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片分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242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片分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片分发器,用于按单份分发药片。该分发器具有一个棱柱形外壳,外壳的底面有一个相对于一端面偏置的底孔,外壳的顶面在其整个横断面都是开着的,外壳的侧面上方各有一个凹槽。该分发器还配有一个内装部件,该部件可通过上述开着的顶面推入外壳中,并可行程有限地上下移动,最好由一个棱形药片储存室构成,在储存室的底部设有一个基本上垂直定位的、被引导通过外壳的底孔的药片输出竖道,还设有一个支撑在外壳底面上的弹簧,以及一个用于限制行程的挡片。
已知的那些用于按单份分发药片的药片分发器,都是借助将内装部件限制其行程地推入外壳中来实现其分发目的,其中,在底面孔口处,一个药片通过一个药片输出竖道而被排出。在EP 0 345 413 B1中介绍了这样一种药片分发器。按此分发器,在一个外壳中,按压一个通过一居中设置的操作柄而与一闸门相连的操作键,单个药片便通过一个底侧的孔口而被送出。这种已知的药片分器的缺点在于在药片分发器的使用和搬动过程中,例如在衣服口袋和手提包等中搬动时,药片碎屑和磨屑容易朝外跑,从而弄脏存放它的器物,或者污染环境。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在GM 296 01 693.4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在一药片分发器的外壳上和在包含操作键、闸门及连接件的内装部件上,安置一些间隙封闭元件。从上述文献中得知的药片分发器有一个棱柱形外壳,该外壳具有敞开的端面,在底面上有一个侧向偏置的孔口。一个内装部件从上面推入该外壳中,该内装部件包含一个闸门和一个操作键,由一连接件连接起来,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单元,具有内套的意义,在该结构单元的上部有一个药片储存室。用手指按压操作键的上部,该内装部件便会移动,于是,闸门则移动而通过外壳的底孔,并放出一个药片来。内装部件的移动由一挡片来限制其行程,在内装部件向下运动时,该挡片磁触到外壳的底,从阻止内装部件继续向下运动。
虽然在上述已知的药片分发器上,在其外壳和内装部件上都安置了间隙封闭元件,但由于在操作药片分发器时外壳和内装部件的侧壁是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所以在侧壁之间仍会有药片碎屑和药片磨屑从分发器中跑出来,从而有可能大大增加相对滑移的侧壁之间摩擦阻力。此外,由于毛细作用之故,在外壳和内装部件的侧壁之间的狭窄间隙中会形成一种液膜,这种液膜与药片磨屑结合起来也同样会大大增加上述摩擦阻力。
为了防止药片散装时出现那种将来可能妨碍单粒药片送出的起拱现象,又不要为此如平常那样去摇动药片分发器以解除起拱现象,从EP 0 345 413 B1得知的药片分发器是这样设计的在药片输出竖道的范围内形成斜面,这些斜面与闸门的操作相结合以利于药片单个输出,从而减小原来由于药片的振荡而增大的碎裂危险。
为了保障即使在药片分发器的上部区域中药片也有更好的松散性,GM 296 01 693.4中所介绍的药片分发器的外壳做了这样的设计,即在其内侧配有平行的垂直定位的向里翘的肋条。这些肋条啮合在连接元件的纵向槽缝中,在闸门从其原位移出并沿着向外行程方向而移入其输出位置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松散药片的作用。
从上述已知的技术背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所述及的药片分发器,其目的在于减少所述的一些缺点在保证高度操作安全条件下关于密封、摩擦以及药片松散的缺点、和药片分发器简单制造方面不甚理想的缺点,与此同时又不会造成附加的缺点,例如增加造价或者增大药片碎裂危险。
