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4596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复合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具体应用于这样的复合产品, 它包括形成在由板材制成的主体上的聚合部件。本发明是参照用于水利基础设施的产品 (例如管道、通道、蓄水或保水系统和水箱)来说明的,它们主要由结合有耐腐蚀金属涂层 并且在一些布置中结合有聚合薄膜覆层的钢带制成。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具有并不限于 此的更广泛的用途。
背景技术
已经发现在至少某些情况下将产品例如水利基础设施产品形成为复合结构是有 利的,其中聚合部件与通常由金属板制成的产品主体连接。该聚合部件可以用于各种目的。 例如,该聚合部件可以提供使产品主体能够与另一个部件连接的一部分接头,从而在该接 头处形成水密封。在另一个例子中,该聚合部件可以用作水箱或蓄水/保水系统的底部或 盖子结构的一部分。在标题为“Method of Making a Composite Product”的本申请人的早期国际申 请W02007/073579中,披露了通过将聚合材料直接浇铸到产品主体上来制造这些复合产品 的方法,在此将其内容合并入本文作为交叉参考。虽然已经发现这些技术是有益的,但是主体的强度会成为浇铸期间引入到空腔中 的流体压力级别的限制因素。这进而限制了主体的适用材料(尤其在主体由相对较薄的板 材(例如0. 5mm至LOOmm的钢板)制成的情况下)或者浇铸过程的操作条件中的任一个 或两者。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为所述主体提供支撑,同时将流体聚合材料浇铸到主体上;以及提供适于使聚合材料硬化以将聚合材料形成为主体上的铸件的条件。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对于聚合部件所采用的术语“浇铸”包括所有模铸技术和 /或通过这些技术形成的物品,其中将聚合材料导入到模具中以将其制成特定形状。可以通 过任何合适的方法例如通过注射模塑方法或通过挤出机供料装置将材料导入到模具中。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通过在主体的相对侧面上施加流体压力来支撑主体。根据 该布置,能够导入到模腔中的总流体压力并不取决于主体的强度,因为浇铸期间主体的相 对侧面上的流体压力存在一些平衡。这样布置,需要该主体能够适应浇铸期间在主体的相 对侧面上的流体压力差。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在主体的相对侧面上的流体压力基本上相等。在一种形式中,流体聚合物只是浇铸到主体的一个侧面上,而在另一侧面上提供 另一种流体。流体可以是加压空气等。在另一种形式中,将聚合材料浇铸在所述主体的相对侧面上以便在这些相对侧面上提供流体压力。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在主体中设有至少一个孔,以使流体聚合材料能够在相对 侧面之间流动,以便平衡在浇铸期间施加在相对侧面上的流体压力。在一种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在主体的相对侧面的每一面上具有 模腔部分的模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将模腔部分相互连接;并且将流体聚合材料导入至 少一个模腔部分中,从而流体聚合材料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孔在模腔部分之间流动。在一种形式中,主体由板材形成。另一方面,提供了在由板材形成的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在主体中设置至少一个孔;提供在主体的相对侧面的每一面上具有模腔部分的模 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将所述模腔部分相互连接;将流体聚合材料导入到至少一个所述 模腔部分中,从而流体聚合材料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在所述模腔部分之间流动;以及 提供适当条件,使聚合材料硬化以将聚合材料形成为主体上的铸件。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所述模具由第一和第二模具部件形成,这些模具部件分别 设置在主体相对侧面的相应侧面上。在一种形式中,第一或第二模具部件中的一个在浇铸 期间支撑着所述主体。在一种形式中,每个模具部件限定了模腔部分。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将至少一个间隔件设置在主体上,该主体上放置至少一个 模具部件。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安装在所述主体的相应孔内。这样, 可以支撑所述主体。根据前面所述的任何形式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将聚合材料浇铸到金属板主 体上。所公开的这些方法是适用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制造方法。在一种形式中,所述产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并且所述主体是具有封闭截面的管 子形式。在特定的形式中,管子包括至少一条在管子两端之间延伸的外部肋条。