口可根据需要设计其大小,不受烧熔封口的限制,所以灌装封口都很方便。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给予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瓶口可设在瓶颈端部或者设在瓶底中心。
图1所示是瓶口设在瓶颈端部的实施例。图中1为瓶体,2为设置在瓶颈处的环形凹槽,在开启酒瓶时由此折断瓶颈即可。图中3为设在瓶口口唇端部的凹槽形止口,槽口铅垂向上,且其两边外高里低,外边的端部从里向外下斜成斜尖唇4。瓶塞5是用与瓶体材质相同的玻璃材料制成,它的一端设有能与瓶口口唇上的止口3相配全的凸起7,其另一端的周边有一圈凸起的斜尖端6,它是从瓶塞侧外边向中心下斜成斜尖凸起,当瓶塞塞在瓶口上时,斜尖端6与斜尖唇4相配合形成一图尖顶。尖顶用于高温烧熔封口,止口与凸起配合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
图2所示是瓶口设在瓶底中心的实施例。其中瓶口及瓶口封口的结构,包括止口3和斜尖唇4的瓶口口唇结构;包括环形凸起7和斜尖端6的瓶塞结构及瓶颈处的环形凹槽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瓶底须向里凹陷,将瓶口口唇和瓶塞置于凹陷处,使之不影响酒瓶立放,瓶颈端部自然封口,即在制瓶时将基封闭不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在瓶颈的外端设有塑料瓶盖8,其作用有三,一是可以保护瓶颈端部不被碰伤;二是装饰酒瓶使之与传统酒瓶概念相通,三是开启之后,瓶盖还可盖在折断后形成的瓶口上,用于保护未饮用完的瓶内酒,供下次饮用。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酒瓶,包括玻璃瓶体(1)和在瓶颈处设置的用于折断的环形凹槽(2),其特征在于在瓶口口唇端部设有凹槽形止口(3),止口(3)的外边高于里边,且其端部形成斜尖唇(4),与瓶体(1)相同材质的瓶塞(5),其一端设有与止口(3)相配合的环形凸起(7),其另一端的周边有能与瓶体的斜尖唇(4)相配合形成尖顶的斜尖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瓶口设在瓶颈端部或者设在瓶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酒瓶,其特征在于瓶颈的外端设有塑料瓶盖(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假冒的酒瓶,属盛酒容器。它包括玻璃瓶体和在瓶颈处设置的用于折断用的环形凹槽,在瓶口口唇端部设有凹槽形止口,止口的外边高于里边,且其端部形成斜尖唇,与瓶体相同材质的瓶塞的一端设有与止口相配合的环形凸起,其另一端的周边有能与瓶体的斜尖唇相配合形成尖顶的斜尖端。装酒后盖上瓶塞并沿一圈尖顶烧熔封口,启用时从瓶颈处的环形凹槽折断。
文档编号B65D49/00GK2272875SQ9623865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8日
发明者兰学文 申请人:兰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