上面提出的任务是依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这样解决的在一个按单份分发药片的药片分发器上,备有一个棱柱形外壳,外壳的底面具有一个朝一端面偏置的底孔,外壳的顶面在它的整个横断面上都是开着的,外壳的侧面在上部各自有一凹槽;还备有一个可通过开着的顶面推入外壳中并可行程受限地移动的内装部件,该内装部件包括一个最好是棱柱形的药片储存室,在储存室的底上设有一个基本上垂直定位的药片输出竖道,该竖道被引导通过外壳的底孔,还设有一个弹簧,该弹簧支撑在外壳的底面;还设有一个用于限制内装部件行程的挡片,其中,按照本发明,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了一个挡片,该挡片在内装部件移动时与内装部件的外侧壁处于有效连接之中。
借助本发明的特征,即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个挡片,以用于松散药片的装料,该挡片在内装部件移动时与内装部件的外侧壁处于有效连接之中,便可实现下述目的在使用药片分发器时以及在与之有联系的内装部件移进到外壳中时,可对药片装料起到松散作用。由于在使用药片分发器时,用手指按压将内装部件推入外壳直到一个止挡,于是将一个个药片从药片输出竖道放出来,根据本发明的挡片从一侧以脉冲方式压向内装部件的一个弹性侧壁,结果在内装部件中的药片装料范围内引发一种运动(振动运动)。借助这一振动运动,药片落入输出竖道,从而可实现单个药片输出。
由此,挡片在外壳的外部是如此定出尺寸的,使得它在静态时自由地贴靠在内装部件的外表面上。只有通过向下按压内装部件,挡片才碰触到内装部件的外表面的斜坡,越过该斜坡,继续向上滑动,并压向内装部件的外表面,从而将该外表面压向一侧。在内装部件上回复到初始静止位置时,外表面产生一种跳跃式的复位,一旦挡片再次经过斜坡而从外表面释放开,便会因此视复位速度之不同而产生一种附加的强烈振动运动。
因此,为了在药片装料范围内引起一种振动,不再需要从GM 29601 693.4中所获知的那种肋条和槽缝了。可取的做法是,将挡片设置在外壳的底孔区域,也就是设置在药片输出竖道的区域内,因为在这一区域,内装部件的侧壁由于缺少了一个端壁而具有更高的弹性。
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案见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述。
借助本发明提出的其他措施,即将药片分发器的内装部件的侧壁设计成各自具有一个环绕的前突的边缘,使内装部件的侧壁和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得以实现密封,这是因为即使在操作药片分发器时,上述边缘也总处在该间隙之间,从而确保持久的密封。与此同时,在操作药片分发器时两个侧壁彼此相对滑移,从而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这是因为只有内装部件的边缘仍然在外壳的侧表面上滑动。由于进入侧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药片碎屑而造成的夹住作用也大大地被上述边缘防止了,该边缘在间隙内移动,并在此情况下还将药片碎屑推走。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项措施,即将内装部件侧壁的对着外壳侧壁滑移并使上悬边缘所包围的那一部分起毛,从而缩小了内装部件上的总接触面,这是因为这时只有起毛的表面的凸起点仍然能与外壳的光滑内表面相接触之故,否则存在于光滑表面上的那种静摩擦也被大大消除了。
使内装部件的外表面起毛的措施还带来一个优点,就是抑制了因毛细作用而形成液膜的现象,从而使得进入侧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药片磨屑保持干燥,也没有液体由于液膜的形成而进入药片储存室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细节和特征可参看下面对一个用附图表示的实施例所做的说明。
附图表示

图1本发明的一种药片分发器的外壳的剖开侧视图,带有推入的未剖开的内装部件,图2本发明的药片分发器截面前视图,带有被推入外壳的剖开的内装部件,图3本发明的药片分发器的外壳的侧视截面图,图4本发明的药片分发器的内装部件未剖侧视图。
