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66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瓶的防伪盖,特别是酒瓶的防伪盖。
已有的酒瓶的防伪盖,通常是由颈环和瓶盖采用断续式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在容器瓶灌装后,用防伪盖封装。当开启容器瓶时,必须破环断续式连接,才能揭开瓶盖。这种防伪盖,当加工质量较差,防伪盖与酒瓶的配合不够紧密,在开启瓶盖时,不能破坏断续式连接,颈环会连同瓶盖一起被揭下,从而不能达到防伪的目的。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闭方便,不能回灌而防伪性能高的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与流道相配合的螺旋传动结构式的流体阀以开启、封闭容器瓶,并在流道中设置止回膜片式的止回阀以防止经流道向容器瓶内回灌来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瓶盖(参见附图),包含固套在容器瓶的瓶口和颈部的封套(20),有外流道(12)的瓶盖(10),其特征在于有与瓶口内周相配合的内套(1)、与内套沿容器瓶轴线呈滑槽配合的筒形的活塞(3),活塞中有轴向贯通筒壁的内流道(6),与活塞的内周呈螺旋配合、且与瓶盖相连的螺杆(7),螺杆中有与活塞的内周面呈启闭配合而与内流道相通断的径向流道(8)、和与径向流道相通的轴向流道(9),在外流道与轴向流道间有止回膜片(17)。
上述的止回膜片(17)在朝向外流道的一侧有间隔凸(18)。
上述的瓶盖(10)与螺杆(7)的连接呈角块形的凹凸式结构。
上述的瓶盖(10)上有呈动物形态的把手(11)。上述的封套(20)和瓶盖(10)外可以套装有透明的外盖(2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活塞、螺杆和流道结构,使其具有不取下瓶盖便能开通和关闭容器瓶,使用方便的优点。
二、本实用新型的流道中的止回膜片及其上的间隔凸结构,使其只能经流道倒出容器瓶的内装物,在不破坏防伪瓶盖的前提下不能经流道向容器瓶回装,而具有防伪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的的动物形态的把手和透明的外盖结构,除分别具有把手功能和防遮功能外,还具有装饰美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于与酒瓶配套使用。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封装状态。
图2 是
图1的开封状态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瓶盖,如附图所示。与酒瓶配套使用,由内套、活塞、螺杆、瓶盖、封套、外盖等构成。
上述的内套1,呈筒形,与酒瓶的瓶口2的内周紧密配合。
上述的活塞3,呈筒形,套装在内套1内。在活塞与内套之间,制有沿酒瓶轴线的滑轨4和滑槽5的滑动配合结构,滑轨4可制作在活塞3的外周,而将滑槽5制作在内套1的内周;滑轨也以可制作在内套的外周,而将滑槽制作在活塞的内周。活塞的筒壁中有轴向贯通的内流道6,活塞的内周制有内螺纹。
上述的螺杆7,配装在活塞3的筒腔中,螺杆外周制出的外螺纹与活塞的内螺纹成螺旋配合的传动结构。螺杆中有贯穿螺杆周面且与活塞的内周面呈启闭配合的径向流道8,有沿螺杆的中心线M贯穿螺杆上端面、且与径向流道8接通的轴向流道9。
上述的瓶盖10,上部制成动物形态如雄狮的把手11,在瓶盖内制有上端呈上倾的倾出口、下端沿瓶盖的转轴线N而贯通瓶盖的外流道12。瓶盖的下部制成短圆柱13,呈可转动地与内套1的内周面、活塞3和螺杆7的上端面严密配合。瓶盖的短圆柱的底部中心与螺杆7的上端呈角块形的凹凸式连接结构,凹凸式连接结构可以在螺杆的上端制出以螺杆的中心线M为旋转中心的方块形的凸台14,而在瓶盖的底部制出以转轴线N为旋转中心且与凸台相吻合的方形的凹坑15,用通常的粘接剂将凸台14粘接在凹坑15中,并使瓶盖的转轴线N和螺杆的中心线M相重合,从而将瓶盖与螺杆连成一体并能以M-N为转轴线实现旋转。
