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8074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部分导料槽为敞开始,这种导料槽运输的安全性可以保证,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出现物料的大量抛洒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在港口和露天运输场合,不得不建设护罩等辅助设施,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目前也有封闭式输送机物料是封闭的导料槽内进行传送和运输,外部没有保护装置,这样在长时间由于在封闭的环境中出现粉尘和气压回流,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它不但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污染,而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它包括槽体,在槽体的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与槽体组合后形成封闭的腔室,在槽体的底部设有横梁,在顶板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逐渐向下靠拢,在腔室的底部设有中间托辊、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中间托辊位于中间位置,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分别位于中间托辊的左侧和右侧,在中间托辊、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上放置有皮带,在左侧托辊上和右侧托辊上分别设有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由横梁中段设有的下侧板支撑架进行支撑,在槽体的左侧顶部和右侧顶部分别设有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分别由横梁两端设有的上侧板支撑架进行支撑,在槽体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向下连接有可拆卸的左中侧板和可拆卸的右中侧板,左中侧板与左侧托辊之间连接有左夹持器,右中侧板与右侧托辊之间连接有右夹持器,在顶板上设有落煤管,落煤管与腔室相连通,在落煤管的侧面设有气流回流管,气流回流管的一端落煤管相连通,气流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腔室内相连通。
[0005]所述的左侧托辊侧面设有的左边缘条与左下侧板相对,在左边缘条与左下侧板之间设有左UPE滑板,右侧托辊侧面设有的右边缘条与右下侧板相对,在右边缘条与右下侧板之间设有右UPE滑板。所述的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与槽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分别设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将左导流板支撑,右支撑柱将右导流板支撑。所述的气流回流管呈L形管路,气流回流管的斜向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的顶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卸压装置和后卸压装置。所述的前卸压装置和后卸压装置设置为卸压阀。所述的左侧托辊的外侧和右侧托辊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左防跑偏装置和右防跑偏装置。所述的顶板上设有物料对中装置。所述的槽体的外部设有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喷头位于槽体内。所述的雾化装置设置为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所述的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干雾机和若干双流干雾喷头,空压机的输出端与储气罐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气罐的输出端与干雾机的进气口相连通,干雾机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与供水装置相连通,在干雾机的若干输出口上分别与若干双流干雾喷头相连通,双流干雾喷头位于槽体内。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槽体的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与槽体组合后形成封闭的腔室,在槽体的底部设有横梁,在顶板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逐渐向下靠拢,在腔室的底部设有中间托辊、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中间托辊位于中间位置,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分别位于中间托辊的左侧和右侧,在中间托辊、左侧托辊和右侧托辊上放置有皮带,在左侧托辊上和右侧托辊上分别设有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由横梁中段设有的下侧板支撑架进行支撑,在槽体的左侧顶部和右侧顶部分别设有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分别由横梁两端设有的上侧板支撑架进行支撑,在槽体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向下连接有可拆卸的左中侧板和可拆卸的右中侧板,左中侧板与左侧托辊之间连接有左夹持器,右中侧板与右侧托辊之间连接有右夹持器,在顶板上设有落煤管,落煤管与腔室相连通,在落煤管的侧面设有气流回流管,气流回流管的一端落煤管相连通,气流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腔室内相连通,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物料通过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有效地使物料快速有效地导入腔室内,防止散落,有效地防止物料损失和环境污染,在顶板上设有落煤管,落煤管与腔室相连通,在落煤管的侧面设有气流回流管,气流回流管的一端落煤管相连通,气流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腔室内相连通,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在封闭的环境中出现粉尘和气压回流而出现安全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左侧托辊侧面设有的左边缘条与左下侧板相对,在左边缘条与左下侧板之间设有左UPE滑板,右侧托辊侧面设有的右边缘条与右下侧板相对,在右边缘条与右下侧板之间设有右UPE滑板,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托辊。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上设有物料对中装置,这样可以提高物料放置位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设置为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所述的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干雾机和若干双流干雾喷头,空压机的输出端与储气罐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气罐的输出端与干雾机的进气口相连通,干雾机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与供水装置相连通,在干雾机的若干输出口上分别与若干双流干雾喷头相连通,双流干雾喷头位于槽体内,这样能产生直径在ι-?ο微米的水雾颗粒,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直径在10微米以下可吸入粉尘颗粒进行有效地吸附,抑尘效率高,针对1lOym以下可吸入性粉尘治理效果高达96%,避免矽肺病危害。使粉尘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从而达到抑尘作用。耗水量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0.02%-0.05%,物料(煤)无热值损失,无二次污染。本发明顶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卸压装置和后卸压装置。所述的前卸压装置和后卸压装置设置为卸压阀,这样增加粉尘颗粒的相互碰撞机率,使得粉尘颗粒在可容留箱体中将动能转化为势能,回落到皮带上。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横向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图1、图2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输送机的导流槽,它包括槽体1,在槽体I的上部设有顶板2,所述的顶板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卸压装置29和后卸压装置30,前卸压装置29和后卸压装置30设置为卸压阀,顶板2与槽体I组合后形成封闭的腔室3,在槽体I的底部设有横梁5,在顶板2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逐渐向下靠拢,所述的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与槽体I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分别设有左支撑柱27和右支撑柱28,左支撑柱27将左导流板6支撑,右支撑柱28将右导流板7支撑,在腔室3的底部设有中间托辊8、左侧托辊9和右侧托辊10,中间托辊8位于中间位置,左侧托辊9和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