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的容器和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1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用的容器和饭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盛食品的容器和使用该容器的饭盒。
为了盛米饭和小菜之类各种食品通常使用具有各种形状、大小和材料的容器。这类容器,有例如用来盛米饭或小菜,在火车站的商店向旅客出售的旅游时用的方便饭盒。这种饭盒需要足够的刚性,以便连带食品一起搬运。所以,以前常用的饭盒都是用木板、泡沫苯乙烯板、厚纸板等材料做成箱形的。这种饭盒通常和一个与其开口形状相吻合的盖一起使用。
把饭盒做成具有一定的刚度或强度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是,饭盒在废弃时不易压成致密块,从而产生体积高大的松散的垃圾。这种垃圾与压实的垃圾相比较需要很大的处理空间,这从防止公害的环保观点考虑是不利的。
另一种用比厚纸板还薄的材料做成的饭盒虽然改善了可压实性,但却增加了一个新的问题,例如由于这种材料易变形而引起食品溢出等。此外,在这种场合下,特别是由于在开口部容易变形要在这开口部分上确实可靠地安装盖子是既费时又麻烦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饭盒,该饭盒具有在废弃时可被压成致密块的、具有能确实牢靠地盖上盖那样强度的便于处理的食品用的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饭盒,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带一开口的容器本体和一个与该开口形状吻合的盖的容器,上述容器包括所述容器本体由一张板材制成,它具有一个底部和从底部周缘向上伸展的周壁;由周壁的一部分卷制而成的托缘,该托缘设置成可拆卸地支承该盖;其特征在于周壁的整个外表面形成有多个褶皱,其中相邻的褶皱相互搭接重合;各所述褶皱设置成沿着托缘打开以便平地变形;所述饭盒还包括一个盘,该盘设有保持上述容器的至少一个收容部。
所以,这种食品容器具有足够的强度来可靠地在容器本体上安装盖,而又可在处理时压成实块,并便于搬运。
附面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本体和盖的透视图;图2(a)是表示容器本体卷边部分的部分放大横截面图,图2(b)-(d)是表示卷边部分的变形例的部分放大横截面图;图3是表示容器本体卷边上装有一个盖的部分放大横截面图;图4是表示含有几个容器和一个盘组成的饭盒透视图;图5是表示容器本体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容器本体又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a)、(b)和(c)是分别表示容器本体底部的变形例的部分平面图;图8是表示饭盒的变形例的部分透视图;图9是表示把一块糕饼从容器本体取出过程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饭盒中的盘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1~4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食品用容器和饭盒的几个实施例。
图1表示组成饭盒14一部分的容器本体1和盖11。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用一张板材M制成,这种板材M是用一种比以前的木板或厚纸板薄的单层材料,例如薄纸板、无纺布、铝箔。这种材料亦可用层压板,例如用一层合成树脂R、如用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硅树脂或类似材料通过热压粘接到该板材M的一个表面、两个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而构成。此外,亦可在纸、无纺布等材料上浸渍上述合成树脂而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材料M用硅树脂热压粘接到纸的一个表面上。而且是将材料M放在预定的模具中拉制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容器本体1。在此例中,在容器本体1的内表面涂敷硅树脂,使其具有防水、防油和耐热作用。
如图1所示,大致形成圆筒形的容器本体1包括一个圆形底部2和一个从圆底部2的周缘2b向上方伸展的周壁3。在周壁3的上端5构成一个圆形开口0,该圆形开口0的内径稍大于圆底部2的外径。由底部2和周壁3限定收容空间S。底部2的中间部分2a比周缘2b向收容空间S稍微凸起。底部2亦可是平的。
如图1所示,在周壁3的整个外表面上按一定的间隔构成许多褶皱4,而且相邻的褶皱4相互搭接重合。而且搭接重合部分4a没被热压粘接,所以,不相互固定在一起。
如图1和图2(a)所示,沿开口0整个周缘有一个卷边托缘6。托缘6是通过将周壁3上部向外大约卷一圈而成,并从开口0外侧凸出。托缘6亦可与容器本体1同时制成。托缘6增强了容器本体1并防止各个褶皱相互分离。所以,容器本体1即使用薄材料制成也能可靠地保持原状。
托缘6的形状不限于图2(a)所示的形状。也可如图2(b)所示,设置卷制几圈的托缘7。再如图2(c)所示,托缘8亦可从容器本体1向内卷制而成。此外,如图2(d)所示的托缘9在卷制起始部分通过将周壁3上端5的周边构成弯曲部分9a可增加周壁3上端5的机械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放在容器本体1上的盖11与开口0的尺寸和形状一致。盖11用透明塑料制成。当把盖11从上方放到容器本体1的托缘6上时,如图3所示,盖11的凸边11a支承在托缘6上。
