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向阻尼的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16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实施方式】
[003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正反向阻尼的安全电梯,包括电梯厢体和缓冲总成,所述缓冲总成包括缓冲组件和磁流变阻尼组件;
[0035]所述缓冲组件固定设置于电梯井底部用于防止电梯厢体刚性触底;
[0036]所述磁流变阻尼组件包括磁流变阻尼体和控制系统;
[0037]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0038]电磁线圈19,用于为磁流变阻尼体提供电磁场;
[0039]电源单元16,用于为电磁线圈提供电源;
[0040]下落参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梯厢体的下落参数;
[0041]中央处理单元17,用于接收下落参数检测单元的数据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向电源单元发出提供电源命令;
[0042]磁流变阻尼体包括缸体9、阻尼活塞10和与阻尼活塞10固定连接的活塞杆12,所述缸体9内为磁流变液,所述电磁线圈19位于缸体9周围,阻尼活塞10上开有阻尼孔,所述活塞杆在缓冲组件被电梯厢体压缩过程中与缓冲组件正向接合,由阻尼活塞对缓冲组件形成正向阻尼,且在形成正向阻尼的同时或前,活塞杆10与缓冲组件反向接合使得缓冲组件被电梯厢体I压缩后至回弹行程之间,由阻尼活塞10对缓冲组件形成还原阻尼;
[0043]该过程中,如图所示,阻尼活塞10上具有阻尼孔(根据需要设定大小和数量),缸体内充满磁流变液,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磁流变液仅通过阻尼孔通过,粘度决定阻尼力而形成阻尼;如图所示,缸体9埋在基础8之中,电磁线圈18位于基础内并与基础8通过隔离板隔离,缸体9上部通过缸盖11密封,缸盖11通过埋在基础8上的地脚螺栓7密封连接于缸体9,缸盖11上一体形成用于对活塞杆导向的轴套12 ;采用缓冲组件与磁流变阻尼组件相结合的结构,在电梯厢体触底缓冲过程中磁流变阻尼组件正向接合起到递进式正向缓冲阻尼的作用,该结构可增大缓冲组件的缓冲行程和减小弹簧弹性系数,可以更缓和的实现全程缓冲;该结构适于所有厢式电梯使用,在电梯事故触底时,能够保证平缓的、逐渐递进的压缩缓冲。
[0044]对于磁流变液,电梯箱体I在下落过程中根据不同高度以及载重会具有不同的速度以及惯性,因而对于缓冲装置来说,需要提供不同的缓冲力和正向阻尼力;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下落参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重力、速度以及对缓冲装置产生的压力参数,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5调整电磁线圈18的通电强度,以调整磁场强度,从而达到调整磁流变液机械、物理性质的目的,以改变正向阻尼力;当重力、速度以及对缓冲装置产生的压力参数偏大时,为了防止快速下降并避免刚性触底,则增大通电强度,磁流变液整体变稠,阻尼力增加;反之亦然;中央处理单元根据多大的重力、速度以及对缓冲装置产生的压力参数所采用多大通电强度则属于现有的通过实验即可确定的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0045]同时,形成正向阻尼前或同时,活塞杆10与缓冲组件反向接合使得缓冲组件被电梯厢体I压缩后至回弹行程之间,由阻尼活塞10对缓冲组件形成还原阻尼(反向阻尼);还原阻尼指的是在被压缩后的还原变形时形成阻尼;活塞杆12与缓冲组件接合的方式可采用机械式自动锁扣、电磁接合等等方式,当然,电磁接合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自动控制,在此不再赘述;
[0046]正向接合指的是下落过程中向下接合,形成向上的阻尼力,防止快速下落;反之,则为反向接合,形成向下的阻尼力;缸体和阻尼活塞及活塞杆组成的结构具有双向阻尼效果,且实现双向阻尼则是使活塞位于缸体中部,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47]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基础上的缓冲弹簧3和支撑于缓冲弹簧顶部的缓冲板15,所述缓冲板15正对电梯厢体底部;;所述活塞杆12在缓冲弹簧3通过缓冲板15被电梯厢体I压缩过程中与缓冲板15正向接合,由阻尼活塞10对缓冲板形成阻尼;基础8指的是为缓冲组件的安装施工的基础;如图所示,在基础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缓冲弹簧3的弹簧座6,可用于调节弹簧3的最大压缩行程和极限压缩位置;缓冲弹簧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一般为三个以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缓冲板15与缓冲弹簧3顶部可采用导向柱安装配合并进行焊接,避免缓冲或反弹时发生脱离。