这根管子 由具有耐腐蚀金属涂层并且结合有聚合薄膜的钢材形成。聚合薄膜不仅有助于将聚合部件 结合到主体的某部分上,而且还可以用于其它目的。例如,聚合薄膜可以提供防水层和/或 提高金属的化学稳定性。这些聚合薄膜可以包括低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PVC和聚丙烯。在一种形式中,主体包含厚度为0. 5mm至1. 6mm的钢板。在一种形式中,将聚合材料浇铸到主体上以便形成用于该主体的接头。在一种形 式中,该接头形成在主体的端部。可选的是,它可以形成在主体的中部从而为所述主体提供 中间连接。根据上述各种形式的浇铸方法可以结合本申请人早期的国际专利申请WO 2007/073579中所披露的任何附加步骤,所以在此将那个申请的内容合并入本文作为交叉参考。在一种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将流体聚合材料导入到模腔中的压力的步 骤。在主体由钢板形成的情形下,所导入的流体聚合材料的压力可以是200kPa至800kPa。 在一种形式中,所述压力可高达为2000kPa,大于在上述早期申请中所披露的压力范围,并 且有助于平衡在主体的相对侧面上的压力。在一种形式中,将聚合部件作为预制件浇铸到主体上。在那种布置中,该方法还包 括将预制件后形成为其最终形状的步骤。在可选的布置中,在不需要后成形的情形下将聚合部件直接浇铸成其最终形状。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复合产品,它包括主体和浇铸到所述主体至少一个表面上 的聚合部件,所述主体具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主体的孔,所述聚合部件在所述至少一个孔 外被浇铸,使浇铸部件延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孔中。在一种形式中,聚合部件浇铸在主体的相对侧面上,并且该部件在主体的相应侧 面上的各个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连接。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该聚合部件由于浇铸到主体表面上而结合在所述表面上。在一种特定的形式中,主体由金属板并且是结合有耐腐蚀金属涂层的特定形式的 钢板形成。在特定的形式中,所述主体结合有涂覆到金属板上的聚合涂层,该聚合涂层形成 为金属板和聚合部件之间的中间层。在另一种形式中,在金属表面上直接进行聚合物浇铸,或者如果金属表面结合有 耐腐蚀金属涂层,则在该金属涂层上直接进行浇铸。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产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并且主体形成为输送或盛放 水的形状,并且在主体和聚合部件之间形成不透水界面。在一种形式中,主体是具有封闭截面的管子形状。在特定形式中,管子包括至少一 个外部加强结构,它在管子的相对两端之间延伸。在特定的形式中,将聚合部件浇铸到主体上以便形成所述主体的接头。在特定形 式中,接头形成在主体的端部处。接头的目的在于使产品能够通过接头与另一个产品例如 水利基础设施产品连接。接头在互联的产品之间形成不透水连接部分,并且可以结合有密 封件以利于整个连接部分不透水。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附图和相关说明的详细描述 不是对本发明前面广义说明的限制。在这些附图中图1A、1B和IC为用在水利基础设施中的结合有聚合部件的各种管接头的示意 图;图2为用于管子的分支接头的示意图;图3为结合有聚合底部接头的水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为与主体一端连接的模铸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为图4的模制设备的端视图;图6为与主体连接的模制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该部分具有外部加肋条的结 构;图7为图6的视图的变型,其中主体为波纹状;图8为图IC的管接头的另一个变型的分解视图;图9为图8的管接头的装配图;图10为图8的管接头的剖视图;图11为在结合有主管和凸形接头的复合产品的变型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复合产品的主管的详视6
图13为与图12的主管连接的模制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表示用于将聚合材料浇铸到主管上的模具的剖视图,其中内模具部件的密 封件处于回缩状态;并且图15显示出图14的模具,其中内模具部件的密封件处于伸展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至IC表示用于连接第一管子100和第二管子200的各种接头10、20和30。 这些接头具有模铸到管子端部上的聚合部件,下面将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所示形式中,管子100和200由具有耐腐蚀涂层的钢板形成。另外,钢板可以成 形为包括加强结构以便提高管子的强度。这些加强结构可以是肋条、波纹等形式。另外,管 子100和200可以涂覆有聚合材料。该聚合材料可以采用提供防水层和/或提高金属板的 化学稳定性的薄膜的形式。这些聚合薄膜可以包括低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PVC和聚丙烯。 另外,聚合薄膜可便于将聚合部件结合到各个管子上。