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光学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969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光学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光学扫描单元,该图 像形成设备例如可由静电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才几作为代表,更具体 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光学扫描单元,该光学扫描单元能够控制 用于根据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输出的曝光的强度的波动。
背景技术
在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媒介以获得图像输出的图像形成
i殳备中,广泛-使用光4册系统(raster system ),该光4册系统用于沿垂 直于转印媒介传输方向的方向提供曝光光并将一条曝光光与转印 媒介的传输节距(pitch)相对齐以形成图像,其中所述曝光光用于 以图像数据为基础而形成图像输出。
当通过偏转激光束来提供曝光光时,使用根据偏转角度被赋予 不同会聚特性的透镜,该偏转角度通过受到沿垂直于转印媒介传输 方向的方向上的 一距离而被控制,所述距离即为转印媒介的宽度 (其与该宽度的转印媒介的随机位置有关)。
因此,将这些透镇:i殳定为沿垂直于转印々某介传输方向的方向比 寿交长的特殊形状,例如,第2003-71850号日本专利申请7>开出版物 (KOKAI)中图1A和1B所示的形一犬以及图28中的项目(item) 605a和605c。
5
为了形成用于模制所述特殊形状的透镜的模具(用于模制的模
具),如出版物图6中所示,首先,利用工具30 (模具处理机器) 来切削模具件。在这种情况下,公知的是,形成沿x方向的加工痕 迹,如出版物图15B所示。
考虑到这种背景,该出版物中描述了 一种磨削模具件的方法, 该方法Y吏得磨削工具40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的相应的方向倾斜 一预定角度(参照出版物的图15A)。
但是,可以证实的是,在要求分辨率等于或大于例如1200 dpi (每英寸的点数)的图像输出的输出过程中,由于曝光光强度的波 动而产生了转印到转印媒介上的显影剂的"浓度不均匀(图像浓度 不均匀)",其中所述的波动是由于留在才莫具件上的加工痕迹而造成 的。
即使在易于磨削模具件的曝光系统(光学扫描单元)中,加工 痕迹对图像的影响(图像浓度不均匀)也处在能够被使用者视觉识 别出的水平(level)。例如,在内置于曝光系统(该曝光系统4吏用 形成在非旋转对称的非王求表面中的透4竟)中的透4竟中,在磨削处理 之后留下的加工痕迹的程度对于确定图像输出的图像质量是重要 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纟是供一种曝光单元以及包含该曝光单元的 图像形成设备,所述曝光单元能够控制由于加工痕迹而在图像上造 成的影响,所述加工痕迹是在制造用于模制透镜的模制模具的过程 中留下来的,即使所述制造是通过对模制模具的切削和磨削而进行 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单元,包括
偏转单元,其沿一个方向连续偏转^皮供应的光;以及
图像形成透镜,其将由偏转单元偏转的光连续聚光到所计划的 图像表面上,同时将该光会聚在预定截面的光束直径中,其中,
模具件的加工痕迹在模制图像形成透镜的透镜表面过程中所 延伸的方向^皮限定为与光偏转的方向和垂直于光偏转方向的方向 两者都不平4于也不垂直。
在以下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的优点。从该描述中本发明的 一部 分优点将变得^f艮显然,并且通过对于本发明的实践可以了解本发明 的优点。通过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段以及组合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 明的这些伊G点。


结合于此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 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一4殳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于实施例的具 体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 包4舌光学扫描单元(曝光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该光学扫描 单元;
图2和3是示出了曝光单元(光学扫描单元)的实例的示意图, 该曝光单元适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图2示出了一种状态, 在该状态中,由偏转单元偏转的图<象光在图<象光的光3各长度最短的 位置处^L中断(cut);而图3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图4象 光由偏4争单元偏專争);图4是示出了图像形成光学系统的透镜的形状特性的示意图, 该图#^形成光学系统用于参照图2和3净皮解释的曝光单元中;
图5是示出了用于解释加工方法的实例的示意图,该加工方法 用于模制图4所示的透镜的模具件;
