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式容器盒和坯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551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起,并且可以单独使用或与一对开槽和带突片的侧壁构件组合使用。
[0027]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种可以少使用高达20%至25%的材料的容器盒,并且同时提供与传统文件盒相等的堆叠强度。
[0028]所述容器可以由各种常规容器材料制成,包括纸板、瓦楞纸和瓦楞塑料、瓦楞纸板,以及塑料片材和纸板片材。
【附图说明】
[0029]虽然总结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了本发明,相信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标识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30]图1是容器盒和盖子的示出盖子从容器盒的顶部开口移除的分解透视图,所述容器盒具有相对的复合侧壁。
[0031]图2是图1的示出盖子覆盖所述容器盒的透视图。
[0032]图3是图1的容器盒和盖子的侧视图。
[0033]图4是用于折叠成图1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34]图5是容器盒和盖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所述容器盒具有相对的复合侧壁。
[0035]图6是图5的容器盒和盖子以盖子覆盖所述容器盒的顶部开口的侧视图。
[0036]图7是图5的容器盒和盖子的示出所述盖子从容器盒的顶部开口移除的侧视图。
[0037]图8是图5的容器盒的容器壁部分地装配的透视图。
[0038]图9是用于折叠成图5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39]图10是容器盒和盖子的可选实施例的示出所述盖子从容器盒的顶部开口移除的侧视图。
[0040]图11是布置用于在单一模具中一起生产的在图9中不出的一对还件的俯视图。
[0041]图12示出了图5的容器盒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0042]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一体盖的容器盒实施例。
[0043]图14是用于折叠成图13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44]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锥形向外侧壁的容器盒实施例。
[0045]图16示出用于折叠成图15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46]图17示出在内侧壁中具有的第二狭槽以接受带突片侧壁构件的突片穿过其中插入的容器盒。
[0047]图18示出用于折叠成图17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48]图19示出具有用于保持在一起并在组装后固定第一与第二侧壁构件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另一容器盒。
[0049]图20示出用于折叠成图19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50]图21示出具有用于在组装后将第一与第二侧壁构件保持在一起并固定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另一容器盒。
[0051]图22示出用于折叠成图21的容器盒和盖子的坯件的俯视图。
[0052]图23示出一种图13所示的容器盒的可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53]术语“把手”或“人体工程学把手”在本文中被限定为可适应一个或多个人手手指的固定的或可移动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手柄或把手、观察孔或开口、把手或任何其他开口或压痕。
[0054]术语“高度”是在垂直于容器的底面板或容器不具有底面板时的底边缘设置在其上的表面的方向上确定的距离或尺寸。
[0055]术语“宽度”是在垂直于高度的横向方向上确定的距离或尺寸。
[0056]术语“前”、“后”、“右”和“左”是用于容器侧表面的取向的关系术语,其中,所述容器的任一侧表面被表示为“前”,而当面向所述前表面时,其余的侧表面被相应地表示为“后”、“右”和“左”。
[0057]关于开口、端口、或把手开口的术语“对准”指的是在一个面板构件中的第一开口与在另一相对的或相邻的面板构件中的第二开口有大量的重叠,并且可以包括:其中,基本上所有的第二开口被第一开口重叠,并且它们各自的周边基本上不重叠或重合;或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把手开口的尺寸和形状是基本相同的,其周边基本上重叠或重合。所述第一开口可以与第二开口是尺寸相同的或比第二开口大。
[0058]图1至图4示出了包括顶部开口的盒子6和可选的盖子7的容器5的第一实施例。盒子6包括四个矩形布置的壁,包括前壁16和后壁17,以及分别到布置在前壁与后壁之间并且附连到前壁和后壁两者的左壁18和右壁19。底部20具有接合到前壁16的底边缘的前边缘、接合到后壁17的底边缘的后边缘,接合到左壁18的底边缘的左边缘和接合到右壁19的底边缘的右边缘。四个壁16、17、18和19的上边缘限定进入盒子的顶部开口。
[0059]前壁16和后壁17形成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的第一对相对壁。左壁18和右壁19形成尺寸和形状通常相同的第二对相对壁。左壁18是由左侧壁23组成的,所述左侧壁23由沿其左侧边缘与底部20连成一体并铰接到底部20的连续平滑的矩形材料形成。右壁19是由右侧壁24组成的,所述右侧壁24由沿其右侧边缘与底部20连成一体并铰接到底部20的连续平滑的矩形材料形成。
[0060]第一对相对侧壁中的每一个,前壁16和后壁17,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可以包括一层、两层或多层板材料层。材料层可以是连续平滑的单片板材料,或者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的)片材的复合物形成。壁16具有内表面(未示出)和外表面260,而壁17具有内表面27i和外表面(未不出)。