由钢带形成的管子的示例为由本申请人以商标HYDR0RIB和AGRIRIB销售的产品, 该产品通常厚度为0. 5mm至1. 6mm并且包括有沿着管子螺旋延伸的外部肋条。该管子结合 有以商标TRENCHCOAT LG销售的LD聚乙烯薄膜涂层,并且通过螺旋缠绕钢带的方法形成。管子100、200通过接头10、20和30以端对端的关系连接以提供流体密封,以便能 够在不定长度上输送流体例如水。由管子100、200形成的基础设施可以加上一定压力用于 例如供应城市用水、灌溉用水或气体,或者可以不加压用于排水渠或排雨水等用途。由接头 10,20或30形成的密封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子的压力等级。在图IA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接头10具有第一管子100的端部处形成的第一聚 合接头11和另一根管子200的端部形成的第二聚合接头12。这些接头相互邻接以在管子 100和200之间形成对接。可以将夹紧元件(未示出)设置在接头上以便将它们固定。在图IB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接头21形成在管端部101上,而第二接头22 形成在第二管子200的端部201上。每个接头包括位于其外端处的法兰(分别为23、24), 并且这些法兰通过接头20的连接而对接在一起。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通常以紧固件例如 螺母和螺栓延伸穿过法兰23和24将这些管子保持在一起。在图IC中的实施方案中,接头30为钟和套管类型,其中钟形部31形成在管子100 的端部,并且套管32形成于另一根管子200的端部。将套管32设置于钟形部31的空腔33 中从而将管子100和200连接在一起,并且实现它们之间的密封。图IA至IC的实施方案表示理想地由聚合部件形成的一般接头类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必须结合有密封件例如“0”形密封环或压力密封件以形成不透水连接。 这种布置的实施例显示在图8至10中。在图8至10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元件(钟形部)50工设置在一根管子100的 端部上,并形成有凹形部件,而另一个接头元件(套管)51π设置在另一根管子200的端部 并形成凸形连接件。压力密封件521设置在凹形部件501中,并且设计成与凸形部件511的 外表面5311接合。该压力密封件一部分嵌入凹形部件501内表面的凹部541内。通过将凸形部件511设置到凹形部件501的孔531中来形成不透水连接。压力密 封件521形成流体密封,并且设计成在管子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与接头元件501和5111更紧密
7接合,从而不仅增强了密封,而且还防止了管子不小心脱开。这避免了需要单独夹紧元件来 将管子100、200保持轴向对准。除了接头元件之间形成的密封之外,接头形成流体密封的有效性还在一定程度上 取决于在相应聚合部件和主管之间的界面。下面对在这些部分之间设置的该密封界面进行 更详细的说明。图2表示用于主管100的接头40,另一个变型。在该实施方案中,接头40用于为 管子100提供分支管,因此形成在管子100的两端101,102之间。在所示的形式中,接头40 形成从管子表面伸出的聚合套管41。该套管41限定有中央空腔42,其中设有位于下面管 壁中的孔104。采用这种布置,可以在接头40处将端部具有合适接头的另一根管子连接到 管子100。在一种形式中,接头40可以不现场形成,但是在另一可选的布置中,需要在已经 铺设的管子上现场制作管接头。在该布置中,将聚合材料41模铸到管壁上,并且现场在管 子中形成孔104。图3表示水利基础设施产品的另一种类型,即水箱300。在图3的实施方案中,水 箱300形成有由成形金属带材制成的圆柱形壁301。该金属带材也可以是具有耐腐蚀金属 涂层并且通常结合有聚合涂层的钢板。合适的PVC涂覆钢带材的示例为由本申请人以商 标AQUAPLATE 销售的产品。该金属带材通常厚度为0. 5mm至1. 6mm,可以成形有波纹或肋 条,并且可以通过螺旋缠绕带材形成箱壁,或者采用更普通的结构,通过一系列彼此叠置的 圆柱形面板元件构成该箱壁。在图3的实施方案中,水箱具有浇铸到箱壁底部302上形成的聚合部件55。该聚 合部件构成水箱300底部组件303的一部分。在上述每个实施方案中,将聚合材料直接浇铸到产品部100、200或300上。图4 至15更详细地显示出不同的浇铸过程。首先见图4和图5,为了将聚合材料浇铸到主体部400上,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提供 模制设备500,该设备具有夹在主体部400周围的模具部件501和502。模具部件501、502 分别具有内模具壁503和504,它们在夹紧到主体部400上时与主体部的外表面401结合形 成闭合空腔505,腔中可以导入聚合材料。该设备500还包括供料组件506,用于将聚合材料导入到模具空腔505中。该组 件通常采用挤出机/注射机系统的形式,该系统将聚合材料以液态形式在相对较低的压力 (通常大约为210kPa-480kPa)下导入从而不会使主体部400变形。另外,可以采用单个或 多条注入通道来将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其它挤出材料的特性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同质或异 质结构,这些结构对最终模制部件的物理性能和经济性会产生影响。通常注入的聚合材料可以来源于聚烯烃、乙烯基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聚丙 烯、聚碳酸酯、尼龙和相关混合物的树脂。