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图3和4中示明外壳(20)和内装部件(10),为了更好理解起见,图中另有详细绘制)包括一个棱柱形的外壳(20),外壳的底面(22)具有一个侧向偏置的矩形底孔(21),外壳的顶面(30)在其整个横截面上都是敞开的。外壳(20)的两个侧壁(34,35)在其上部各自有一个例子如呈V-形的凹槽(29),这样借助手指按压使内装部件移动便可实现对药片分发器的操作。
在底孔(21)的区域,在外壳(20)的侧壁(35)的内侧设置了一个挡片(26),该挡片终止在紧靠内装部件(10)的斜坡(31)的下方。为了对药片输出竖道(13)实施侧向密封,在外壳(20)的内端面(36)上设置了两个挡片(27),以及为了让药片溜入药片输出竖道(13)设置了一个斜坡(32)。两个设计成三角形的面(28)在底孔(21)上方构成一个竖道,药片输出竖道在其向下运动时便被引导而通过该竖道。三角形面(28)借助侧向的挡片(33)靠在侧壁(34,35)。
从上面将内装部件(10)推入外壳(20)中,推入到这样的程度;弹簧(14)正好在里面触到底面(22),药片输出竖道(13)的棱边(24,25)的突出部穿过底孔(21),棱边(24)从下方移到底孔(21)的凸肩(9)的下面并与之钩住。于是,底孔(21)在上述静止位置上被药片输出竖道(13)严密地封闭。内装部件(10)的侧壁(16)以一个倾斜地向前而通往药片输出竖道的棱边(19)加以扩宽,以达到药片易于滑向药片输出竖道的目的。上述棱边(19)的构形不是直角的,而是呈斜坡(31)形式为钝角的。与之相对的侧壁(34)相反地扩宽后没有斜坡,而且与顶面平行,呈一种具直角的台阶(17)形式。
用于指按压内装部件(10)的端面(11)以操作药片分发器,这时手指抠住外壳侧面的在此处呈V-形的凹槽,将内装部件(10)向下压。于是,内装部件(10)移动,直到挡片(23)碰触到底面(22),从而阻止内装部件继续向下移动。在内装部件(10)向下移动的同时,药片输出竖道(13)从底孔(21)中向下移出,一个药片便可从药片输出竖道(13)中被排出,或者说从该竖道中掉落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药片是借助重力从内装部件(10)的上部中的一个内腔(12)输送到药片输出竖道(13)里的。
在手指的按压松开之后,通过弹簧(14)该弹簧在内装部件(10)向下移动时沿着下底面(22)滑动,并翘曲,从而造成一种张力-内装部件(10)由于解除了这种张力而再次被压回到它的初始位置。
为了在操作药片分发器时减小摩擦阻力。同时为了对外壳(20)的侧内壁和内装部件(10)的侧外壁(15,16)之间的间隙实现密封,外壁(15,16)设计得带有一个悬出的环绕边缘(18),该边缘将那个由侧表面(15,16)和外壳(20)的侧表面所形成的间隙加以密封,其中,该边缘(18)还顺从着外壳(20)的侧表面在此处的V-形凹槽的轮廓。
此外,外部的侧表面(15,16)在其上部与外壳(20)的侧壁构成一间隙的区域(16’)中起毛,从而在操作药片分发器时使得外壳的内表面仍然只能与环绕的边缘(18)相接触,以及同起毛区域(16’)的凸起相接触,故此显著地减小了摩擦阻力。
在向下推移内装部件(10)时(为了释放出一个药片),依本发明棱边(19)以其斜坡(31)移动经过挡片(26),于是,内装部件的侧壁被脉冲式向里挤压,从而使在内装部件(10)的空腔(12)中的药片得以松散开来。
在紧接着将内装部件(10)推回到初始位置(静止位置)时,侧壁(15,16)再次快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与此同时,挡片(26)经过斜坡(31)再放开侧壁(16)。由此还可使药片装料重新实现一次松散。
因此,为在操作药片分发器的同时使药片得以松散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措施,这一措施不需要特别的构造上的费用便可加以实现。由此,GM 296 01 693.4中所提出的那些费用昂贵的措施就可以放弃了,那些措施采用多挡片和多隙缝的形式,本身就带有不少缺点(增大了内装部件和外壳之间的摩擦,由于夹入隙缝中的挡片而增加了药片破碎的危险)。
