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85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伪瓶塞,特别是一种内置式防伪瓶塞,属于瓶子封装技术领域。
当前,假酒生产现象层出不穷,改进防伪包装及封装技术,成为各酒厂及瓶子生产厂家的一大课题,现有的不少一次性防伪技术是以开启时破坏瓶盖及瓶为方向,这样在使用中,易划破使用者的手,或使碎玻璃渣掉进酒里影响消费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提供一种不破坏外部,而又便开启后再使用的酒瓶防伪封装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瓶颈内置入一个带出酒翻板层和出酒口体的与瓶颈内经过盈配合的内塞体组成;内塞体的上边沿还可经压环用粘接剂将压环与内塞及瓶颈粘接固定成一体;出酒翻板层上设出酒翻板可由1-4个组成;出酒口体可以是在弧形顶上加置带出酒孔的凸体;或在弧形顶上经打一圈小孔形成点连接线,并在顶处固定有拉环,使顶部易被用轻微的用力启下;还可以在瓶颈外部对应内置塞处套有一个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套管,并与瓶颈粘接成一体,仅使内塞的出酒口处高于套管上沿,以挡住内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伪结构内、外配合,以内置式为主(可单独使用),经粘接压环固定后,不易整体取出,当酒倒空后,因出酒口及翻板作用,不易再次灌入酒等液体,特别是经点结构的出酒口顶部被一下启下使用后,极难再复位固定,位置明显,加之可配合外套管,在被破坏后,重复使用时,其粘接痕迹易被发现,或在破坏时使瓶颈受损,不可再用,起到了很好的防伪作用。内塞体可由塑料制成。压环可由玻璃或陶瓷制成。



图1,本实用新型(局剖)翻板打开状主视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局剖)翻板打开状俯视示意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A-A(带两个翻板)结构示意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出酒口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出酒口结构)俯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防伪瓶塞,由带出酒口体1、顶部出酒口2和翻板层4组成一体的内塞体6,以及压环7、瓶8组成,翻板层4上带有1-4个出酒开孔5,其上对应配有1-4个可开启的一边固定在翻板层4的翻板3,内塞体6与瓶8的瓶颈内径过盈配合,并置于瓶颈内,其上边沿套有压环7,压环7用粘接剂与内塞体6和瓶颈粘成一体,出酒口2可以是在出酒口体1上凸起的凸台10上周边分布的小孔组成,也可以是出酒口体1顶部处经一圈小孔11形成的点连接的顶部开启后形成,顶部上带有开启拉环12;本实用新型结构还可包括在瓶8的瓶颈外侧内塞体6的对应外套有一个与瓶颈外侧粘挤固定的上边沿低于内塞体6上的顶部出酒口2的套管9。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塞,其特征在于由瓶8及带出酒口体(1)、顶部出酒口(2)和翻板层(4)组成一体的内塞体(8),以及压环(7)、瓶(8)组成,其中,内塞体(6)与瓶(8)的瓶颈内经过盈配合,并置于瓶颈中,上部经压环(7)与瓶(8)的内径粘为一体,翻板层(4)上开有1-4个出酒开孔(5),其上配合有1-4个一边侧与翻板层(4)连接的可开启的翻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酒口(2)是由出酒口体(1)上凸起的凸台(10)上周边分布的小孔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酒口(2)是由出酒口体(1)顶部处经一圈小孔(11)形成的与出酒口体(1)点连接的顶部开启后形成的,顶部上带有开启拉环(12)。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伪瓶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套于瓶(8)的瓶颈外,对应内塞体(6)处的,与瓶颈粘为一体固定的上边沿低于内塞体(6)的出酒口(2)的套管(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瓶塞,主要包括置于瓶颈内的带出酒口的出酒口体和带翻板及出酒开孔的翻板层组成的内塞体,和用于粘接固定的压环组成,在装酒后置入本装置,一经固定,极难再取出重复使用,且易留有已使用过的痕迹,容易被发现,特别是在瓶颈外配一粘接固定的外套管,更加强了防伪效果,可适用于各种酒瓶等装盛液体的瓶子使用。
文档编号B65D49/00GK2317187SQ9720591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7日
发明者张滨 申请人:张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