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25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进行 生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IlOkV变电站目前已经进入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将IlOkV电力传输到城市中心 位置变电站需要电缆来进行连接,在架设电力电缆时,需要用到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硅 橡胶电缆终端就是用在电缆端部的电力产品。现有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的生产均是采 用模具来进行的,生产这种硅橡胶电力产品的模具的结构主要为两块,每块模具内均设有 半型腔,两块模具扣合在一起后,两个半型腔构成电力产品形状的型腔,再往该型腔内注入 硅橡胶液体,从而生产出成型的硅橡胶电力产品。由于两块模具在结合处具有一定的间隙, 因此,这种模具生产出的电缆产品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对纵向合模缝,这导致电力产品上纵 向合模缝位置处的机械性能有别于其他部分,电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易聚积 在电力产品上合模缝的位置处,这会造成电力产品在合模缝位置处电气性能下降,潮湿状 况下会沿纵向合模缝处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的缺陷。现有这种模具生产出的硅橡胶电力产 品有一定的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模具生产出的硅橡胶电力产品所具有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新型的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该模具生产出的硅橡胶电产品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 性,便于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 产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芯棒,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模板之间叠置有若干环形动模 块,相邻两个动模块的端部之间设有插接在一起的配合结构,这些叠置在一起的动模块内 部形成有型腔,所述芯棒贯穿在型腔的中心位置处;在上、下模板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型腔相 通的排胶口和进胶口。本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上、下模板的外侧还需要设置对它们进 行压制的压紧装置,以免在相邻两动模块结合面之间出现漏胶现象,并使得所有的动模块 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在进行生产时,液态的硅橡胶由进胶口进入到型腔内,型腔内部的空气 可以从排胶口内排出到外界。动模块的材料一般是铝合金。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块的两端部分别有环形凸头和环形承接坑,相邻两个动模块 上的凸头和承接坑插接在一起而构成所述的配合结构。设有凸头和承接坑,方便了动模块 端部之间的插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芯棒为分段式中空结构,相邻两段芯棒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 头,在所述的连接头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沟通所述型腔和芯棒内部。芯棒为分段式,并 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可以使芯棒的长度适应电缆终端的长度。设有的排气孔用于在往 型腔内注胶时空气的排出,以免在成品电力产品内形成气泡。[0007]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块由金属制成,所述芯棒为中空结构,在芯棒内部设有加热 管。设置的加热管可以透过芯棒为注入到型腔内的液态硅橡胶加热,加速液态硅橡胶的硫 化,可以提高硅橡胶电缆终端物理特性。作为优选,在叠置在一起的动模块的外周套接有金属模套。设置有金属模套对叠 置在一起的动模进行固定,保证了动模叠置在一起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模套为分段式结构。模套为分段式结构,这很好地适应了型腔长度 的变化,便于模具生产出不同长度规格的电缆终端。作为优选,所述模套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调温装置相连接。该加热装置 的作用与芯棒内所设加热管的作用是相同的,调温装置用于对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进行调 节,便于对型腔内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作为优选,所述模套的外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用于阻隔模套上的热量向外辐射。作为优选,在所述动模块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动模块高度方向 的中间位置处。凸头端面和承接坑的底面与伞裙外缘的位置关系,使得动模块在相邻两个 伞裙之间的部分相对较厚,如果在动模块的外周设置加热装置,这会影响到型腔内部各处 温度的一致性,设置有环形槽相应减小了动模块壁体的厚度,使得在加热装置工作时,型腔 内部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有效改善了成型硅橡胶电缆终端内部的机械性能。作为优选,在所述上模板的内侧设有端头定位模块,所述芯棒的一端支承在所述 上模板的中心位置处。芯棒的一端部支承在上模板上,保证了在注胶过程中芯棒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动模块呈环形,从而在电缆终端表面上不会形成纵向合模缝,消除了现有 电缆终端沿纵向合模缝处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造成电缆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闪络的隐 患,提高了电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2、本生产模具为硅橡胶伞裙类电力产品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型工艺,可以有效提高 硅橡胶伞裙类电力产品的运行质量。