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509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蜂窝式蓄热体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体形状,其内部布有贯通两相对面的平行通道。目前采取浇注法制造蜂窝式蓄热体的浇注模是钢模,钢模由底板和四侧板组成且底板和四侧板之间为可拆性连接,在四侧板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均布有模芯孔,相对模芯孔之间插置材质为金属的管状模芯。采用上述钢模浇注蜂窝式蓄热体的工序中,将原料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后,再经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将浇注料逐渐加入至钢模中,浇注体脱模芯后需要在钢模中养护,钢模卸去后成半成品,经烘烤即成蜂窝式蓄热体成品。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浇注体需要在钢模中养护,占用钢模时间长,钢模周转率较低,提高了制造成本,加上模芯分布较密,脱模芯麻烦,不但化费的时间长而且还容易损坏刚浇注好的浇注体,在制造上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制造蜂窝式蓄热体方便且可降低制造蜂窝式蓄热体成本的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
本实用新型具有由底板和四侧板可拆性连接而成的钢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模内设有相匹配的且由底板和四侧板固定连接而成的可燃内模,可燃内模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
上述可燃内模的相邻侧板之间及侧板与底板之间粘接。
上述可燃内模和可燃模芯的材料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木材。
本实用新型采取“模中模”即复合模,作为外模的钢模中设置可燃内模,在浇注完毕后即可卸去钢模,钢模可以马上进入下一模的浇注,钢模占有时间短,周转快,减少投资,便于扩大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制造蜂窝式蓄热体,由于不需要人工脱模芯,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降低因脱模芯不慎而造成的不合格率,工艺得到简化,不但制造方便而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简化,不但制造方便而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图1为浇注模结构示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具有钢模1,钢模1由底板1-1和四侧板1-2可拆性连接而成。所述可拆性连接采取四侧板1-2由榫头连接在底板1-1上,在其中两对侧边之间连接有螺栓4,由螺帽5紧固。钢模1内设有相匹配的可燃内模2,可燃内模2也由底板2-1和四侧板2-2组成,四侧板2-2与底板2-1之间及相邻侧板之间均粘接而成。制成可燃内模2和可燃模芯2-3的材料可以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木材。可燃内模2的底板2-1和四侧板2-2可是以统一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可燃内模2和可燃模芯2-3的材料均由塑料制成。可燃内模2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2-2-1,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2-3。
实施例2实施例2的可燃内模2的四侧板中的两设有模芯孔2-2-1的侧板由橡胶制成,另两侧板由塑料制成,底板1-1由木材制成,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上述复合浇注模的浇注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中干混炼;将混合好的原料按所需用量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将浇注料逐渐加入到置于振动台上的复合浇注模的内模中,采取边振动边加料的方式,浇注料中气体在振动过程逸出,使浇注体密实;浇注完毕即可把复合浇注模的钢模卸去,浇注体在内模中养护7天成为半成品;半成品连同内模放入烘烤炉中烘烤,烘烤炉温度从常温逐渐加温至1400~1500℃,保温3小时。在加温过程中,随炉冷却后成为蜂窝式蓄热体;可燃内模和可燃模芯燃化。
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具有由底板(1-1)和四侧板(1-2)可拆性连接而成的钢模(1),其特征在于钢模(1)内设有相匹配的且由底板(2-1)和四侧板(2-2)固定连接而成的可燃内模(2),可燃内模(2)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2-2-1),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其特征在于可燃内模的相邻侧板之间及侧板与底板之间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其特征在于可燃内模(2)和可燃模芯(3)的材料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木材。
专利摘要一种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具有由底板和四侧板可拆性连接而成的钢模,钢模内设有相匹配的且由底板和四侧板固定连接而成的可燃内模,可燃内模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本实用新型采取“模中模”即复合模,作为外模的钢模中设置可燃内模,在浇注完毕后即可卸去钢模,钢模可以马上进入下一模的浇注,钢模占有时间短,内模和模芯可烧化,节约人工,提高半成品的合格率,既方便制造又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39/26GK2707470SQ20042002752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日
发明者朱金良, 章焕明, 陈文龙, 高义 申请人:朱金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