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05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成型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 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鞋体200,其包括鞋底210和与鞋底210 相连并位于鞋底210上方的鞋面220,该鞋面220形成供人体脚部置入的容室(图中未标 示),该鞋底210具体又包括起耐磨作用的耐磨层211以及位于耐磨层211上方而起到减震 作用的减震层212,该耐磨层211和减震层212由于所起的作用不同,故两者的密度和颜色 均会有所差别。目前,该鞋体200在制作时,一般都是分别发泡成型出耐磨层211和减震层212, 然后采用黏结和缝合的方式将耐磨层211、减震层212和鞋面220三者组合成为整个鞋体 200,故其成型鞋体200时需要发泡两次,而且还需要经由操作工人进行黏结和缝合,故其 不仅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且会增加人力成本。由此,上述鞋体200制作工艺具有生产效率低 和制作成本高的缺陷。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鞋体200制作时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鞋体在制作成型时具有生产效率低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其中,包括本体,呈可分离状,并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并呈相互连通状的供耐磨层成型的 第一成型腔、供减震层成型的第二成型腔以及供鞋面设置的容置腔,该第一成型腔底部还 具有用于成型耐磨层底部防滑纹的花纹部;压头,其外形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匹配;鞋楦,与鞋面容室相匹配,并将鞋面定位在容置腔中。进一步,该本体包括底座以及分别枢接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 部,该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位于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该第一成型部和第二 成型部之间还形成有凹凸定位结构。进一步,该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上均设置有操作杆。进一步,该压头上还形成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拉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其先将用于成型耐磨层的物料填铺在 第一成型腔中,并用压头对物料进行压合,从而与花纹部一起成型出耐磨层底部的防滑纹; 接着再将用于成型减震层的物料填铺在第二成型腔中,然后再将套有鞋楦的鞋面置入容置腔中而与第二成型腔的物料接触;此时将整个模具及其内部所包含的物料进行发泡处理, 由此便完成了鞋体的制造。由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制造鞋体仅需进行一次发泡处理,由此能大大节省生产工序,从而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二、本实用新型制造出来鞋体中的耐磨层、减震层和鞋面之间均是通过发泡而实 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由此无需黏结和缝线等连接步骤,故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 产成本的功效。

图1为现有市场上一种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头的背面示意图;图中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 100本体1底座11[0024]第一成型部12凸块121[0025]操作杆122第二成型部13[0026]凹槽131操作杆132[0027]压头2鞋楦3[0028]第一成型腔4花纹部41[0029]第二成型腔5容置腔6[0030]拉手7[0031]鞋体200鞋底210[0032]耐磨层211减震层212[0033]鞋面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背景技术中同样的技术特征采用同样的标号。如图2至图4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 具100,包括本体1、压头2和鞋楦3,其中该本体1,呈可分离状,从而能便于成型后的鞋体200脱模,该本体1具有第一成型 腔4、第二成型腔5和容置腔6,该第一成型腔4、第二成型腔5和容置腔6从下到上依次设 置并呈相互连通状,该第一成型腔4作为成型耐磨层211的腔室,该第二成型腔5则是作为 成型减震层212的腔室,该容置腔6可用于让鞋面220放置;该第一成型腔4底部还具有花 纹部41,该花纹部41用于成型耐磨层211底部的防滑纹(图中未示出),具体的,该花纹部 41做为防滑纹的模具;该压头2,其外形与第一成型腔4和第二成型腔5相匹配;[0038]该鞋楦3,与鞋面220容室相匹配,并设置在鞋面220容室内而保持鞋面220的外 形,其用于将鞋面220定位在容置腔6中,从而便于鞋面220与减震层212之间结合的准确, 保证整个鞋体200不跑形。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100,其用于成型鞋体200的工序是首先,将用于成型耐磨层211的物料填铺在第一成型腔4中,并用压头2对物料进 行压合,从而与花纹部41 一起成型出耐磨层211底部的防滑纹;接着,将用于成型减震层212的物料填铺在第二成型腔5中;然后,将套有鞋楦3的鞋面220置入容置腔6中而与第二成型腔5的物料接触;此时,再将整个模具100及其内部所包含的物料进行发泡处理,而将耐磨层211、 减震层212以及鞋面220 —体成型了,由此便完成了鞋体200的制造。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制造出来的鞋体200,仅需进行一次发泡处理,由此能大大 节省生产工序,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制造出来鞋体200中的耐磨层 211、减震层212和鞋面220之间均是通过发泡而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由此无需黏结和缝 线等连接步骤,故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作为该本体1可分离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本体1包括底座11、第一成型部 12和第二成型部13,该第一成型部12和第二成型部13分别枢接设置在底座11的两端,该 第一成型腔4和第二成型腔5位于第一成型部12和第二成型部13之间,这样通过第一成 型部12和第二成型部13的转动,即可实现整个模具100的开模和合模,从而便于鞋体200 的成型;此时为了便于第一成型部12和第二成型部13之间的相互定位,该第一成型部12 和第二成型部13之间还形成有凹凸定位结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成型部12上 设置有凸块121,而该第二成型部13上设置有与凸块121相对的凹槽131,通过该凸块121 和凹槽131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为了便于操作工人操作该第一成型部 12和第二成型部13,从而能轻易实现整个模具的开模和合模,该第一成型部12和第二成型 部13上均设置有操作杆122、132。当然,为了让压头2能够被容易被操作,该压头2上还形 成有拉手7,人们通过握持该拉手7,就可以轻易操作该压头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呈可分离状,并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并呈相互连通状的供耐磨层成型的第一成型腔、供减震层成型的第二成型腔以及供鞋面设置的容置腔,该第一成型腔底部还具有用于成型耐磨层底部防滑纹的花纹部;压头,其外形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匹配;鞋楦,与鞋面容室相匹配,并将鞋面定位在容置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 底座以及分别枢接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该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 腔位于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该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还形成有凹凸定位 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成型 部和第二成型部上均设置有操作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压头上还 形成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拉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色多密度一次成型连绑模具,包括本体,呈可分离状,并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并呈相互连通状的供耐磨层成型的第一成型腔、供减震层成型的第二成型腔以及供鞋面设置的容置腔,该第一成型腔底部还具有用于成型耐磨层底部防滑纹的花纹部;压头,其外形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匹配;鞋楦,与鞋面容室相匹配,并将鞋面定位在容置腔中。本实用新型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44/06GK201769331SQ20102052040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丁进辉 申请人:福建晋江市越峰鞋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