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298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机的切粒模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 切风冷模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塑料造粒机的切粒方式,通常都是采用水冷拉条切粒、水下切粒、水环 切粒和风冷切粒四种。前三种水冷切粒容易导致粒料受潮,影响质量,PE料(聚乙烯料)因 为其粘性大、磨面热切后结晶速度慢、而造成粒料易粘连,这亦是风冷切粒方式至今未能解 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PE料因水冷受潮和易粘连的难题,弥补现有技 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的技 术方案是它包括主机出料机筒、模头体、风罩、旋风刀片、电机和粒料出口 ;所述的模头体 的一端与主体出料机筒相接,模头体体外设置有加热圈,模头体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 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头体的另一端面开有多圈通油槽,多圈通油槽设有进油管接头和出油 管接头,多圈通油槽各圈之间通过进油管接头和出油管接头相通,多圈通油槽的开口一端 面被密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圈通油槽应与模头体内的出料孔不相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圈通油槽是2圈通油槽或3圈通油槽。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 实用新型在挤出机的模头上采用油温调控模头的温度,使模头随PE原料挤出需要而升降 温度,使挤出的原料迅速冷却,解决了 PE粒料易粘连和因水冷受潮的难题,保证了粒料品 质,能满足下游客户生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工艺规范、易于操作、无 污染,能尽快形成工业化批量生产,可广泛用于塑料造粒领域。

图1 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结构示意图;图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的模头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1至2和实施例,对其技术方案详细叙述如下,但该实施方式 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出料机筒1、模头体2、风罩4、旋风刀片5、电机8 和粒料出口 7 ;所述的模头体2用合金钢制成,模头体2 —端与主机出料机筒1相接,模头体体外设有加热圈10 (加热圈10外接温控器),模头体2内设置有99个出料孔11,出料孔 11孔径为1. 5mm。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头体2的另一端面内开有多圈通油槽9,多圈通油槽 9的槽径为3mm,多圈通用槽9设有进油管接头3和出油管接头6,多圈通油槽9的各圈之间 通过进油管接头3和出油管接头6相通;所述的多圈通油槽9应与模头体2内的出料孔11 不相通,多圈通油槽9的开口一端面用薄钢板焊接被密封。采用油温调控使模头温度控制 在130°C左右。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所述的多圈通油槽9为2 圈通油槽9。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所述的多圈通油槽9为3 圈通油槽9。
权利要求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包括主机出料机筒、模头体、风罩、旋风刀片、电机和粒料出口;所述的模头体的一端与主机出料机筒相接,模头体体外设置有加热圈,其体内设置有出料孔,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头体另一端面内开有多圈通油槽,通油槽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接头,通油槽各圈之间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接头相通,多圈通油槽的开口一端面被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圈 通油槽应与模头体内的出料孔不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多 圈通油槽为2圈或3圈通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温调控聚乙烯热切风冷模头,包括主机出料机筒、模头体、风罩、旋风刀片、电机和粒料出口;所述模头体的一端与出料机筒相接,其体内设有出料孔,其体外设有加热圈。其特征是,模头体的另一端面内开有多圈通油槽,多圈通油槽设有进出油管接头,多圈通油槽的开口一端面被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调温功能,能解决PE粒料粘连和水份的问题,提高了粒料的品质,满足客户的需求等有效效果;具有构思新颖、工艺规范、易于操作、制造简便,能够形成工业化批量生产,可以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粒领域。
文档编号B29K23/00GK201712080SQ20102015415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6日
发明者邓丽, 邓军, 邓忠权 申请人:湖北众联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