[004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4通过一基座22 —体成形设置于缓冲板15,所述基座22具有位于导向套4内与活塞杆12顶端接触接合的接触端面;;如图所示,结构上基座22位于导向套4内,采用基座结构可根据需要设定基座高度,从而调整接合行程(接触端面与活塞杆在常态下的设定间距),并增大接合后的承力能力。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15上表面、活塞杆12上端面以及基座22下表面均设置缓冲层;该缓冲层能够防止直接的刚性接触,从而保证安全性和柔顺性。
[0050]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弹簧3为变节距弹簧;在电梯厢体I触底缓冲过程中阻尼力逐渐增大,且增大过程与普通弹簧相比迅速而平缓,实现下行缓冲的平顺性和具有足够的阻尼力,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增加缓冲行程和渐变的弹性系数,可形成自动调整弹簧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高速电梯使用,具有随时动态应用的效果,结合与缓冲弹簧相对递进的阻尼结构,使得电梯厢体I触底前以及接触缓冲组件的瞬间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
[0051]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弹簧3的节距由下向上逐渐变大;可在电梯厢体I接触的瞬间即能立刻柔顺缓冲,并逐渐增加弹性系数。
[0052]本实施例中,与活塞杆12相对在所述缓冲板15上设有导向套4和用于与活塞杆12接合的还原阻尼力接合件14,所述导向套4以可轴向导向的方式外套于活塞杆12,所述还原阻尼力接合件在缓冲弹簧3被电梯厢体I压缩至回弹行程之间与活塞杆12反向接合,所述活塞10常态接近缸体9底部;该结构可保证缓冲板15在缓冲弹簧3在被压缩后稳定下行,并保证还原阻尼力接合件14与活塞杆12对正接合。
[0053]本实施例中,还原阻尼力接合件14为以可沿活塞杆12径向摆动的方式铰接于缓冲板15上的接合杆,接合杆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接合凸台13,所述活塞杆12上开有用于在接合杆下行后与接合凸台13形成搭扣的接合凹槽5 ;所述导向套4上设有至少可用于径向通过接合凸台13的通槽2 ;缓冲板在电梯轿厢下落的作用下克服缓冲弹簧3的弹力压缩弹簧,在电梯轿厢I下落到设定位置时接合凸台13嵌入接合凹槽5形成反向,此时,同时形成正向接合或者还未形成正向接合;活塞杆12与接合凸台13接触的位置具有倾斜,以产生径向向外的分力,使接合杆向外后在接合凸台处恢复原位并使接合凸台嵌入接合凹槽;该设定距离一般接近于缓冲弹簧的极限压缩位置,以充分发挥弹簧的缓冲,延长压缩行程。
[0054]本实施例中,接合杆通过重力垂直向下,接合凸台13向内延伸入导向套并延伸距离使接合凸台13内端部能够伸入接合凹槽5 ;所述导向套4上用于通过接合凸台的通槽在导向套4的切向对接合凸台形成限位,导向套4的切向指的是沿圆周方向的切线方向;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并保证接合凸台13与接合凹槽5之间的接合与分离,避免发生偏差,特别是在接合后的还原阻尼过程,防止脱开从而避免失去阻尼力。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凸台13下端面为由外向内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活塞杆12顶端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和斜面相结合的结构能够保证在接触的瞬间产生径向向外的分力,避免发生干扰,从而使得接合过程顺畅。
[0056]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凹槽5为环绕活塞杆的环形槽;加工简单且容易接合,避免因为活塞杆12的转动导致的接合位置不对应。
[0057]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凹槽5的下边沿低于缓冲弹簧3极限压缩时接合凸台13的轴向位置,避免接合凸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