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导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20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发导线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发导线构造,其是一种介接于通信源或相关的信息设备之间可伸缩的导线,该外壳体可互相扣接成为一多功能多用途的装置,并藉可伸缩更长导线的特性,使其二端或二端以上的设备的延伸范围更大,并具有自动收整导线的作用与功效。
现在使用的导线构造介接一组相关设备之间,如通信收发系统的连接、传真机与数传机的连接、电话机与传真机的连接、电话机与听筒的连接、各网路的连接等,其中导线容易互相纠结,故时常被人混淆使导线管理不易。现在的导线大多为卷式形态,其仅有收缩特性,且其外露的导线短,故导线的伸缩范围极小。由于这种卷式导线仅可延伸很短长度,因此可供使用者持离的距离、范围有限,使两个设备之间的设置长度受限制;再者,这种卷式导线其外露导线管理不易,会影响其他物品设置,在使用上相当不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介接于通讯与信息系统相关设备之间的收发导线构造,该导线特性为其伸缩的长度更长及其体积更小,且两端异线出线长度可不等距,如其仅需一端出线时亦可为之,在使用上不致纠结。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零组件而降低模具费用,并使其易于组装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收发导线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以两个底座作为外壳体,该底座呈一对称形状,两底座以其周缘及所设的卡合柱及卡合孔扣接组合为一体,且底座的柱体穿设于回转轮,于该外壳体的内部空间设有两回转轮;该外壳体利用内部两回转轮而形成一上、下空间,且其回转轮的上缘设有供设置一盖板的凹槽,其中,盖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其以定位接点金属弹片的相对个弹性部于定位孔内,而接点金属弹片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槽内,同时在盖板的另一面设一金属弹片,在金属弹片设有多个导通端穿设于回转轮所设的相对个导通孔中,使接点金属弹片、盖板及回转轮结合成一体;且在回转轮中间设有一个与底座配合后可作回转功能的孔,在与回转轮的孔同一轴线上设有柱体,柱体上圈设有导线,在柱体的另一相对端设有一端面,该端面与卷簧组合后可作收发导线的动作,两回转轮上可圈设有两长度较长的导线,该两导线由出线槽出线并分别外接一接头,故其两接头的出线长度不互相干扰,可作单一侧出线或两侧不等距出线。
其中接点金属弹片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孔内,以其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弹性部的接点作导通,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导通端,其插于卷线中以达导通之效。
其中滚珠金属弹片可取代接点金属弹片,并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孔内,滚珠金属弹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滚珠,且由三个定位边定位。以滚珠作接点,其稳定性较高,且较不易磨损,用于拆卸频率高、高精准度、干扰较低的场合。
在回转轮的一端面装设一卷簧,卷簧同轴线上设有一孔,套设于弹性轴上,同时以回转轮的定位部定位,该卷簧即可起到卷收功能。
其中只组接一回转轮,且在上盖设有卡合槽,以其外缘及卡合槽与底座卡合一体,且在上盖的端面一侧设有多个突柱,以其突柱配合另一组底座的突柱孔,可组合多股导线组成一体。
在上盖设有一卡合孔,可将接头的卡合部与卡合孔扣合,并且由出线孔出线,其优点为其接头可视需要而改变其方向。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收发导线构造,连接于两端的通信源或相关的信息设备之间,其主要由外壳体的上盖与底座所构成,且在该外壳内设有回转轮,与外壳体配合后成为一可转动的元件,利用一端具有快速接头的导线圈设于回转轮上,且回转轮上设有金属弹片,以其接点导通该导线,利用回转传输线一端所设的卷簧带动转体;该外壳体可互相扣接构成一多功能多用途装置。其优点是体积小、出线更长,且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导线可伸缩。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零件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金属弹片零件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盖板零件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接点金属弹片零件图;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零件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回转轮的俯正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接点金属弹片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接点金属弹片的正视图;
图11为接点的放大详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滚珠金属弹片的零件图;
图13是单一组收发导线的分解图;
图14是单一组收发导线的组合图;
图15是单一组收发导线的俯视图;
图16是单一组收发导线的侧视图;
图17是单一组收发导线的正视图;
图18是组合式收发导线的分解图;
图19是组合式收发导线的组合图;图20是组合式收发导线的扣接详图;图21是一接头设于上盖的剖视图;图22是一接头设于上盖的组合图;图23是一接头设于上盖的侧视图;图24是一接头设于上盖的正视图;图25是一接头设于上盖的分解图。
参阅
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轮零件图,回转轮金属弹片的零件图、回转轮的盖板零件图、回转轮的接点金属弹片零件图以及底座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其回转轮10上缘设有凹槽16,其配合一盖板30,其中,盖板30上设有多个定位孔31,其以定位接点金属弹片40上的相对个弹性部41于定位孔31内,而接点金属弹片40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10的环状槽11内,同时金属弹片40设有多个导通端42穿设于回转轮10所设的相对个导通孔12中,使接点金属弹片40、盖板30及回转轮10结合成一体。另外,在回转轮10中间设有一孔15,其与底座60配合后可进行回转功能,在回转轮10的孔15同一轴线上设有柱体13,在柱体13上圈设有导线,在柱体另一相对端设有一簧片槽17,该簧片槽17与簧片组合后即可作收发导线的动作。
