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保温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76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保温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保温容器。
便携式保温容器包括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具有隔热部的容器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的盖。该保温容器分为具有把手的类型和不包括把手的类型。一般,由于大容量的保温容器的主体直径较大,这样考虑到携带时或注入填充物时等的操作性,多数为包括把手的类型。
另一方面,由于较小容量的保温容器可按照通过手持握容器主体的主体部的程度的直径形成,这样考虑到方便性,多数为不包括把手的类型。另外,由于成形性等问题,多数情况下,较小容量的保温容器中的容器主体外缘面由没有凹凸部的平滑面形成,另外,多数情况下,其呈从底部,从头部或主体中间部朝向头部或底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
因此,由于在通过手持握容器主体而注入填充物时等场合容易打滑,另外在容量较多的场合,高度的增加程度大于主体直径的增加程度,这样保温容器中的盛满时的重心位置与空体时的重心位置的位移量较大,从而会产生无法持握与此时的重心位置相对应的容器主体的主体位置、并且难于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容器,其即使在通过手持握容器主体的情况下仍难于打滑,另外即使在重心位置的位移量较大的情况下,仍很容易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包括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具有隔热部的容器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的盖,在上述外筒的与上述保温容器的盛满时的重心位置和空体时的重心位置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防滑机构。
因此,由于形成有防滑机构,携带时或注入填充物时等的持握位置变得明确,通常可持握保温容器的重心位置,这样很容易进行保温容器的操作。
最好上述防滑机构用于下述保温容器,其呈朝向向头部或底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另外,上述防滑机构为形成于上述外筒上的凹部、凸部、凹凸部,或者为设置于上述外筒上的合成树脂制防滑部件。该防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肋或凸部。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局部剖面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上半部的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上半部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上半部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上半部的局部剖面图;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便携式保温容器的上半部的局部剖面图。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另外,在每个实施例中,相同或同样的部分采用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标号,故省略或简化对其的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保温容器1包括隔热结构的容器主体2、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处的同时兼作杯的盖3。该容器主体2是将金属制或树脂制的带底内筒4以及金属制或树脂制的带底外筒5的顶端开口部之间连接为一体而形成的,在两个筒4、5之间形成有真空隔热结构的隔热部6。另外,在外筒5的底部安装有底部部件7。
在上述外筒5的外缘中,在与保温容器1盛满时的重心位置G1与空体时的重心位置G2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防滑机构8。本实施例的防滑机构8为使包括上述重心位置G1、G2的部分相对其上下的部分下凹的环状凹部81。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该保温容器1中的防滑机构8为使包括上述重心位置G1、G2的部分相对其上下的部分鼓起的环状凸部82,以便代替上述的环状凹部81。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保温容器1在盖部件3中的顶板3a上突设有可止水的吸口11,另外设置有减压解除阀12。上述吸口11由相对顶板3a的一侧立起并具有流路13a的圆筒状的吸口主体部13、可按照沿该吸口主体部13以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从外部嵌入而实现上述流路13a开闭的吸口部14、以可拆卸的方式贴靠于该吸口部14上的吸口盖15构成。
上述吸口主体部13包括位于前端中间的圆柱状导向件13b、形成于该导向件13b周围的上述流路13a、以突出方式形成于前端外周的的上述吸口部14的防拨止动件13c。上述吸口部14包括插入有形成于筒体14a的顶面14b的中间的上述导向件13b的通孔14c、与形成于筒体14a的中间部内缘的上述防拨止动件13c相嵌合的凸部14d、形成筒体14a的顶部外缘面的吸口盖15的嵌合部14e。上述吸口盖15包括贴靠于吸口部14上的盖部15a、安装于吸口主体部13的基部上的保持环15b、通过连接件使盖部15a与保持环15b呈U字形弯曲的保持带15c。该盖部15a包括与形成顶部内缘面的上述吸口部14中的嵌合部14e相嵌合的嵌合部15d、将形成顶部外缘面的盖部15a打开的着手处的凸部15e。
另外,在盖3的顶板3a的另一侧呈窄缝状形成有空气孔16,该孔16用于防止容器主体2内部的压力降低,在该空气孔16中设置有上述减压解除阀12。该减压解除阀12包括穿过空气孔16的阀轴12a、设置于该阀轴12a的底部的阀体12b、形成于阀轴12a的顶部的防拨部12c。当容器主体2内部实现减压时,设置于顶板3a的内面侧的阀体12b通过翘曲而将空气孔16打开,在容器主体2的内部返回到常压状态的场合以及容器主体2内部作用有饮料水的压力的场合,上述阀体12b将空气孔16关闭。
在上述外筒的外缘面中、在包括上述重心位置G1、G2的部分,设置有作为防滑机构8的多个肋形成的环状凹凸部83。另外,防滑机构8也可为多个凸部,以便代替该凹凸部83。
