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44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炉排式锅炉的给煤装置,特别是适合链条炉排锅炉用的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
目前,人们针时机械传动炉排式锅炉使用中存在的给煤不匀、燃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试图解决现有锅炉存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主要有一是在高位煤仓下方设置可调闸板和固定筛,以便使煤在自由下落时形成时间差,达到分层给煤的目的。但因闸板调节不方便,固定筛易堵塞,故煤层仍不能均匀分布,易导致燃烧仍不充分,浪费燃料,冒黑烟污染环境。二是利用煤斗给煤时,设置刮板给煤机或滚筒给煤机,这种装置在运行时,煤斗入口闸门开启小,易滞流,煤流动性差,闸门开启大,煤的自重又导致其在刮板或滚筒不动时自流,故给出的煤层厚度不匀,也影响燃烧效率。其三是采用风力抛掷式给煤机,通过风力强制煤在定量下落时分别落到炉排上以形成下大、上小粒径的煤层,但因其受煤种和粒径的影响,达不到预想的结果,燃烧条件仍不能取得明显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它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减少炉排漏煤,煤分层均匀,有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和锅炉出力,达到节能、改善环境和操作条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链条炉排上方的给煤料斗,其中给煤料斗内有螺旋叶片式给煤机,给煤机下方有弹簧振动筛。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叶片式给煤机,在给煤机下方设置弹簧振动筛,所以在螺旋叶片旋转过程中给煤,可有效防止因给煤机停机造成的煤的自流或闸板给煤形成的煤的滞流。煤在螺旋给煤机控制下均匀给煤,落在弹簧振动筛上,按粒度自然分布在链条炉排上,避免了固定筛存在的易堵塞弊病,形成块煤在下、粉煤在上的分层给煤,十分有利于煤层供风,显著提高燃烧效率。振动筛的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易于制造和维护。炉排上的煤层分布形式减少了炉排漏煤和煤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提高锅炉出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由于燃烧条件和维护条件的改善,不冒黑烟,故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司炉人员的危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簧振动筛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侧视图。
根据
图1-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链条炉排10上方的给煤料斗2、组装在料斗2侧壁上的排障口1,料层调节煤闸板13、观察口8、组装在料斗2内的螺旋叶片式给煤机、弹簧振动筛等。其中链条炉排10的传动轴17、给煤机传动轴15分别通过主动链轮组16、从动链轮组14、传动链条9实现变速,以达到调整给煤量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煤质,控制链条炉排10上所需煤层厚度。螺旋叶片式给煤机是由外筒4、内筒5和通长固接在内筒5上的各螺旋叶片3构成的。其螺旋叶片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采用六组叶片。各叶片按360°等分均布在内筒5上。各叶片螺旋升角不小于45°。螺旋升角的限定主要是防止给煤料斗2中的煤,在给煤机停机时产生自流。设置在给煤机下方的弹簧振动筛不用电振或磁振,而是靠给煤机下落的煤,不断地冲击产生震动,既节省电能,又达到防止堵筛的目的。该筛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易维护,可提高筛分质量和设备工作效率。该振动筛是由铰接在斗壁挂钩6上的横杆18、相间均布在横杆18上的长筛条7、短筛条19、连接板20、弹簧12及其导向顶杆11等件组成的。其弹簧12利用固装在长短筛条连接板20上的顶杆11,套装在斗壁与连接板20之间。
工作时,煤从料斗2中经螺旋叶片式给煤机料口下落到弹簧振动筛的根部,筛根部筛条较密,粉煤直落,大于筛距的小块煤沿筛条滑至短筛条19端部时,部分煤块从两长筛条7较疏间隙落下,大于该间隙的煤块则从长筛条7的端部落到链条炉排10上。因此,由螺旋叶片式给煤机给出的煤经弹簧振动筛,将煤按粒度分别落下。根据炉排转动方向,大块煤先落到炉排上,依次是小块煤,最后是粉煤,形成“块在下,粉在上”的分层给煤。其中长筛条7、短筛条19的规格、长短、间距,可根据煤种的状况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包括设置在链条炉排上方的给煤料斗,其特征是给煤料斗内有螺旋叶片式给煤机,给煤机下方有弹簧振动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螺旋叶片式给煤机各叶片按360°等分通长固接在内筒上,其螺旋升角不小于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弹簧振动筛的横杆铰接在斗壁上,弹簧利用固装在长短筛条连接板上的顶杆,套装在斗壁与连接板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螺旋式给煤分层装置,它包括设置在链条炉排上方的给煤料斗,其中给煤料斗内有螺旋叶片式给煤机,给煤机下方有弹簧振动筛。它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减少炉排漏煤,煤分层均匀,有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和锅炉出力,达到节能、改善环境和操作条件的目的。
文档编号B65G33/00GK2270039SQ96238470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8日
发明者周洪岐, 刘树源, 朴在华 申请人:周洪岐, 刘树源, 朴在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