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22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瓶表面处理机械,尤其是一种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
背景技术
塑料瓶作为一种优良的包装物,存在很多的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很大一部分的塑料瓶为非极性分子结构或弱极性分子结构,如PE、PP塑料瓶,它们的表面存在附着力差的特性,难于在其表面进行印刷或粘接。目前,为改善塑料瓶的表面性能,传统的办法为火焰法;然而,火焰法存在下述缺点(1)在火焰的高温下塑料瓶易着火燃烧,存在安全隐患;(2)在火焰的高温下塑料瓶可能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气体;(3)为防止塑料瓶在高温下变形,较难处理考虑火焰强度与塑料瓶运动速度的同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一种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包括电晕室、输送带,其中所述的输送带设置在电晕室底部,在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塑料瓶固定头;在电晕室内设有活动支架,在活动支架下部设有1个以上的电浆头;电浆头位于输送带侧并与固定头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改进方案是输送带的速度可调节;下部设有可调速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活动支架由固定在电晕室内的横梁、套接在横梁上的竖梁、套接在竖梁下部的短横梁和套接在短横梁中部的短纵梁组成,各套接梁之间通过螺杆固定;电浆头通过螺杆固定在短纵梁上,电浆头的位置可通过螺杆任意调节。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晕处理技术对塑料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因电晕为低温高能,使塑料瓶在表面改性处理时不易燃烧、变形、产生的有害气体少,故克服上述火焰法处理的所有缺点,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电晕室1、输送带2、固定头3、活动支架4、横梁41、竖梁42、短横梁43、短纵梁44、螺杆45、电浆头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大任何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包括电晕室1、输送带2,输送带2设置在电晕室1底部,输送带2设有调速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节输送带2速度;在输送带2上间隔设置有塑料瓶固定头3,在固定头3下部设有可调速转动机构,可根据塑料瓶的大小调节固定头3的转速;在电晕室1内设有活动支架4,活动支架4由固定在电晕室1内的横梁41、套接在横梁41上的两条竖梁42、套接在竖梁42下部的短横梁43和套接在短横梁43中部的短纵梁44组成,各套接梁之间通过螺杆45固定;在活动支架4下部的短纵梁44上设有电浆头5;两个电浆头5均位于输送带2侧并与固定头2相对应;电浆头5的位置可通过螺杆45任意调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增加电浆头5的数量,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浆头5的位置、输送带2的转速和固定头3的自转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包括电晕室(1)、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2)设置在电晕室(1)底部,在输送带(2)上间隔设置有塑料瓶固定头(3);在电晕室(1)内设有活动支架(4),在活动支架(4)下部设有1个以上的电浆头(5);电浆头(5)位于输送带(2)侧并与固定头(2)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的速度可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头(3)下部设有可调速转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活动支架(4)由固定在电晕室(1)内的横梁(41)、套接在横梁(41)上的竖梁(42)、套接在竖梁(42)下部的短横梁(43)和套接在短横梁(43)中部的短纵梁(44)组成,各套接梁之间通过螺杆(45)固定;电浆头(4)通过螺杆(45)固定在短纵梁(4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瓶表面电晕改性处理机,包括电晕室、输送带,其中所述的输送带设置在电晕室底部,在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塑料瓶固定头;在电晕室内设有活动支架,在活动支架下部设有1个以上的电浆头;电浆头位于输送带侧并与固定头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可用于塑料瓶的表面改性处理,改善塑料瓶表面的附着性能和粘结性能。
文档编号B29C59/10GK2675387SQ200320118670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梁茂忠 申请人:志圣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