图4表示由上述容器本体1、盖11和盘13构成的饭盒14。在箱状的盘13的上表面设有保持容器本体1的收容孔1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孔12,其直径小于周壁3的上端部分和托缘6的外径。
所以,当使容器本体1从上方插入收容孔12内时,如图4所示,周壁3与孔12的开口12a的内缘接合。这样,容器本体1便可靠卡紧在盘13的上表面。由于每个孔12的内径都小于托缘6的外径,所以,容器本体1不会从孔12掉下。由于盘13主要用来安装容器本体1,所以,盘13用不着象以前的饭盒那样坚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盘13采用比木板或厚纸板薄的纸板做成。
将米饭、小菜等食品盛入容器本体1内并将容器本体1装在盘13上后,具有上述结构的饭盒14很容易拿着搬运。容器本体1最容易变形的开口0通过周壁3上端构成的托缘6提高了强度。其结果是,使容器本体1获得了预定的强度,并使容器本体1能可靠地保持其整个形状。即使容器本体1或开口0受外力作用而产生暂时的变形,也能恢复原状。所以,即使抓住托缘6,以便从盘13取出容器本体1而使开口0变形时,也能可靠避免食品溅溢。因此,例如当用手抓着容器本体中的一个以及当这些容器本体固定在盘13内时,都可食用小菜。此外,如果容器本体1,盖11和盘13用耐热材料做成时,可将容器本体1中的食品也与容器本体1、盖11和盘13一起用微波炉或其他类型的炉子加热。
此外,如把具有不同横截面和外径大致与开口0的内径相同的大块食品从开口放入容器本体1时,可将这种食品推入容器本体空间S里,这时使开口0变形后,食品便可通过开口。在装入食品后,通过托缘6的复原力,便可将食品可靠卡紧在容器本体空间S中。所以,在装这种食品时,不需要预先使开口0按食品的形状变形。这样就可实现快速和自动食品包装。
由于托缘6在开口0处向外凸出,所以,通过抓住托缘6就能很容易地将容器本体1从盘13的孔12取出。当把盖11放到容器本体1上后,还可将许多容器本体1重叠起来。
此外,用上述结构的容器本体1可将盖11放到由托缘6托着的开口0上,以便可靠地进行操作。所以,具有各种食品的饭盒便可通过在许多容器本体1中装入不同种类的小菜,随后放上盖11后将它们适当选择和装入盘13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透明塑料作盖,所以,即使盖上了盖11也能从外部看到容器本体内的食品。这是饭盒买卖双方都希望的。
在此例中,容器本体1和盘13在丢弃时都易于压成实块,因为它们都是用薄的材料做成的。所以与过去用木材或泡沫苯乙烯制成的相比较,可减小产生垃圾的体积。甚至无力的小孩或老人都可轻易地把饭盒压成实块。
此外,托缘6设在开口0处,预先避免褶皱4向外伸展。所以,不需要通过热焊法将相邻的褶皱4相互粘接。这样就能更容易和更经济地制造容器本体。其次,托缘6改善了容器本体1的装饰性和外观性能。周壁3的褶皱4也改善了容器本体1的装饰性和外观性能。在容器本体1外表面的材料表面上可印刷各种图案或者字符。容器本体1甚至可用不具有合成树脂R层的材料制作,这样可减少制作成本。
此外,当容器本体1只用纸板作成时,这种容器本体特别宜于用作烤制糕饼的容器,因为用纸作的这样容器本体从糕饼中吸收一定程度的油,所以,这种糕饼别有特别风味而且减少了脂肪。而且这样制成的糕饼块厚而鼓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从容器本体1取出装入其中的糕饼C,如图9所示,首先用双手手指抓住托缘6,然后将褶皱4沿托缘6的周向打开,当对全部褶皱4进行这种操作后,容器本体1的周壁3很容易与糕饼C的外周脱离。在褶皱4打开后留有褶痕。使用象碗一样的容器本体1就很容易吃糕饼C。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褶皱4没有相互粘接,所以在取出糕饼C时,不需要撕开容器本体1。因而,不需要在容器本体上制撕开孔来便于撕开容器本体。所以,与有撕开孔的容器本体相比较,这种容器本体的制作比较经济。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本例的容器本体30设有椭圆形底部31。周壁32的上端33为直径稍大于底部31的椭圆形。在周壁32的整个外表面上构成许多褶皱34。也象上例一样,相邻褶皱34的搭接重合部分34a没有相互粘接。如图2(a)所示的托缘6设在周壁32的上端33上。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本例的容器本体20具有矩形底部21和从该底部向上伸展的周壁22。在四角C处周壁22弯曲构成许多褶皱24。与前述实施例一样,相邻褶皱24的搭接重合部分24a不相互粘接。周壁22的整个上端23上设有如图2(a)所示的托缘6。所以,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都可进行相同的操作和达到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容器本体1亦可用于由面粉和白糖组成的加食油和脂肪的糕点糊状物制糕点的场合。此时,将糕点糊状物放入容器本体1中,用加热板加热。使油和脂肪分散后,将糕点糊状物沿容器本体1四壁铺开。为了改善通过糕点糊状物的热流和使糕点烘制成松软和焦黄色,如图7(a~c)所示,最好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2上设置通孔40,通孔40的数目、形状、尺寸和分布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图7(a)的所示的容器本体的底部2上有5个按预定间隔构成的圆通孔40。在此例中,底部2的内径约为100mm;每个孔40的内径约为4mm。而图7(b)和(c)所示的容器则在底部2的中间构成一个圆形通孔40。在图7(b)和(c)两例中,底部2的内径约为100mm;但圆形通孔40的内径则分别约为15mm和50mm。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作如下的修改,例如可将底部2和开口0做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底部2可做成圆形而开口0则可做成正方形等。