在瓶盖下部的凹坑15与外流道12的进口之间制有过流腔16。在过流腔中装有可沿M-N转轴线移动的止回膜片17,止回膜片的下侧面与螺杆7中的轴向流道9的出口呈启闭配合,在止回膜片朝向外流道的一侧的上侧面上,有均布的三个间隔凸18,使其止回膜片上行时,间隔凸与过流腔15的顶面相接后,在止回膜片与顶面间形成过流道19。
上述的封套20,固套在酒瓶的瓶口2和颈部21外周,并将内套1、活塞3、螺杆7、瓶盖10下部的短圆柱13扣封在酒瓶的瓶口2内。
上述的外盖2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扣罩在封套20和瓶盖10上部的把手11外,作防尘和装饰用。
本实施例的防伪瓶盖,在酒瓶灌装酒后,用通常的封装设备将本防伪盖配装在酒瓶上,将酒封装在酒瓶内,其封装状态如
图1所示。开启酒瓶时,取下外盖22,旋转把手11而旋转瓶盖10,经相连的凹坑15和凸台14,带动螺杆7旋转,则与螺杆配合的活塞3由于滑轨4和滑槽5的限制,不能作旋转运动,而沿滑槽5作轴向移动下行,活塞下行后,在瓶盖10的短圆柱13的底面与活塞3的顶面间形成出流腔23,并使被活塞遮挡的径向流道8的进口开通,从而开启流路。当倾倒酒瓶时,酒瓶中的酒液经活塞中的内流道6、出流腔23、螺杆中的径向流道8、轴向流道9后,冲开止回膜片17,再经过流腔16、过流道19、瓶盖中的外流道12倒出。当反向旋转把手11,经反向传动,活塞3上行复位,活塞3的顶面与瓶盖的短圆柱13的底面相接,出流腔16合闭,活塞3的内周面关闭径向流道8,重新封闭流路,封装酒瓶。
当酒瓶呈流路开启状态,且酒瓶复位竖立后,由于止回膜片17复位而封闭轴向流道9的出口,从而封闭流路,此时,便不能从外流道12向酒瓶内灌注,起到防伪作用。
权利要求1.防伪瓶盖,包含固套在容器瓶的瓶口和颈部的封套(20),有外流道(12)的瓶盖(10),其特征在于有与瓶口内周相配合的内套(1)、与内套沿容器瓶轴线呈滑槽配合的筒形的活塞(3),活塞中有轴向贯通筒壁的内流道(6),与活塞的内周呈螺旋配合、且与瓶盖相连的螺杆(7),螺杆中有与活塞的内周面呈启闭配合而与内流道相通断的径向流道(8)、和与径向流道相通的轴向流道(9),在外流道与轴向流道间有止回膜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止回膜片(17)在朝向外流道的一侧有间隔凸(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瓶盖(10)与螺杆(7)的连接呈角块形的凹凸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瓶盖(10)上有呈动物形态的把手(11),所说的封套(20)和瓶盖(10)外套装有透明的外盖(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酒瓶的防伪盖。旨在解决已有瓶盖防伪性较差的问题。本防伪瓶盖有固套在容器瓶上的封套20,有外流道12的瓶盖10,封套内有与瓶口内周相接的内套1、与内套呈滑槽配合的筒形的活塞3,活塞中有轴向贯通筒壁的内流道6,与活塞的内周呈螺旋配合、且与瓶盖相连的螺杆7,螺杆中有与活塞的内周面呈启闭配合的径向流道8及其相通的轴向流道9,在外流道与轴向流道间有止回膜片17。具有使用方便、不能回装而防伪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51/18GK2375581SQ9923194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万庆 申请人:李万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