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老年人智能自动取药提高服药准确性的方法_4

文档序号:9901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11调节取药板215处于取料位,控制装置11调控第一驱动机构91驱使刮板213进行转动,使得储药桶21内药物落至储药腔215a内;当刮板213转动至桶底214的出药口 214a处(堵块拆除的出药口 214a)并对出药口 214a进行遮挡时,控制装置11调控第二驱动机构92驱使取药板215转动至卸料位使得储料腔内的药物落至储药盒23内;第一传感器241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11进行分处理得出该次取药量,假设该次取药量判定为一粒,小于预定取药量。则控制装置11调控取药板215回复至取料位重复上述按量取药操作继续取药,取药板215再次取药后,第一传感器241再次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11进行分处理得出该次取药量,若该次取药量判定为一粒,则累计的取药量与所需取药量相一致,都为两粒,则替米沙坦的取药结束;若该次取药量判定为零粒,则累计的取药量还是小于所需取药量,因此控制装置11还需再次调控取药板215回复至取料位重复上述按量取药操作继续取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累计的取药量为两粒时,替米沙坦的取药结束。同样的控制装置11分别调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螺内酯、氢氯噻嗪的按量取药操作。按量取药操作取出的药物通过集料单元收集储放在第二药盒33内。
[0089]各药物的按量取药操作结束后,第二传感器242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出至控制装置11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第二药盒33内药物总量与预设的取药总量是否相一致,若不一致,则控制装置11调控第三电磁锁53处于开启状态,第二药盒33的盒底发生翻转使得第二药盒33内的药物下落至第三药盒40内,卸料结束后,复位机构33b驱使第二药盒33的盒底恢复水平布置的状态,控制装置11调控第三电磁锁53恢复锁紧状态,重复执行上述各药物的按量取药操作。同时通过通讯单元14向远程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错误提示信息,以便远程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检修和调校。
[0090]当计时单元13计时到达第二天的7:30的服药时间,控制装置11调控语音单元16重复播报(重复播报是指反复循环播报,在进行下一操作时停止):现在是早上7:30,您需要服用药物了,请打开第二药盒33进行取药服用。同时控制装置11调控第二电磁锁52处于开启状态,患者打开第二药盒33将药物取出服用,关闭第二药盒33。当光电传感器33a检测到第二药盒33取药后的关闭信号后,第二传感器242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出至控制装置11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第二药盒33内药物是否取尽,若还存留有药物,则控制装置11调控语音单元16发出提示信号用于提示患者打开第二药盒33并将第二药盒33内存留的药物取出服用;若没有存留药物,则执行下一服药时间的取药操作。
[0091]执行完一次按量取药操作后,则各药物的剩余量相应进行减少,控制装置11还对各药物的剩余量进行监测分析,当监测到药物剩余量小于其预设的阀值时,则控制装置11通过通讯单元14向远程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药物即将用完的信号。如当监测到药物剩余量只能够满足五天服用时,药物即将用完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1进行监测判断,如监测到替米沙坦剩余存留量小于或等于10粒时,则控制装置11通过通讯单元14向远程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第一药盒22内药物即将用完的信息:信息内容为:家住+地址+患者+姓名+替米沙坦即将用完,请在五天内补充(如:家住岳西县天堂镇叶畈村055号的患者孙福来的替米沙坦即将用完,请在五天内补充)。病患亲人收到信息后与药房销售人员或者乡村医院的医生进行联系,将药物的费用通过网银或者支付宝等支付手段支付给销售人员或者医院,销售人员或医院收到费用后,及时将药物送到病患者的家中,打开药箱进行补充,补充后按下确认补充的按钮。若当天没有补充,则控制装置11通过通讯单元14向远程人员的移动终端再次发送第一药盒22内药物即将用完的信息,信息内容为:家住岳西县天堂镇叶畈村055号的患者孙福来的替米沙坦即将用完,请在四天内补充,以此类推。
[0092]一般多种药物都是相互搭配的,一般都是按照三个月作为一个周期进行配药,这样所有都按照相同周期进行补给,减小药物补给的成本。
[0093]若温湿度传感器17检测的数据超过其预设的阀值,则控制装置11启动风机18和干燥装置19进行运行,使得温湿度传感器17检测的数据在其预设的范围内。
[0094]由于氢氯噻嗪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在服用两周后,水肿消退,可将计量减小,改为两天一片,这样乡村医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指令:
[0095]修改+氢氯噻嗪+药盒H5+7:30+48:00+1 片+20mg+50 片+2 片;