即使容器本体1大致呈圆筒形,也可只在四壁的部分外表面上构成褶皱,而不必在四壁的全部外表面上构成褶皱,就象上述第三例那样。
盘13的收容孔12的数目亦可不限于3个,即在一个盘13的上表面可设置多个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收容孔来装入不同形状的容器本体。此外,如图8所示,可在盘13上设置具有直径比收容孔12小的孔41来代替图4所示的收容孔12。同时也可通过形成多条径向切缝构成从孔41径向辐射状地延伸的多个活动扇形切片42。此时,每个扇形切片42通过将容器本体1的底部从上朝扇形切片42压而向下弯成图8所示双点划线,由此使孔41变大,容器本体1便可装入。通过朝容器本体1外壁压弯扇形切片42,容器本体1便可在盘13上卡得更稳固。孔41的数目和直径以及扇形切片42的数目都可视需要而定。如图10所示,亦可取消孔41,此时,可通过从盘13上的一点44径向辐射状地形成许多活动扇形切片43。在操作上亦与上例相同即通过将容器本体1的底部从上朝每个扇形切片43压而使每个扇形切片43向下弯折,这样就在盘上形成一个安装容器本体的孔并可将容器本体1放入该孔中。
盛入容器本体1里的食品不限于上述的米饭或小菜,例如液体(调料、酱油、醋等)、液体食品(蕃茄酱、调味酱等)和含水量大的固体食品(果子冻等)当然也可装入。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容器本体1作为饭盒14的一个组件与盘13组合使用。此外,容器本体1亦可用于单独作为盛糕饼等用的餐具使用。
盖11不必一定用透明的塑料,例如亦可按容器本体1相同的方式用薄纸之类制成。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的容器可在丢弃时压成实决,但却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把盖放在其上。所以,它易于操作。此外,本发明提出的饭盒由于带有一个使用比木板、厚纸板等薄的材料做成的作为饭盒一部分的容器本体,所以减少了产生垃圾的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饭盒,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带一开口(0)的容器本体(1)和一个与该开口(0)形状吻合的盖(11)的容器,上述容器包括所述容器本体(1)由一张板材制成,它具有一个底部(2)和从底部(2)周缘(2b)向上伸展的周壁(3);由周壁(3)的一部分卷制而成的托缘(6),该托缘(6)设置成可拆卸地支承该盖(11);其特征在于周壁(3)的整个外表面形成有多个褶皱(4),其中相邻的褶皱(4)相互搭接重合;各所述褶皱(4)设置成沿着托缘(6)打开以便平地变形;所述饭盒还包括一个盘(B),该盘设有保持上述容器的至少一个收容部(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本体(1)的板材是从纸板、无纺布和金属箔之类中任选的一种单层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板材包含合成树脂,而上述合成树脂是选自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和硅树脂之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板材是由一层硅树脂热压粘接到纸的一个表面上的纸板制成的,其中,该表面的硅层是设在容器本体(1)的内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本体(1)是由压制上述板材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缘(6)向容器本体(1)外伸出,而盖(11)有一个凸缘(11a)从上方与托缘(6)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部(12)由孔构成,孔内径被设定成至少小于托缘(6)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部(12)包括由放射状配置的多个切片(42,43)构成,通过容器本体(1)的底部朝切片(42,43)压使每个切片(42,43)向下弯折,从而与容器本体(1)的周壁(3)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饭盒,其包括一食品容器和一设有保持该容器的收容部12的盘B。该食品用容器包括一个设有开口0的容器本体1,和一个与容器本体的开口形状吻合的盖11。容器本体1由一张板材构成,它具有一个底部2和从底部2的周缘2b向上伸展的周壁3。周壁3的整个外表面或至少一部分按一定间隔形成许多褶皱4,24。相邻的褶皱4或至少其一部分褶皱24相互搭接重合。托缘6是在开口0周缘处将周壁3一部分卷边而构成,盖11能卸下地装在这托缘6上。
文档编号B65D5/24GK1260971SQ99123420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平野训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平野纸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