图6是示意性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在模具件上留下 的加工痕迹的示意图7是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在模具件上留下的加工 痕迹的方向(即,转印到图4所示的透镜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 的方向)的组合的另一实施例的实例的示意图8是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在才莫具件上留下的加工 痕迹的方向(即,转印到图4所示的透镜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 的方向)的纟且合的又一实施例的实例的示意图9A和9B是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在图^f象表面上(在感光鼓 上)的图像光的光束直径以及散焦量的照片,在所述情况中,由图 4所示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图5 )(与模具件的透镜表面相对 应的部分的加工痕迹)延伸的方向和任意轴线所形成的角度具有以 下关系,m # 6>3 ;
图IO是用于解释图9A和9B中的散焦量(距图像表面的距离) 的示意图IIA和IIB是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在图像表面上的图像光的 光束直径以及散焦量的照片,在所述情况中,在图7所示的透镜表 面上的加工痕迹(与才莫具件透4竟表面相对应的部分的加工痕迹)所
延伸的方向与至少一个透镜表面上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两
者都不平4亍也不垂直;以及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在图〗象表面上(在感 光鼓上)的图像光的光束直径以及散焦量的照片,在所述情况中, 图像形成光学系统(曝光单元)的两个透镜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 迹的方向平行于所有透4竟表面(对比实例)的副扫描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光学扫 描单元(曝光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该光学扫描单元。在对 于实施例的解释中,将利用复印i殳备作为实例来解释本发明的实 例。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也适用于诸如打印机设备、传真机设 备、或工作站设备的任意设备。
图像形成设备(即,彩色复印设备)1包括扫描单元2,其 获取由复印目标保持的作为光和光阴影的图像信息,并产生图像信 号;以及图像形成单元3,其转印由显影剂显现的墨粉图像,即, 将墨粉转印到转印媒介上,所述转印媒介即为用于被称为硬拷贝的 输出(输出纸)或打印输出的片状纸P,并且该图像形成单元根据 由扫描单元2生成的图像信号来输出所述的输出。
每次形成墨粉图像时,从纸张保持单元4将纸张提供给图像形 成单元3,所述纸张保持单元保持任意数量的具有预定尺寸的片状 纸P,并且在图像形成单元3中形成墨粉图像时,根据时钟一张接 一张地提供纸张P。
将纸张P从纸张保持单元4朝向图像形成单元3引导的传输路 径5设置在纸张保持单元4与图像形成单元3之间。传输^各径5引 导纸张P经过转印位置5A到达定影单元6,其中,在所述转印位 置处对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3中的墨粉图4象进行转印(下文中进行 解释),并且所述定影单元将转印到纸张P上的墨粉图像定影在纸 张P上(下文中将进行解释)。传输路径5还用作纸张通道,所述 纸张通道将具有由定影单元6定影的墨粉图像的纸张P引导至图像 输出保持单元la,该图像输出保持单元还用作图像形成单元3上方 的盖子的一部分,并且被限定在图像形成单元3与扫描单元2之间 的空间中。
图^^形成单元3具有中间转印带11,该中间转印带例如通过以 环形带的形状形成预定厚度的绝缘膜来获得。通过以薄片的形状形 成金属并利用树脂等保护该金属的表面而获得的带也可用作中间 转印带11。
通过驱动辊12、第一张紧辊13、和第二张紧辊14,赋予中间 转印带11预定的张力。当驱动辊12转动时,平行于驱动辊12轴 线的任意位置沿箭头A方向移动。换句话i兌,中间转印带11的带 表面沿一个方向以某一速度循环,该速度为驱动辊12的外周界表 面移动的速度。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图4象形成单元21、 22、 23、和24 以预定间隔布置在这样的区革殳中,在所述区,殳处,在通过任意辊施 加给中间转印带ll预定张力的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1的带表面基 本上平坦地移动。在图1所示实例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带表面 在驱动辊12与第一张力辊13之间基本平坦地移动的区段中,第一 图像形成单元21位于驱动辊12的侧部上,而第四图1象形成单元24 位于第一张紧辊13的侧部上。
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中的每个至少包括显影单元 和感光li 21-1、 22-1、 23-1、 24-1,在所述显影单元中,4诸存有C (cyan,青色)、M ( magenta,品红色)、Y (黄色)、和BK (黑色) 中的任意颜色的墨粉,并且所述感光鼓保持应由相应的显影单元显 影的静电图像。静电图像(潜像)通过来自曝光单元31的图像光 形成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感光鼓的表面(外周界表面)上,所述 静电图〗象对应于应该由i殳置于图^f象形成单元中的显影单元显影的 彩色图像。通过与墨粉相对应的显影单元来选择性地供应墨粉。结 果是,显影图像(即,预先限定好的彩色墨粉图像)形成在各个感 光鼓上。