参阅图7至
图12,所示的回转轮的俯视图、回转轮的正视图、接点金属弹片的俯视图、接点金属弹片的正视图、接点的放大详图及滚珠金属弹片零件图,其表示接点金属弹片40或滚珠金属弹片100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10的环状孔11内,其中接点金属弹片40用于不常拆卸的设备连接,以其弹性部41的接点411作导通,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导通端42,其插于卷线中可达到导通效果;另外,滚珠金属弹片100其滚珠102由三个定位边101定位,而以滚珠102作接点,其稳定性较高,且较不易磨损,用于拆卸频率高,高精准度、干扰信号较低的场合。
参阅
图13至
图1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单一组收发导线的分解图、组合图的俯视图、侧视图及正视图,其表示底座60呈对称形,两底座以其周缘及所设的卡合柱621及卡合孔622扣接而组合为一体,且底座60的柱体62穿设于回转轮10的回转孔15内可以作回转功能,在回转轮的一端面17装设一卷簧50,卷簧50的孔51则套设于弹性轴61上,同时以回转轮10的定位部171定位,该卷簧50即可发挥其功能;另外,在回转轮10的另一端面16设有环状槽11,使金属弹片40及接点金属弹片40框设于内,两者之间配组一隔离盖板30,其仅以弹性片的接点411作接点。另外,接点金属弹片40可以滚珠金属弹片100取代,因其设有两回转轮,故可圈设的导线长度较长,其两导线由出线槽63出线并分别外接一接头90,其两接头的出线长度不会互相干扰,可作单一侧出线或两侧不等距出线。
参阅
图18、
图1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收发导线的分解图及组合图,其仅组接一回转轮10,且于上盖70设有卡合槽71,以其外缘及卡合槽71与底座60′作卡合作用,其在接点金属弹片40的导通端42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导通孔72;另外,在上盖的端面一侧设有四个突柱73,以其突柱73配合另一组底座60′的突柱孔65,即可组合若干导线组成一体状态。
参阅图21至图2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接头设于上盖平面图、组合图的剖视图、组合图的上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及其分解图,其表示该上盖80设有一卡合孔82可将接头90′的卡合部91′与卡合孔82扣合,并且由出线孔81出线,其优点为其接头90′可视需要而改变其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远的持离范围,且藉其多种组合方式使其用途更广泛,并且减少杂讯干扰,使其体积更小,有利于收发导线的设置,可视需要而随时作不同的组合,并有减少导线配线的不便。
权利要求1.一种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主要以两个底座作为外壳体,该底座呈一对称形状,两底座以其周缘及所设的卡合柱及卡合孔扣接组合为一体,且底座的柱体穿设于回转轮,于该外壳体的内部空间设有两回转轮;该外壳体利用内部两回转轮而形成一上、下空间,且其回转轮的上缘设有供设置一盖板的凹槽,其中,盖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其以定位接点金属弹片的相对个弹性部于定位孔内,而接点金属弹片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槽内,同时在盖板的另一面设一金属弹片,在金属弹片设有多个导通端穿设于回转轮所设的相对个导通孔中,使接点金属弹片、盖板及回转轮结合成一体;且在回转轮中间设有一个与底座配合后可作回转功能的孔,在与回转轮的孔同一轴线上设有柱体,柱体上圈设有导线,在柱体的另一相对端设有一端面,该端面与卷簧组合后可作收发导线的动作,两回转轮上可圈设有两长度较长的导线,该两导线由出线槽出线并分别外接一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接点金属弹片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孔内,以其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弹性部的接点作导通,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导通端,其插于卷线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滚珠金属弹片可取代接点金属弹片,并以其外形配合于回转轮的环状孔内,滚珠金属弹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滚珠,且由三个定位边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回转轮的一端面装设一卷簧,卷簧同轴线上设有一孔,套设于弹性轴上,同时以回转轮的定位部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只组接一回转轮,且在上盖设有卡合槽,以其外缘及卡合槽与底座卡合一体,且在上盖的端面一侧设有多个突柱,以其突柱配合另一组底座的突柱孔,可组合多股导线组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导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盖设有一卡合孔,可将接头的卡合部与卡合孔扣合,并且由出线孔出线。
专利摘要一种收发导线构造,连接于两端的通信源或相关的信息设备之间,其主要由外壳体的上盖与底座所构成,且在该外壳内设有回转轮,与外壳体配合后成为一可转动的元件,利用一端具有快速接头的导线圈设于回转轮上,且回转轮上设有金属弹片,以其接点导通该导线,利用回转传输线一端所设的卷簧带动转体;该外壳体可互相扣接构成一多功能多用途装置。其优点是体积小、出线更长,且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导线可伸缩。
文档编号B65H75/34GK2320599SQ98201829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日
发明者廖生兴 申请人:廖生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