[0096]控制装置11对通讯单元14接收的修改指令进行读取,并将该药物新的服用方法替换原有的服用方法,并通过通讯单元14向乡村医生发送是否确认修改信号让其进行确认,以防止乡村医生输入错误,若回复确认,则进行替换,若不确认,则不进行替换。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控制装置11都会通过通讯单元14将各药物的服用信息发送给乡村医生、患者亲人,以便于药箱进行自检,防止出错以及及时进行更正。
[0097]箱体10可由多个可拆卸的部分码叠堆积而成,如图1所示,其上设置两层储药桶21,这样箱体10可由上箱体10部、中箱体10部、下箱体10部码叠扣合而成,上层储药桶21设置在中箱体10部内,第二、三药盒、语音单元16和下层储药桶21均设置在下箱体10部上,与上层储药桶21相对布置的第一药盒22设置在上箱体10部上,与下层储药桶21相对应布置的第一储药桶21设置在中箱体10部上。这样的设置便于箱体10的组装,以及各储药桶21的桶底214出药口的调节和选取。控制装置11、人机交互单元11A、储存单元15、通讯单元14均设置在上箱体10部上。
[0098]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药箱可以用于养老院,由于养老院护理的老人大多需要服用各种慢性病药物,因此可以将多为老年人的药物放在药箱的第一药盒内,通过药箱进行自动取药和播报各老人定时服药信号。输入信息时只需要与老年人的姓名绑定即可,如:
[0099]老龄人甲+替米沙坦+药盒H1+7:30+24:00+2片+40mg+200片+10片;
[0100]则到达早上7:30时,控制单元调控语音单元重复播报:现在是早上7:30,请打开第二药盒33将药物取出给老龄人甲服用。
[0101]从而避免一位护工护理多位老龄人服药容易出错的问题。
[010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实现老年人智能自动取药提高服药准确性的方法,包括在药箱上执行如下操作: S1:将待服用的各药物分别放置在药箱上的各第一药盒内,关闭第一药盒、第一电磁锁进行锁紧,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输入各第一药盒内放置的药物的服用时间、服用量以及各药物的总量和药品信息; S2:控制装置依据下一服药时间的各药物服用量调控各储药机构和取料机构对各药物进行按量取药操作,按量取药操作取出的药物通过集料单元收集储放在第二药盒内; 按量取药操作包括:调节取药板处于取料位,控制装置调控第一驱动机构驱使刮板进行转动,使得储药桶内药物落至储药腔内;当刮板转动至桶底的出药口处并对出药口进行遮挡时,控制装置调控第二驱动机构驱使取药板转动至卸料位使得储料腔内的药物落至储药盒内;第一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进行分处理得出该次取药量,控制装置判断该次取药量与所需取药量是否相一致; 若不一致,控制装置调控取药板回复至取料位重复上述按量取药操作继续取药,直至累计的取药量与所需取药量相一致; 若一致,则该药物的取药结束,控制装置调控顶升组件驱使第五板体向上翻转使得储药盒内的药物滑落至支管内被收集并调控取药板回复至取料位; S3:当计时单元计时到达服药时间,控制装置调控语音单元播报需要服用药物的的提示信号和提示患者打开第二药盒进行取药,控制装置调控第二电磁锁处于开启状态,患者打开第二药盒将药物取出服用,关闭第二药盒后,执行操作S2; S4:若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超过其预设的阀值,则控制装置启动风机和干燥装置进行运行,使得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在其预设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老年人智能自动取药提高服药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第二药盒取药后的关闭信号后,第二传感器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出至控制装置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第二药盒内药物是否取尽,若还存留有药物,则控制装置调控语音单元发出提示信号用于提示患者打开第二药盒并将第二药盒内存留的药物取出服用;若没有存留药物,则执行操作S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老年人智能自动取药提高服药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各药物的按量取药操作结束后,第二传感器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出至控制装置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第二药盒内药物总量与预设的取药总量是否相一致,若不一致,则控制装置调控第三电磁锁处于开启状态,第二药盒的盒底发生翻转使得第二药盒内的药物下落至第三药盒内,卸料结束后,复位机构驱使第二药盒的盒底恢复水平布置的状态,控制装置调控第三电磁锁恢复锁紧状态,重复执行操作S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老年人智能自动取药提高服药准确性的方法,若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超过其预设的阀值,则控制装置启动风机和干燥装置进行运行,使得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在其预设的范围内。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保证药箱内药物处于最佳的保存环境,保证药效。
【IPC分类】A61J7/04, B65D55/14, B65D81/26, B65D81/18, B65D83/04
【公开号】CN105668021
【申请号】CN201610146463
【发明人】王丽
【申请人】王丽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