在中间转印带ii介于各个感光鼓与相应的第一至第四图像形 成单元21至24之间的状态下,在与中间4争印带11的后表面侧上 的各个感光鼓相对的位置中设置有转印辊41至44,这些转印辊用 于将由各个感光鼓保持的墨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
在各个图^f象形成单元21至24中,,争电图j象以预定定时形成在 中间转印带ll上,并且通过显影单元显影,^使得随后一皮(应该^皮) 转印的墨;盼图<象以一个在另 一个顶部的方式叠印在中间转印带11上。
通过在中间转印带11上以一个在另一个顶部的方式叠印墨粉 图像而获得的(全彩)墨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该纸张通过转 印辊51被引导到转印位置5A,在传输路径5的转印位置5A处, 所述转印辊51以预定压力与中间转印带11相"l妾触。
在/人纸张^f呆持单元4到转印位置5A的传输^各径5中的预定位 置处设置有对位辊61,该对位辊暂时停止从纸张保持单元4朝向转 印位置5A而引导的纸张P。在对位辊61中,至少一个辊沿预定方
向转动,并且另一个辊通过未示出的4氐压4妾触^L构以预定压力净皮4氐 压于一个寿昆。
在传输3各径5上乂人纸张保持单元4朝向转印位置5A引导的纸 张P被对位辊61暂时停止。因此,校正了 (纸张P本身相对于传 输方向)的倾斜,这种倾斜在纸张P从纸张保持单元4在传输路径 5上传输时可能会发生。
才艮据对位辊61再次转动时的定时来i殳定随着中间转印带11的 带表面移动朝向转印位置5A运送的墨粉图像到达转印位置5A时 的定时以及纸张P到达转移位置5A时的定时,因此,控制了墨4分 图像相对于纸张P的位置(可以任意设定墨粉图像在纸张P上的位 置)。
如图2和3所示,光学扫描单元(曝光单元)31至少包^fe:光 源(半导体激光元件)33-1至33-4,这些光源对应于图Y象信息输出 第一至第四图像光(曝光光),所述图像信息是根据减色处理 (subtractive process)而受到颜色分离的,所述减色处理用于在各 个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中形成墨粉图像;偏转单元35, 其在输出一个输出(输出纸张)的过程中,将来自各个光源33-1 至33-4的图^象光与光4册方向(下文称为主扫描方向)耳关系起来;图 像形成光学系统37,其在预定条件下将受到由偏转单元35进行的 光栅偏转(扫描)的图像光聚光到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至 24的感光鼓21-1、 22-1、 23-1、和24-l上,所述预定条件与偏转角 度无关;以及曝光光成形光学系统39,其在预定条件下将来自各个 光源33-1至33-4的图^象光引导到偏转单元35。
偏转单元35具有可转动的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固定于电 才几的轴。所述偏转单元35以用于光4册扫描(偏转)的预定速度(转 数)进行转动。根据复印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所需的输出(即,
分辨率、输出速度等等)来限定设置在反射元件中的反射表面的个 数以及它的转数。
在沿各个感光l支21-l、 22-1、 23-1、和24-l的纟从向方向(即沿
垂直于纸张传输方向(感光鼓转动的方向)的方向)的位置中,图 像形成光学系统37包括至少(细长的)透镜37-l和37-2 (沿纵向 方向延伸),根据图像光的偏转角度(即摆动(swing)角度),与(在 感光鼓上的)位置相关地,为所述透镜赋予不同的聚光特性,所述 图l象光受到由偏转单元35进^f亍的光^f册扫描,在图l象光受到光片册偏 转时会导致出现所述的偏转角度。图像形成光学系统37还包括光 学元件(例如,镜面和滤光片),用于将受到由偏转单元35进行的 光栅扫描的图像光引导到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至24的各个 感光鼓21-1、 22-1、 23-1、和24-l上。通过优化光学元件的类型和 形状并使用组合的布置,可使用具有相似弯曲表面的镜面来代替透 镜37画1和/或37-2。
当图像光受到由偏转单元35进行的光栅扫描并被沿图像形成 光学系统37中的各个感光l支21-l、 22-1、 23-1、 24-1的《从向方向聚 光到预定位置中时,曝光光成形光学系统39将来自各个光源33-1 至33-4的图像光成形为具有满足预定条件的截面光束形状(以便被 聚光)。曝光光成形光学系统39包括由例如聚光器、镜面、和孔径 光阑为代表的各种光学元件。
为从光学扫描单元(曝光单元)31发射的图像光给定预定间隔 (为中间转印带11的带表面上的基本相等的间隔),这些预定间隔 对应于各个图^象形成单元21至24所布置的位置。通过对应于图傳_ 信息的图像信号来改变图像光本身的强度,该图像信息是根据减色 处理而受到颜色分离的,所述图像信号是从图像信号处理系统(未 示出)供应到光源33-1至33-4的。不言而。俞,当图l象光强度改变
时在各个感光鼓21-1、 22-1、 23-1、和24-l的感光层中选择性所产 生的电荷量的不同(残留电荷量)变为静电潜像(已经解释过)。
图像光强度的改变选择性地反映到静电潜像上。但是,图像光 强度的改变不总是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改变。
例如,应用于图像形成光学系统37的透镜37-1和/或37-2的
透镜表面具有不均匀的形状,该不均匀的形状由于保留在进行模制 时所〗吏用的模具件上的转印(冲莫制)加工痕迹而形成。即使应用现 有的才支术也难以充分地消除这种不均匀性(加工痕迹的影响)。当 透镜37-l和/或37-2的透镜表面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形或任意弯 曲的表面形状时,用于减少(模具件上的)加工痕迹的磨削也是难 于进行的。
