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介质供给器件以及具有其的成像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29276阅读:来源:国知局
236可以在滑动构件238的协助下滑动。
[0132]压力施加部分234形成在压力构件主体236的端部以施加压力到链接构件124的受压部分126。
[0133]弹性钩239形成在压力构件主体236上以固定弹性构件140的一端。虽然在实施方式中,弹性钩239形成在压力构件主体236的与链接构件124相应的面上,但是弹性钩239的位置不限于此。
[0134]如从以上描述明显的是,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和具有该打印介质供给器件的成像装置可以实现改进的拾取性能以通过基于打印介质的数量改变拾取压力而防止一次供给多张打印介质到成像装置中或没有供给打印介质。
[0135]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包括: 拾取辊,配置为与打印介质接触; 拾取支架,配置为支撑所述拾取辊,所述拾取支架绕轴旋转以提起或降低所述拾取辊; 链接构件,连接到所述拾取支架从而绕所述轴旋转; 压力构件,与所述链接构件的受压部分接触以通过施加压力到所述链接构件而使所述链接构件旋转;以及 弹性构件,被所述压力构件弹性支撑以传递弹力到所述链接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打印介质被装载在其上的托盘, 其中所述拾取辊具有取决于装载在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数量而变化的垂直位置,以及 其中从所述轴的所述中心到所述受压部分的距离基于所述拾取辊的位置而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其中: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I,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2,以及 r2大于r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链接构件与所述拾取支架一起可枢轴地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拾取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配置为绕所述轴可枢轴地旋转; 支架旋转部分,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联接到所述轴;以及 支架支撑部分,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支撑所述拾取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压力构件包括: 可移动的压力构件主体; 弹性钩,形成在所述可移动的压力构件主体处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弹性钩;以及压力施加部分,形成在所述可移动的压力构件主体的一端以施加压力到所述链接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压力构件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可移动的压力构件主体的另一端以允许所述可移动的压力构件主体的枢轴旋转的压力构件旋转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压力构件旋转部分绕与所述轴间隔开的压力构件旋转轴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被固定到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处的所述弹性钩,以及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被固定到形成在限定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的外观的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壳体处的弹性固定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在所述拾取辊降低时,所述链接构件的所述受压部分移动以与所述轴间隔开。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进一步包括在其上装载打印介质的供给托盘,其中: 所述受压部分位于被限定在所述链接构件上的第一点与所述链接构件上的第二点之间的受压区段内, 当所述拾取辊与所述供给托盘间隔开时,所述链接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点与所述压力构件的压力施加部分接触, 当所述拾取辊与所述供给托盘紧密接触时,所述链接构件上的所述第二点与所述压力施加部分接触,以及 所述链接构件上的所述第二点比所述链接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点更远地与所述轴间隔开。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由所述受压部分与所述轴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产生的所述拾取支架绕所述轴的力矩保持不变量。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 送纸辊,配置为通过所述轴旋转以供给由所述拾取辊拾取的所述打印介质; 多个齿轮,用于传递所述轴的旋转到所述拾取辊;以及 单向离合器,分别布置在所述轴与所述送纸辊和所述拾取辊之间的接合处以及所述拾取辊和所述齿轮之间的接合处。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进一步包括在其上装载打印介质的供给托盘, 其中所述供给托盘是用于手动供给所述打印介质的手动供给托盘。15.—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打印介质供给器件,用于将打印介质供给到所述成像装置主体中, 其中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包括: 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壳体; 轴,通过驱动源旋转并且被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壳体可枢轴地可旋转地支撑; 拾取辊,与所述轴间隔开从而与所述打印介质接触; 拾取支架,配置为支撑所述拾取辊,所述拾取支架绕所述轴旋转以提起或降低所述拾取辊; 链接构件,配置为与所述拾取支架一起可枢轴地旋转; 压力构件,具有形成在其一端以施加压力到所述链接构件的压力施加部分;以及弹性构件,产生弹力,该弹力用于将被施加到所述打印介质的所述拾取辊的拾取压力,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压力构件, 其中位于所述链接构件上以对应于所述压力构件的所述压力施加部分的受压部分与所述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链接构件的位置变化。