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2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盛装酒液的容器封盖。
现有的酒类容器封盖的作用,一般只起到密封液体的作用,封盖一经打开,便可与原封装容器分离,容器中酒液用尽之后,便可将其他液体自容器口灌入原容器中,原容器得以第二次利用,因此,一些盛装名贵酒类的包装瓶经常被不法商人回收利用,借以非法谋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瓶口配合为一体、液体难于重复灌入容器的防伪瓶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瓶盖为一个多层组合件,其中包括外套、内套、内盖、瓶嘴、瓶塞、单向阀和密封球,总体结构是,一个贯通的筒状带凸檐的瓶塞内安放一个密封球,瓶塞上端安放有单向阀和瓶嘴,瓶嘴的上面安装内盖,内盖下檐于瓶颈周围装配内套,内套外面套装上端封闭的筒状外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图2为内盖剖面图图3为瓶嘴剖面图图4为单向阀剖面图图5为瓶塞剖面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各组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其中1-瓶塞、2-单向阀、3-瓶嘴、4-内盖、5-内套、6-外套、7-密封球、8-瓶颈、9-切图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个可以插入瓶颈8形状为筒状且上部带凸檐的瓶塞,内部安放一个密封球7,密封球7在正常放置状态下始终保持在瓶塞下端的缩口部位,瓶塞上端内部的凸台上安放一个倒置伞状的保持在瓶塞下端的缩口部位,瓶塞土端内部的凸台上安放一个倒置伞状的单向阀2,单向阀2的伞柄部分套装在瓶嘴3的中心孔内,瓶嘴3上开有数个上下贯通的槽孔,瓶嘴3上方套装内盖4,内盖4中心部位有一凸柱与单向阀2同轴地套装在瓶嘴3的中心孔内,内盖4外沿连接一个箍在瓶颈8周围的内套5,在内套5外面套箍一个上端封闭的筒形外套6,外套6的下端部断续熔接一带收口的切断圈9。
为防止内盖4与外套6之间滑动,内盖4的外表柱面压制成齿棱状,同时外套6与此相接触的内表面亦同样压制成齿棱形状。
此外,为保证内套5不会在启瓶过程中上下滑动,其内表面可设置与瓶颈配合的棘齿凸起。
为保证防伪效果,可将内套5的上端与瓶嘴3接触部位开设止口并溶焊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保护特有包装的酒类产品不至于轻易地受到仿冒,同时也维护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套、内套、瓶嘴、瓶塞、单向阀和密封球等多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结构为一个可以插入瓶颈8形状为筒状且上部带凸檐的瓶塞,内部安放一个密封球7,密封球7在正常放置状态下始终保持在瓶塞下端的缩口部位,瓶塞上端内部的凸台上安放一个倒置伞状的单向阀2,单向阀2的伞柄部分套装在瓶嘴3的中心孔内,瓶嘴3上开有数个上下贯通的槽孔,瓶嘴3上方套装内盖4,内盖4中心部位有一凸柱与单向阀2同轴地套装在瓶嘴3的中心孔内,内盖4外沿连接一个箍在瓶颈8周围的内套5,在内套5外面套箍一个上端封闭的筒形外套6,外套6的下端部断续熔接一带收口的切断圈9。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4的外表面和与此面相接触外套6的内表面为齿棱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的内表面设置与瓶颈配合的棘齿凸起。
4.如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的上端与瓶嘴3的接触部位开设止口并熔接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瓶盖,其整体形式为包括外套、内套、内盖、瓶嘴、瓶塞、单向阀和密封球等多层组合件,与对应的酒瓶配合使用,因为内部设置有密封球、单向阀和内盖,所以不仅可以保证很好的密封性能,同时又可以防止将其他酒液二次灌进原酒瓶中,从而较好地起到防伪作用。
文档编号B65D41/00GK2326546SQ9820180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日
发明者肖师惠 申请人:肖师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