图4示出了一种模具加工方法的实例,该方法能够在进行模制 时控制(模具件的)加工痕迹(转印图案)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程 度,所述加工痕迹纟皮转印到透镜37-1和/或37-2的透4竟表面上。
透4免37-l和/或37-2的透4竟表面包4舌限定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 方向两者都不平4于也不垂直的方向(例如与x轴呈0角度的方向(在 图4中示出了 01 ~04,分别对应于与4个面呈不同的角度e))上 的加工痕迹(的转印图案),所述第一方向即为图〗象形成过程中由 光栅系统连续偏转的图像光的方向、即,x轴方向(本文中称为"主 扫描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即为感光鼓转动的方 向,它也是用于图^f象输出的紙张P传输的方向、即,y轴方向(本 文中称为"副扫描方向")。
在模制透镜37-1和/或37-2 (参见图4)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模 具件111 (图5 (a)、 (b)示意性所示)中,作为其一例,在图4 的最左边示出的透4竟37-2的发射面中,通过以这样的方向作为旋转
中心进行转动的加工工具(模具刀具)来加工对应于透镜表面的部
分lll-a,该方向为与主扫4笛方向和副扫4笛方向两者者卩不平4亍也不 垂直的方向,即,在x-y平面中与x轴呈0角度的方向。通用刀具 可用作加工工具(这里未详加描述)。加工工具#4居刀具头部或刀 具杆的角度的设定为在x-y平面中与x轴呈0角度,或者如图5(b)
所示,将模具件iii倾斜e角度,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沿这样的方
向进4亍4刀削,该方向为与主扫4苗方向和副扫4苗方向两者老P不平4亍也
不垂直并且平4亍于(刀具的)旋转中心的方向,即,与x轴呈e角 度的方向。优选地,用于对各个透镜表面进行模制的模具件的加工 方向(即,留在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转印图案)在所有透镜表 面上净皮限定成不同方向。
通过才艮据图5所示的原理(加工方法)沿箭头x方向将加工工 具移动规定的节距,留在透镜37-1和/或37-2的透镜表面上的加 工痕迹的方向(见图4)基本上如图5所示平行于与x轴呈e角度 的方向,并且如图6所示,R-max以规定的节距出现。此夕卜,与x 轴呈9角度的方向,即和主扫描方向x或副扫描方向y形成的角
而获得的所有角,所述除法计算是以将图像形成光学系统37的(沿 纵向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透4竟的所有透4竟表面的个数(透4免表 面的总数)设定为分母而进行的。由于透镜表面的个数通常为偶数, 所以优选地,留在各个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彼此不平行也
旋转半径的加工半径。这种加工方法(即,将刀具头部/刀具杆的旋 转方向分别相^j"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倾杀+的方法)在以下情
况下特别有利,即,当加工对象的曲率4妄近"0(平面)"时,或当
如上面所解释的,在各个透镜的透镜表面上,当模具件的对应 于透镜表面的部分的加工痕迹的方向被表示为与任意轴线(例如,
主扫描方向(x轴线))的角度,优选地,如在图4中说明,分别在 4个面上的角度ei ~94具有以下关系01 (第一透4竟表面)#62 (第 二透镜表面)邦3 (第三透镜表面)#04 (第四透镜表面)。在这种 情况下,当模具件的加工容易进行时,要考虑的是,主扫描方向和 副扫描方向的平衡(影响的程度)均等化,或者是在透镜表面(模 制件)上的力口工痕迹之间的相互干护乙,例如,当存在四个透4竟表面
(透镜数目为二)时,可以分别以45。为间隔设置角度ei至e4。当 分别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将刀具头部和/刀具杆的旋转
方向i殳置成45。时,这意p木着在考虑单一透4竟的情况下,主扫描方 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平衡(影响的程度)对于透镜表面(两个表面) 来说最大程度地均等化。
当使用具有相似曲率的镜面时,透镜表面和/或镜面表面的总数 可以是奇数,但是原则上该凄t量是相同的。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留在才莫具件上的 加工痕迹。加工痕迹包括具体不同尺寸的多个(即,节距的婆t目)
的刀具头部或刀具杆的移动节距有关。根据例如表示表面粗糙度的 方法,凸起部的尺寸是Rmax^0.02 pm,其中,Rmax表示凸起部的 尺寸。通过将对应于模具件透镜表面的部分的凸起部尺寸设置成上 述的数值,即使在由透镜37-1和/或37-2给定预定聚光特性的图像 光会聚在感光鼓的感光层上的情况下,也可控制图像光的截面光束 形状的不利变形或影响图像质量的旁瓣(side lobe)强度的不利增 加。
图7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留在模具件上的加工痕迹 的方向(即,转印到图4所示透镜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 的组合的另 一 实施例的实例。