另外或可选的是,这些聚合材料可以包括与橡胶 相关的化合物,并且可以通过添加陶瓷或玻璃珠、定向纤维纳米颗粒(例如纳米黏土)和/ 或由聚合物或金属部件制造的固体嵌入物来强化,也可以不添加上述物质。聚合材料的组 分可以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那样变化。为了控制模制过程的操作参数,可以将主体部400和/或模具部件501、502加热 以帮助形成特定的聚合物流动特性。通常,这是通过模具加热设备507来进行的。另外,可以对这些部件进行选择性冷却(通过设备508)以控制材料流动和模制部件的收缩。在一 种形式中,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小于15分钟)将模具和/或管子冷却至室温。另外,通过 对那个连接区域中的聚合材料进行快速冷却,在模具之间形成截面流体密封。另一种可选 方式是,可以通过采用下面描述的其它密封布置形成流体密封。另外,在配制或将聚合物注入到模具中时可以向聚合材料中加入气体和/或其它 化学发泡剂,以提高在模具内的压力,从而使聚合材料能够完全充满模腔,并且控制模制部 分的收缩率和/或聚合物及模腔的具体填充特性,也可以不加入上述物质。图6和图7示意性地表示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所示的与外部加肋条的平滑孔钢管连 接的模具500,而在图7中主体部400为波纹管。鉴于将聚合材料直接浇铸到主体部表面401上形成聚合部件11,该部件可以精确 填满该表面所限定的外形,从而基本上沿着在那些模具部件之间的整个界面与那个表面紧 密接触。这改善了在这些模具部件之间的界面或连接的有效性,从而防止流体渗透并且改 善了其机械强度。在一种形式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在聚合部件和主体部之间实现高强度 连接。在一个形式中,聚合材料可以直接结合到金属表面上。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可以在管 子上预涂如上所述的聚合涂层以使该涂层能够与该部件的聚合材料结合。在那种布置中, 可以将涂层加热使其变粘稠,从而有助于在主体部和聚合部件之间的结合。通常,在90°至 180°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大约130°的温度下加热涂层。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如果主体部400具有成型外表面,则将聚合部件浇铸到 那个表面会产生机械影响既提高了连接强度,又形成了曲折通道,该曲折通道有助于防止 流体穿过在这些模具部件之间的界面而渗透。可以通过聚合部件浇铸之后在冷却期间收缩 并且通过结合在聚合涂层上来改善该机械影响。通过将这些聚合部件浇铸到主体部上,可以避免或至少部分降低在已经铸造之后 还要将这些部件塑造的需要。但是应当理解,如果需要一些复杂形状,则必须进行一些后成 形。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后成形。这不仅具有简化形成这些部件的工艺以及所 需的设备的优点,而且还提供了能够现场铸造这些部件的布置。这在需要安装通道或管道 的新部分和/或需要进行新连接的水利基础设施中尤为有利。转到图11-13,这些图披露了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铸造工艺和设备。该铸造工艺包 括前一实施方案的许多步骤,并且在那方面,上述参照第一实施方案的内容同样适用于第 二实施方案。例如,可以将铸造工艺应用于成形或没有成形的主体部400,将模制设备600 夹在主体部400上以便能够浇铸聚合材料。如图11所示,凸形(套管)端部接头60具有沿着主体部400的外表面401设置 的第一部分61和设置在主体部400的膛中的内部件62。该接头60的外部件61和内部件 62 一体形成,并且每个部件都连接在接头60的终端63处,该终端从主体部400的末端凸出 并且穿过主体部400中的孔403。图12表示在将部件60浇铸到主体端部之前的主体部。主体部400包括多个孔 403,这些孔围绕着主体部400均勻地间隔开。通常,这些孔是通过冲压形成在主体部中,使 在浇铸过程中导入的流体聚合材料能够均等地分配给主体部40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形成 接头60的外部件61和内部件62。
9
在主体部400内形成孔403之后,可以将阻挡间隔件404插入到孔403中。这些 阻挡间隔件通常由合适的聚合物形成,并且为流体聚合物导入到模具600的空腔提供进入 通道。这些间隔件404还包括腿部405,它们压靠在模具600上,有助于在主体部400和模 具60之间保持恒定的间距,从而将主体部正确安装在模具600内,下面对此展开描述。图13表示大致装配好的模具,而图14和图15更详细地表示这些模具的一种形式 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3,模具600包括外模具部件601和内模具部件602。用来制造接头 60的模腔603是由模具部件601的内表面604形成的模腔部分和由内模具部件602的内表 面605形成的模腔部分限定的。这样,主体部400设置在模腔603内,分别与模具部件601、 602的相应内表面604、605隔开。如上所述,为了保持主体部400在模具内的位置,间隔件 404的腿部405布置成压靠在至少一个内模具表面上(图中所示为表面605)。为了确保导 入到模腔603中的聚合材料能够完全充满空腔,间隔件404的腿部405不会沿着相应间隔 件的整个圆周延伸,而是设有切口 406,该切口提供了入口,使聚合材料围绕着这些间隔件 流动以完全充满模腔603。一旦将聚合材料导入到模腔603中,则该材料能够流过这些孔并且围绕着主体部 400流动。