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503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尤其是一种防伪瓶盖。
现有防伪瓶盖的种类很多,它们虽然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但在开启过程中很费力,容易划伤手部,并且防伪效果不甚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防伪效果好,开启方便、省力,不易划伤手部的防伪瓶盖。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伪瓶盖,由外防伪层1、防伪盖2和内顶盖3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外防伪层1与瓶体4粘接在一起,在外防伪层上部有朝内的凸台,防伪盖的下部有朝外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外防伪层内,防伪盖与瓶体4的瓶咀处以螺纹方式相连,内顶盖盖在瓶体的瓶口处,在防伪盖的顶部与内顶盖相对应处有薄层盖面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手旋转防伪盖面向下施力给内顶盖,内顶盖产生抗力后反顶防伪盖,直至顶开防伪盖的薄层盖面,然后打开内顶盖就可使用瓶内的饮品。如要假冒防伪盖,就得重新更换它,这时,外防伪层就起到了防伪作用,因为,外防伪层与瓶体是用强力粘接剂粘接在一起,不可能去掉。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效果很好,且使用方便,不易划伤手部,特别适合于酒瓶使用。
以下接合附图
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外防伪层1与瓶体4用强力粘接剂紧密地粘接在一起,外防伪层的顶部有一圈朝内凸起的凸台,防伪盖2的下端有一圈朝外凸起的凸台,这两个凸台在轴向相互挡住使防伪盖2不能从外防伪层1中脱离,防伪盖2与瓶体4的瓶咀处以螺纹方式相连,内顶盖3盖在瓶体的瓶口处。在防伪盖的顶部与内顶盖相对应处是薄层盖面5,上面有裂口,便于内顶盖顶破。本实用新型的外防伪层1、防伪盖2和内顶盖3均可采用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一种防伪瓶盖,由外防伪层(1)、防伪盖(2)和内顶盖(3)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防伪层(1)与瓶体(4)粘接在一起,外防伪层上部有朝内的凸台,防伪盖的下部有朝外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外防伪层内,防伪盖与瓶体(4)的瓶咀处以螺纹方式相连,内顶盖盖在瓶体的瓶口处,在防伪盖的顶部与内顶盖相对应处有薄层盖面(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瓶盖,由外防伪层(1)、防伪盖(2)和内顶盖(3)组成,特征是外防伪层与瓶体(4)粘接在一起,外防伪层上部有朝内的凸台,防伪盖的下部有朝外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外防伪层内,防伪盖与瓶体的瓶嘴处以螺纹方式相连,内顶盖(3)盖在瓶体的瓶口处,在外防伪盖的顶部与内顶盖相对应处有薄层盖面(5)。本防伪瓶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伪效果好,不易划伤手部。特别适合于酒瓶使用。
文档编号B65D41/34GK2286728SQ9720940
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5日
发明者韩超 申请人:韩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