理想化地,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随枳J也i殳置留在所有透4竟表 面上的力口工痕迹的方向。然而,《艮自然:l也,成本增力口了。因ot匕,例 如,在图2和3所示的光学扫描单元(曝光单元)31中,优选地, 将两个透镜37-1和37-2的至少一个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 i殳置成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两者都不平4于也不垂直。由于存 在两个透4竟,因此优选的是,对应于每个透4竟,将至少一个透4竟表 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i殳置成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两者都 不平4于也不垂直。
图8示出了通过图5所示的加工方法留在才莫具件上的加工痕迹 的方向(即转印到图4所示的透镜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 的组合的又一实施例,。
例如,假设图2和3所示的光学扫描单元(曝光单元)31应用 于两个透4竟,对于其中一个透4竟的两个透4竟表面来i兌,〗尤选的方向 组合是,其中加工痕迹分别被限定在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 向为45。的方向上,并且加工痕迹沿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对于其 余一个透4竟的两个透4竟表面来i兌,优选的方向组合是,其中各透4竟 表面的力o工痕迹的延4申方向与主434苗方向和副434葛方向之一平4亍 并且各个延伸方向4皮此垂直。
图9A和9B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在图^f象表面上(在感光鼓上) 的图〗象光的光束直径和散焦量,在所述情况中,由图4所示透4竟表 面上的加工痕迹(图5 )(与模具件的透镜表面相对应的部分的加工 痕迹)延伸的方向与任意轴线形成的角度具有以下关系 ei^e2^63^04。图9A示出了由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散焦在截面光束直径上引起的波动的量,而图9B示出了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散焦在 截面光束直径上引起的波动的量。在图9A和9B中,图像表面扫描 位置基本等同于用于图像输出的纸张P的宽度(沿垂直于纸张P传 输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考虑到散焦量(距图像表面的距离),图 像表面(在感光鼓上)的前侧被表示为[-],而图像表面的内侧被 表示为[+ ](参见图10)。
图11A和11B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在图像表面上的图像光的光 束直径和散焦量,在所述情况中,图7所示的透镜表面上的加工痕 迹(与模具件的透镜表面相对应的部分的加工痕迹)所延伸的方向
在至少一个透4竟表面上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两者都不平4亍 也不垂直。图11A示出了由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散焦在截面光束直径 上引起的波动的量,而图11B示出了由于在副扫描方向的散焦在截 面光束直径上引起的波动的量。散焦量(距图像表面的距离)的定 义与图IO所限定的实例相同。
从图9A、 9B、 IIA、和11B中无法清楚看到本申请所要求保 护的本发明加工痕迹的特性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可以通过将这 些特性与对于普通曝光单元进行的评估结果相比较而清楚看到,在 普通曝光单元中,对于所有透4竟表面,加工痕迹延伸的方向都平4亍 于副434苗方向。
在图12A和12B中,在图^f象形成光学系统37 (曝光单元31) 的两个透4竟37-1和37-2的透4竟表面上的加工痕迹的方向对于所有 透镜表面被设置成平行于副扫描方向时,可以发现,当由偏转单元 3 5偏转的图像光的偏转角度取特定角度时,由于已经穿过加工痕迹 的凸起区域(或凸起量相对最小的区域)的图像光的干扰,在图像 表面上呈现这样一种位置(扫描位置),在该位置处,图〗象光的光 束直径是不均匀的(产生干涉成分)。
如上面所解释的,通过4吏用本发明的曝光单元(光学扫描单元) 减少了图像输出时不利的浓度差异的出现。换句话说,提供了一种 曝光单元以及包含该曝光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该曝光单元能够控 制由于加工痕迹在图像上所造成的影响,所述加工痕迹是在制造用 于模制透镜的模制模具是留下的,即使该制造是通过对模制模具进 行切削和磨削而进行的。因此,在要求特别高的输出分辨率的图像 形成设备中,改进了具有轻微浓度差别的图像(半色调)的再现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一些改进和更改。因此,本发明在 其广泛意义上不限于这里示出并描述的特定细节以及代表实施例。 因此,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总发明概念的精 神或范围的前4是下可以进4亍各种更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单元,包括偏转单元,被构造成沿一个方向连续偏转被供应的光;以及图像形成透镜,被构造成连续地将由所述偏转单元偏转的光聚光在所计划的图像表面上,同时将所述光会聚在预定截面光束直径中,其中,在模制所述图像形成透镜的透镜表面的过程中模具件的加工痕迹延伸的方向被限定成与所述光被偏转的方向和与所述光被偏转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两者都不平行也不垂直。