[0061]前壁16和后壁17的每一个包括复合壁,其包括具有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侧壁构件和具有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二侧壁构件,所述第一侧壁构件示出为具有狭槽32的开槽侧壁构件31,所述第二侧壁构件示出为包括延伸突片36的带突片侧壁构件35。开槽侧壁构件31沿侧边缘23a或24b与左侧壁23或右侧壁24 —体地接合,并从其横向地延伸。带突片侧壁构件35也沿侧边缘23a或24b与左侧壁23或右侧壁24 —体地接合,并从其横向地延伸。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延伸突片36的一部分延伸穿过开槽侧壁构件31的狭槽32,从而与所述狭槽配合以形成第一或开槽侧壁构件到第二或带突片侧壁构件的固定。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以所述突片部分36延伸穿过狭槽32并延伸到包含突片36的边缘的开槽侧壁构件31的内表面,带突片侧壁构件35与开槽侧壁构件31的外表面重叠。
[0062]如图3所示,狭槽32延伸穿过开槽侧壁构件31的高度的一部分。所述狭槽32可定向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或在两者之间,并且可以是直的、成角度的、弯曲的或曲线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狭槽32是在侧壁31中从狭槽上端到狭槽下端大致垂直地形成的曲线。狭槽32示出为具有足够突片36从其穿过插入的宽度。狭槽的宽度范围可以从仅稍宽于突片的材料厚度到便利于突片在其中插入的大得多的宽度。狭槽32从离顶边缘30的距离“xl”连续延伸到离底部20的距离“x2”。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突片36水平地(横向地)延伸穿过狭槽32,并且还包括分别地在狭槽32的顶边缘之上和底部边缘之下朝向容器盒的顶端或底端垂直地延伸的部分或多个部分。突片36从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颈部37横向地延伸,并包括上叶38和下叶39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上叶38可以向上延伸到离顶边缘30 “yl”的距离。下叶39可以向下延伸到离底部20 “y2”的距离。
[0063]下叶39穿过狭槽32在狭槽32的下端之下延伸的距离(距离x2与y2之间的差)可以是零,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例如,通常为所述壁16、17的高度的O % -5 %的小距离),或者达到足够提供容易的组装同时抑制或防止突片36被从狭槽32横向拉离或枢转出的距离(通常为所述壁16、17的高度的15% -25%或更多)。类似地,上叶38延伸穿过狭槽32,并在狭槽32的上端之上延伸的距离(距离xl与yl之间的差)可以是零,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例如,通常为所述壁16、17的高度的0% -5%的小距离),或者达到足够提供容易的组装同时抑制或防止突片36被从狭槽32横向拉离或枢转出的距离(通常为所述壁16、17的高度的15% -25%或更多)。
[0064]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下叶39在狭槽32的下端之下延伸相当大的距离(距离x2与y2之间的差),典型地是所述壁16、17的高度的15% -25%,而上叶38穿过狭槽32在狭槽32的上端之上延伸的距离(距离xl与yl之间的差)是零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距离
[0065]在所述容器的其他实施例中,上叶与下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是基本相同的,或可以是不同的。
[0066]在图10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穿过狭槽32的下叶39在狭槽的下端之下延伸的距离是零或是微不足道的距离,而穿过狭槽32的上叶38在狭槽的上端之上延伸相当大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上叶和下叶可以具有垂直延伸部,其朝向顶边缘30和底部20超出狭槽边缘相当大的距离。如可从图8的示图中设想的,为了帮助突片36的上叶38插入穿过开槽侧壁构件131L中的狭槽32,上叶38的一部分89可以沿着从靠近所述叶38的延伸部从颈部37延伸的线折叠起来,所述线优选的是预制的划痕或压痕线88。一旦有折叠部分89的突片36已经插入穿过狭槽32,上叶38的折叠部分89可以在线88处被展开,回到其原来的形式,以抑制或防止突片36在容器的组装之后被从狭槽32横向拉开或枢转出。
[0067]容器的侧壁的宽度和高度被选择为确保所述开槽侧壁构件31与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重叠。通过开槽侧壁构件31和带突片侧壁构件35形成的复合壁的重叠量,其表示为开槽侧壁构件31和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组合宽度的百分比,一般是至少10%,包括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和至少35%,并且高达100%,包括高达90 %、高达80%、高达70%、高达60%、高达50%、高达40%、高达30%和高达20%,并且在其间以1%为单位。在所示出的复合壁布置在所述容器盒的较宽端(壁16)的实施例中,重叠百分比是约22%。当复合壁布置在容器盒的较窄端时,重叠百分比通常比布置在较宽端时更大。例如,在其中复合壁被布置在容器的较窄端(在图5中是壁118)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叠百分比是约40%。
[0068]图1和图3示出的是,第一开槽侧壁构件31与右侧壁24(右壁19)是一体的并且沿枢轴线Pa铰接到右侧壁24,并且右侧壁24与底部20是一体的并且沿其限定枢轴线P 3勺右侧边缘铰接到底部20,而第二带突片侧壁构件35与左侧壁23 (左壁18)是一体的并且沿枢轴线P。铰接到左侧壁23,并且左侧壁23与底部20是一体的并且沿其限定枢轴线P。的左侧边缘铰接到底部20。因此,在图3中所示的组装好的构造中,第一开槽侧壁构件31和第二带突片侧壁构件35在各自的枢转点PjP P D被固定并枢转远离彼此,如箭头P P 2所示。相应地,第二带突片侧壁构件35的上叶38枢转成与第一开槽侧壁构件31在狭槽32之上的材料接合,反之亦然,这阻止了第一与第二侧壁构件31、35的分离。
[0069]前壁16和后壁17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