这样,在主体部的相对侧面上的压力基本上相等,因此降低了薄壁的主体部400 出现变形的可能性。如此,可以采用比前一实施方案中更大的压力将液态聚合材料导入到 模腔中。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压力通常不大于480kPa,但是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可以采用大约 SOOkPa或甚至更大的压力,且不会出现主体部400变形的危险。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模制 工艺的另一个优点在于,由于聚合物通过孔403进入,还能够将模制接头60有效锁紧到主 体部400上。根据第二实施方案,在浇铸过程中,可以采用与前面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相同类型 的聚合材料。另外,模制工艺的操作参数也同样适用于该第二实施方案。图14和图15更详细地表明模具600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4,外模具601设置在 主体部400周围,并且通常形成为两部分(未示出),这些部分可以在如图14和15所示的 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移动,在打开状态允许主体部400位于内模具部件上,在闭合状态外 模具的模具部件夹在主体部400的端部周围。该模具600还包括可以与管子的内外表面接合的密封装置,以防止导入到模腔 603中的模制材料从该模腔中渗出。在此,内模具602包括第一密封件606,并且外模具部 件601包括与相应的外模具部件相连的第二密封件607。第一密封件606设置在限定了模腔603的内壁的内表面605的端部。该密封件位 于端部活塞608之间,该活塞可以相对于内模具部件602的主要部分609运动从而使密封 件能够从图14所示的回缩位置运动到图15所示的伸展状态。在伸展状态,通过活塞608 朝着内模具部件602的主要部分609运动使密封件606受到压缩,继而引起径向伸展(相 对于内模具部件的轴线CL),使密封件606偏压在主体部400的内表面上,从而沿着该内表 面形成流体密封。在内模具部件上的第一密封装置的优点在于,它促进主体部400朝向内模具部件 602或远离内模具部件602。在使用中,沿模具轴线CL方向,管子和内模具部件602之间出 现了相对运动,从而主体部400位于内模具的主要部分609上。该相对运动在密封件606 回缩时发生,从而确保了该密封件不会妨碍该相对运动。一旦到达适当位置,密封件可以随着活塞608的轴向运动而移动到其伸展位置(如图15所示)。在所示形式中的第二密封件607采用可变形聚合材料形式,它布置成在外模具 601从其打开状态到其闭合状态时与主体部的外表面的轮廓一致。使用时,密封件607为两 部分,并且相应部分位于在外模具601的每部分形成的凹槽610内。具体地,可变形密封件 607能够容纳形成在管子外表面上的加强肋条410。这样,可以沿着在外模具部件601和主 体部400外表面之间的界面形成有效的流体密封。使用时,通过入口(未示出)将模制材料导入到模腔603中以便能够充满模腔 603。来自模腔603的气体能够通过出口(未示出)排出。一旦已经将该部件铸在主体部 400上并且一旦接头已经经过冷却循环,则将外模具打开。内密封件606也随着活塞608的 运动离开内模具部件602的主要部分609而解压,由此使密封件能够运动到其回缩位置。然 后可从内模具部件602中将管子排出,接着可以将新的管子插入到模具中以便将材料浇铸 到那个主体部上。在上面布置的一个变型中,内模具部件或外模具部件中的一个没有结合模腔,而 是仅仅在浇铸过程期间支撑主管。这样设置,则无需平衡主体部400任一面上的流体压力。 更确切地说,在浇铸期间,由用作主体后撑的内芯部部件或外芯部部件中的一个支撑主体。在权利要求中以及在前面的本发明说明中,除了上下文中需要表达语言或必要的 暗示之外,词语“包括”或其变型例如“包含” “含有”采用包含的意思,即用来说明已描述特 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案中存在或加入的其它特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面所述的部分内容作出各种变 化和修改。
1权利要求
一种在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所述主体提供支撑,同时将流体聚合材料浇铸到所述主体上;以及提供适于使聚合材料硬化以将聚合材料形成为在所述主体上铸件的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主体的相对侧面上施加流体压力来支撑 所述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体相对侧面上的所述流体压力基本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材料浇铸到所述主体的相对侧面上以 在所述相对侧面上提供流体压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主体中设有至少一个孔,以使流体聚合材料 能够在所述相对侧面之间流动,从而平衡在浇铸期间施加在所述相对侧面上的流体压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模腔,所述模腔在所述主体相对侧面的每一面上都具有模腔部分;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将所述模腔部分相互连接;以及将流体聚合材料导入所述模腔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从而流体聚合材料能够通过至少 一个孔在所述模腔部分之间流动。
