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61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需工具即可开启的瓶盖,特别是一种玻璃瓶用的易开瓶盖。
现有的易开瓶盖是在瓶盖上用铆钉铆接一拉环,沿拉环的铆接点的瓶盖上设制易开线而成,此种易开瓶盖由于拉环是用铆钉铆接的,因而加工制造困难,易开线所包括的瓶盖上的面积大,用拉环破盖时,由于力的作用方向差异较大,易开线不易被拉环拉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环容易铆接在瓶盖上的,易开线易被拉环拉开的易开瓶盖。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瓶盖,拉环,其中在瓶盖上设有一铆钉状凸起,拉环通过铆钉状凸起铆接于瓶盖上,沿铆钉状凸起的周边设有带有小开口的易开线,易开线小开口的位置位于拉环的环的侧面或环外,易开线从铆钉状凸起附近起以小角度扩张状往盖缘延伸,易开线的其中一端直达瓶盖的下缘。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在瓶盖上设有铆钉状凸起,因而很容易将拉环铆接在瓶盖上,所采用的易开线上位于铆钉状凸起的起线点位于拉环的环内,在起线时,在拉环杠杆的作用下,位于铆钉状凸起附近的易开线易开裂起线,起线后易开线以近似于一个方向延伸,瓶盖很容易沿易开线被拉环的拉力拉裂打开,克服了已有易开瓶盖上易开线不易被拉裂的缺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剖面视图;图3为有凸起的且凸起均布于易开瓶盖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有凸起的且拉环的环的厚度与凸起的高度持平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瓶盖1、拉环2构成,其中在瓶盖1上设有一铆钉状凸起3,拉环2通过铆钉状凸起3铆接于瓶盖1上,沿铆钉状凸起3的周边设有带有小开口4的易开线5,易开线5小开口4的位置位于拉环2的环6的侧面或环外,易开线5从铆钉状凸起3附近起以小角度扩张状往盖缘7延伸,易开线5的其中一端直达瓶盖1的下缘8。

图1、图2所示,为了在封瓶时使作用于瓶盖1表面的力均匀,拉环2呈圆形状,拉环2的圆边10直达盖缘7处,且拉环2的圆边10厚于拉环2其它部位。
如图3所示,为了在封瓶时使作用于瓶盖1表面的力均匀,使瓶盖1很好地将瓶口密封,可在瓶盖1面上靠近盖缘7处设有凸起9,凸起9可以是多个且均布于盖缘7上,凸起9高于或与拉环2持平。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凸起9位于拉环2两边靠下的盖缘7处且拉环2的环6靠近盖缘7处的厚度与凸起9的高度持平,使封装瓶盖1时,作用于瓶盖1面上的力均匀。
权利要求1.易开瓶盖,包括瓶盖、拉环,其特征在于在瓶盖上设有一铆钉状凸起,拉环通过铆钉状凸起铆接于瓶盖上,沿铆钉状凸起的周边设有带有小开口的易开线,易开线小开口的位置位于拉环的环的侧面或环外,易开线从铆钉状凸起附近起以小角度扩张状往盖缘延伸,易开线的其中一端直达瓶盖的下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环呈圆形状,拉环的圆边直达盖缘处,且拉环的圆边厚于拉环其它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瓶盖面上靠近盖缘处设有凸起,凸起可以是多个且均布于盖缘上,凸起高于或与拉环持平,也可以是凸起位于拉环两边靠上的盖缘处且拉环的环靠近盖缘处的厚度与凸起的高度持平。
专利摘要易开瓶盖,主要由瓶盖、拉环构成其中在瓶盖上设有一铆钉状凸起,拉环通过铆钉状凸起铆接于瓶盖上,沿铆钉状凸起的周边设有带有小开口的易开线,易开线小开口的位置位于拉环的环的侧面或环外,易开线从铆钉状凸起附近起以小角度扩张状往盖缘延伸,易开线的其中一端直达瓶盖的下缘,本实用新型具有拉环容易铆接在瓶盖上的,易开线易被拉环拉开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41/32GK2345480SQ9823501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5日
发明者翟金敏 申请人:翟金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