2. 才艮据^l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中,所述图<象形成透#:的 所述透镜表面上的所述加工痕迹所延伸的方向被限定成彼此 不平4于也不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透镜的 所述透4竟表面上的所述加工痕迹的方向#1限定在4皮此垂直的 方向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透镜的其中 一 个所述透镜表面上的所述加及所述透镜表面的其余表面上的所述加工痕迹延伸的方向 被限定在与所述光^皮偏转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透镜的 至少 一个所述透4竟表面上的所述力。工痕迹所延伸的方向#皮限述光#皮<扁4争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单元,其中,所述图^f象形成透#:的其中 一 个所述透4竟表面上的所述加 方向上,以及所述透镜表面的其余表面上的所述加工痕迹所延伸的方上。
6. —种光学l俞出单元,包括偏寿争单元,净皮构造成沿第一方向偏寿争乂人光源发出的光;第一图像形成透镜,被构造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 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 一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并且朝向所述偏转单元侧,所述第 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包i舌 凸起图案,所述凸起图案是由于进行模制时模具件的加工痕迹 转移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而获得的,并且所述第 一表面的所述凸起图案延伸的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 凸起图案延伸的方向— 皮限定成与所述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 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两者都不平4于也不垂直;以及第二图像形成透镜,被构造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 第 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 一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并朝向所述第 一 图像形成透镜侧,所述第 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 面包括凸起图案,所述凸起图案是进行模制时模具件的加工痕 迹转移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而获得的,并且所述 第一表面的所述凸起图案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 凸起图案的延伸方向^皮限定成与所述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 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两者都不平4于也不垂直。
7.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 成透镜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透镜中每个的所述第 一表面的所 述凸起图案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凸起图案的延 伸方向^f皮限定成4皮此互不平4于也不垂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 成透镜和所述第二图 <象形成透4竟中每个的所述第 一表面的所 述凸起图案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凸起图案的延 伸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皮限定在平^f于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 向上。
9.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 成透镜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透镜中每个的所述第 一表面的所 述凸起图案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凸起图案的延 伸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皮限定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 向上。
全文摘要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控制由于加工痕迹而造成的对于图像的影响,所述加工痕迹是在制造用于模制透镜的模制模具的过程中留下的,即使该制造是通过对模制模具进行切削和磨削而进行的。
文档编号B29D11/00GK101105576SQ2007101272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
发明者栗林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