7.—种在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体中设置至少一个孔;提供模腔,所述模腔在主体相对侧面的每一面上具有模腔部分;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将所述模腔部分相互连接;将流体聚合材料导入至少一个所述模腔中,从而流体聚合材料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 孔在所述模腔部分之间流动;以及提供适用于使聚合材料硬化以将聚合材料形成为在所述主体上的铸件的条件。
8.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部件和第二模具部件;以及将相应的第一模具部件和第二模具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对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模具部件或第二模具部件在浇铸期间支撑 着所述主体。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模具部件限定有模腔部分。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间隔件;以及将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设置在所述模具部件的至少一个上,从而使所述主体支撑在所 述模具部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安装在位于所述主体内的至 少一个孔内。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仅将一部分所述主体设置在由所述模具部件形成的模具中;以及将所述模具部件密封在所述主体上,以防止注入到模腔中的模制材料从模腔中渗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与模具部件相连的密封件从回缩位置运动 到伸展位置,将至少一个模具部件密封在主体上。
15.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体由板材形成。
16.一种复合产品,它包括由板材形成的主体和浇铸到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聚 合部件,所述主体具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板主体的孔,所述聚合部件在所述至少一个孔外 被浇铸,使浇铸好的所述聚合部件延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孔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聚合部件浇铸在所述主体的两面上,并且在 所述主体各个面上的那两部分所述聚合部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相连。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聚合部件由于浇铸到主体表面而结合在 该表面上。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主体由板材形成,并且成形为 包括用来提高主体结构性能的加强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主体由金属板形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主体由具有耐腐蚀金属涂层的钢板形成。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主体具有涂覆到金属板上的聚合涂层, 该聚合涂层形成为所述金属板和所述聚合部件之间的中间层。
23.如权利要求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产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并且 所述主体成形为输送或盛放水,在主体和聚合部件之间形成有不透水界面。
24.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主体是具有封闭截面的管子形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管子包括至少一个在管子的相对端之间延伸 的外部加强构件。
26.如权利要求16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将所述聚合部件浇铸到所述主体 上,从而形成所述主体的接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接头形成在所述主体的端部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对主体提供支撑的同时将流体聚合材料浇铸到主体上的步骤。该方法具体应用于将聚合材料浇铸到金属管上等情形。
文档编号B29C41/00GK101932417SQ20088012583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尼尔·埃德温·华莱士 申请人:蓝野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