因此,与已知的药片分发器相比较,本发明提出的药片分发器具有以下优点在确保高的操作安全度的条件下简化了构造,改善了密封,减小了摩擦阻力,以及药片装料的一种自动松散。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因此,环绕的边缘(18)的形状和走向对药片分发器的一种更改了的设计,例如与棱柱形相异的设计,可依本发明来适配之。此外,如果从制造技术讲有优点的话,也可以不仅将内装部件(10)的外部侧表面(15,16)的一个部位(16’)起毛,而且可以使超出这些部位的表面也起毛。关于挡片(26)的构造和装配也可能有别的结构形式,只要能满足本发明的设想即可,也就是通过内装部件的一个侧壁的脉动式侧向移动来实现药片装料的松散化。
权利要求
1.用于按单份分发药片的药片分发器,备有一个棱柱形外壳(20),外壳的底面(22)有一个相对于端面(36)偏置的底孔(21),外壳的顶面(30)在其整个横断面上都是敞开的,外壳的侧表面(34,35)在上部各自有一个凹槽(29),还备有一个通过敞开的顶面(30)推入外壳(20)中的、可行程有限地移动的内装部件(10),该内装部件包括一个最好呈棱柱形的药片储存室(12),在储存室的底部设有一个基本上垂直定位的药片输出竖道(13),此竖道被引导通过外壳(20)的底孔(21),还设有一个弹簧(14),该弹簧支撑在外壳的底面(22),以及设有一个挡片(23),以用于限制行程,其特征在于,在外壳(20)的内侧壁(35)上安置了一个挡片(26),在移动内装部件(10)时该挡片与内装部件(10)的外侧壁(16)处于有效连接之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挡片(26)被安置在外壳(20)的底孔(21)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挡片(26)是这样设计的,使得它在药片分发器的静止位置上时与外壳(20)的侧壁(16)没有接触。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一项或几项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内装部件(10)的外侧壁(16)在挡片(26)的上端之上以一个斜坡(31)扩宽。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一项或几项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在内装部件(10)的外侧面(15,16)上设有一些元件(18,16’)用于提高密封度,和减小外壳(20)与内装部件(10)之间的摩擦阻力。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元件(18)是侧表面(15,16)的凸出边缘,这些边缘限制着内装部件(10)的外侧面(15,16)以适应于外壳(20)的上部轮廓的曲线。
7.如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药片分发器,其特征在于,元件(16’)是外侧面(15,16)的起毛的表面部位。
全文摘要
一种药片分发器,用于按单份分发药片,配有一个棱柱形外壳(20),外壳的底面(22)有一个相对于端面(36)偏置的底孔(21),外壳的顶面(30)在其整个横断面上都是敞开的,外壳的侧表面(34,35)在上部各自都有一个凹槽(29),还配有一个通过上述敞开的顶面(30)推入外壳(20)中的可行程有限地移动的内装部件(10),它包含一个最好是棱柱形的药片储存室(12),储存室的底部上设有一个基本上垂直定位的药片输出竖道(13),该竖道被引导通过外壳(20)的底孔(21),还设有一个弹簧(14),该弹簧支撑在外壳的底面(22)上,还没有一个挡片(23)。用于限制行程,通过采取下述措施显著地改善了操作安全性:在外壳(20)的内侧壁(35)上设置一个挡片(26),该挡片在内装部件(10)移动时与内装部件(10)的外侧壁(16)处于有效连接之中。此外,有利的是还在内装部件(10)的外侧面(15,16)上设置了元件(18,16’),以提高密封度并减小外壳(20)和内装部件(10)之间的摩擦阻力。
文档编号B65D83/04GK1259918SQ97182337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5日
发明者W·佩特佐德, L·许德坎普 申请人:Rpc布兰姆拉格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