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进一步包括在其上装载打印介质的托盘,其中所述拾取辊具有取决于装载在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数量而可变化的垂直位置, 其中从所述轴的所述中心到所述受压部分的所述距离基于所述拾取辊的位置而变化。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I,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2,以及 r2大于rl。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拾取辊具有取决于装载在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数量而可变化的垂直位置,以及 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基于所述拾取辊的位置而变化。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力是Fl,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弹力是F2,以及 F2小于F1。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拾取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配置为绕所述轴可枢轴地旋转; 支架旋转部分,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联接到所述轴;以及 支架支撑部分,配置为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支撑所述拾取辊。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链接构件彼此垂直。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拾取支架和所述链接构件彼此一体地形成。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构件包括允许所述压力构件的所述压力施加部分枢轴旋转的压力构件旋转部分,所述压力构件旋转部分具有与所述轴间隔开的压力构件旋转轴。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受压部分在所述链接构件上的位置在所述拾取辊被提起或降低时是可变化的。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被固定到形成在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壳体处的弹性固定部分,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经由所述压力构件的所述压力施加部分的移动而是可变化的。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进一步包括用于手动供给打印介质的手动供给托盘,在该手动供给托盘中所述打印介质被装载且暴露于外部, 其中所述打印介质供给器件配置为供给装载在所述手动供给托盘上的所述打印介质。27.—种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包括: 拾取辊,与轴间隔开并且配置为与打印介质接触; 拾取支架,配置为支撑所述拾取辊,所述拾取支架与所述轴一起可枢轴地旋转以提起或降低所述拾取辊; 链接构件,设置在所述拾取支架处以调整被施加到所述拾取辊的压力; 弹性构件,用于向所述拾取辊提供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拾取力;以及 压力构件,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以施加压力到所述链接构件。28.一种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包括: 拾取支架,其一侧绕第一轴是可旋转的; 拾取辊,被所述拾取支架的另一侧支撑从而经由所述拾取支架的旋转而竖直地移动,所述拾取辊绕第二轴是可旋转的以与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拾取所述打印介质; 压力构件,用于施加压力到所述拾取支架,所述压力构件绕第三轴是可旋转的;以及弹性构件,用于弹性地偏置所述压力构件使得所述压力构件使所述拾取支架旋转以朝向所述打印介质推动所述拾取辊。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器件,其中取决于其旋转位置,所述压力构件施加压力到所述拾取支架的可变化的位置。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器件,进一步包括链接构件,该链接构件联接到所述拾取支架从而绕所述第一轴是可旋转的,所述链接构件将压力从所述压力构件传递到所述拾取支架。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器件,进一步包括打印介质被装载在其上的托盘, 其中所述拾取辊具有基于装载在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数量而可变化的垂直位置,以及 其中从所述第一轴到所述链接构件的受压部分的距离基于所述拾取辊的位置变化,所述压力通过所述压力构件被施加到所述链接构件的所述受压部分。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器件,其中: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I, 在所述拾取辊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是r2,其中r2大于rl。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打印介质供给器件以及具有该打印介质供给器件的成像装置。该打印介质供给器件可以包括拾取单元和调节单元。该拾取单元包括:轴;与轴间隔开以与打印介质接触的拾取辊;拾取支架,用于支撑拾取辊,该拾取支架绕轴旋转以提起或降低拾取辊;以及链接构件,连接到拾取支架从而绕轴旋转。该调节单元可以包括:压力构件,与链接构件的受压部分接触以通过施加压力到其上而使链接构件旋转;以及弹性构件,被压力构件弹性支撑以传递弹力到链接构件。该构造确保恒定的拾取压力,而与打印介质的数量变化无关。
【IPC分类】B65H3/06, B65H3/32
【公开号】CN105593146
【申请号】CN201480052844
【发明人】李在旭, 郑堤源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6日
【公告号】EP2996974A1, US9221633, US20150084268, WO2015046952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