如图3所示,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保温容器1,在吸口盖15贴靠于吸口11中的吸口部14上的状态下,通孔12c与流路11a关闭,空气孔16也通过阀体12b关闭。
此外,当持握上述防滑机构8、用手或口提升凸部15e时,吸口部14与吸口盖15一起上升,吸口部14移动,直至凸部14d与防拨止动作13c相嵌合,当嵌合部15e越过嵌合部14e时,吸口盖15与吸口部14脱开,由此将通孔14c与流路13a打开。
在此状态下,在吸口部14上安装口,如果按照吸口11位于底侧的方式使保温容器1倾斜而抽吸饮料水时,保温容器1内部实现减压,减压解除阀12的阀体12b发生翘曲,将空气孔16打开,外部气体从空气孔16导入,在保温容器1内部不处于负压的状态下,保温容器1内部的饮料水可通过流路13a从通孔14c饮用。
本实施例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吸口11的开闭操作或保温容器1的倾斜操作等作业的,该方式为持握对应于盛满时的重心位置G1与空体时的重心位置G2两个部分而设置的防滑机构8,这样可确实持握保温容器1,很容易进行倾斜操作等作业。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本实施例由具有与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的吸口结构的保温容器1来实现。在上述外筒5的外缘面,在与盛满时的重心位置G1与空体时的重心位置G2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作为防滑机构8的合成树脂制的筒状防滑部件84。该防滑部件84最好采用弹性树脂材料、硅酮树脂材料等弹性材料,从而可借助弹性将该防滑部件84安装于外筒5上。另外也可将皮制的防滑部件粘贴于相同的位置上。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本实施例由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盖结构的保温容器1来实现,在包括盛满时的重心位置G1和空体时的重心位置G2的外筒5的外缘部分的上下,分别成整体形成有环状凸部5a、5b,在该凸部5a、5b之间,作为防滑机构8,设置有其表面具有多个环状肋85a的防滑部件85。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本实施例是由具有与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的吸口结构的盖G1的保温容器1来实现的,在上述外筒5的外缘面中,在与盛满时的重心位置G1与空体时的重心位置G2两者相对应的部分,成整体形成有环状凹部5c,在该凹部5c中,设置有作为防滑机构8的与第5实施例相同的防滑部件85。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本实施例是由具有与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的吸口结构中的盖3的保温容器1来实现的,在按照与第5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凸部5a、5b之间,设置有作为防滑机构8的其表面具有多个凸部86a的防滑部件86。
由于按照上述方式构成,携带时、注入填充物时或饮用时等的持握位置明确,可持握保温容器的重心位置,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操作。另外,由于在防滑机构中设置有肋或凸部,这样可进一步发挥防滑效果。
此外,显然,适合用于上述每个实施例的防滑机构可适合用于其它实施例的防滑机构。另外,上述每个实施例的保温容器1呈从主体中间部朝向头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但是,也可呈从底部或头部朝向主体中间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此外,上述每个实施例是通过真空隔热结构的形式对容器主体2进行描述的,但是隔热结构也可不限于上述情况,其可为密封有较低热传导率气体的隔热结构、采用发泡聚氨酯等的隔热材料的隔热结构等。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保温容器,其包括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具有隔热部的容器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的盖,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筒的与上述保温容器盛满时的重心位置和空体时的重心位置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防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呈朝向头部或底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机构为与上述外筒成整体形成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机构为与上述外筒成整体形成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机构为与上述外筒成整体形成的凹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机构为设置于上述外筒上的合成树脂制的防滑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凸部。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保温容器,其包括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具有隔热部的容器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的盖。在上述外筒的与上述保温容器盛满时的重心位置和空体时的重心位置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在防滑机构。上述便携式保温容器呈朝向头部或底部直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上述防滑机构为与上述外筒成整体形成的凹部、凸部、凹凸部,或者为设置于上述外筒上的合成树脂制的防滑部件。
文档编号B65D8/12GK1228288SQ9910574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0日
发明者后藤亨, 樋田章司, 古和康弘 申请人: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