3、由于本生产模具可以相对独立成型,不用超大型注橡硫化成型机制造产品,可 以减少设备投资。4、无纵向分型面模具设计的环形模套内可带有独立加热及保温装置,以及在芯棒 内设置加热管,这与常规加热硫化机相比可以减少60%的电耗,可以节省能源,符合国际国 内倡导的低碳经济理念。5、由于无纵向分型面模具设计的金属环型动模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或减少, 故一副模具可以加工出数种不同长度的产品,可以减少模具投资。6、由于在相邻两动模块之间设置有可相互插接在一起的配合结构,既方便了动模 块的叠置操作,又提高了动模块叠置在一起后的稳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套及加热调温装置的截断面图。图3是动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动模块的仰视图。[0025]图5是成品硅橡胶电缆终端的纵向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硅橡胶电缆终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作进 一说明。见图中,本实用新型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 13和芯棒4,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13之间叠置有若干动模块6。利用本生产模具生产出的 电缆终端17外周面上设有若干伞裙18,伞裙18上具有平滑的外弧面19和内环面20,这些 伞裙18彼此并列,并沿电缆终端17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动模块6是由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的,动模块的形状呈环形,其内部带有空腔。这些 动模块6同轴叠置在一起后在它们的内部形成有一个型腔10,该型腔10的形状与电缆终端 17的形状是相同的。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13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排胶口 3和进胶口 12,排 胶口 3和进胶口 12均与型腔10相通,进胶口 12用于和注胶装置相通,排胶口 3与外界相 通。为方便动模块6的叠置,以及保证所有动模块6叠置在一起的稳定性,在动模块6的两 端分别设有环形的凸头16和承接坑15,相邻两动模块6上的凸头6和承接坑15插接在一 起。上述伞裙18上的外弧面19和内环面20相交于伞裙18的外边缘处,所述凸头16的端 面和承接坑15的底面与伞裙18的外边缘位置相平齐。所述芯棒4贯穿在型腔10的轴线位置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17内部的空腔。芯 棒4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根芯棒4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头5。芯棒4为中空的,在连 接头5的位置处设置有四只排气孔21,排气孔21沟通型腔10和芯棒4的内部。在动模块6的外周套接有模套8,模套8 一般为分段式结构,为连接稳定,有时还需 要在相邻模套8的相邻端部设有连接法兰,并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连接法兰使相邻两个模套 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模套8内可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为动模块6进行加热, 使型腔10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硅橡胶硫化的水平上。该加热装置与外置的温度调节装置 相连接,该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对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进行调节。在模套8的外周还设置有 保温层7。所述动模块6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9,环形槽9位于动模块6高度方向的中间 位置处。在芯棒4内还设置有加热管14,加热管14透过芯棒4壁体为型腔10内部供热。在上模板1的内侧设有端头定位模块2,在端头定位模块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环形 凸头,该凸头插接在与之相邻的动模块6上所设的承接坑15内。上模板1嵌入在端头定位 模块2外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芯棒4的一端部承接在上模板1的中心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模具生产产品的实现方式把下模板13安装在专用机台下部平板上, 在下模板13上安装底部铝合金环型动模块6,将芯棒4插入到动模块6的内部,并把由导电 硅橡胶制成的电应力控制锥11套装在芯棒上,依次放入其它铝合金环型动模块6,依次套 入分段式的模套8,安装端头定位模块2,下降固定在专用机台上部平板的上模板1即可以 开始生产产品。将绝缘液体硅橡胶通过设置在下模板13上面的进胶口 12输送到模具中的型腔10内,启动模块套8内的加温装置对液体硅橡胶进行加温硫化。成型以后,上移上模板1及端 头定位模块2,拆除模套8,采取专用脱模器将铝合金环型动模块6向着上模板1方向逐个 脱开,将芯棒4连同成型的产品一起固定在专用脱模支架上,再用压缩空气将芯棒4从硫化 成型的电缆终端17内脱开。 本实用新型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中的动模块6可以通过模套8组合成 为一体,又可以一个一个独立分开。所以可以根据待加工产品的长度需要来增加或减少动 模块6的数量。一副模具可以方便的满足市场对产品长度的多种需要,可以减少模具投资。
权利要求1.一种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芯棒,其特征在于,在 上、下模板之间叠置有若干环形动模块(6),相邻两个动模块(6)的端部之间设有插接在一 起的配合结构,这些叠置在一起的动模块(6)内部形成有型腔(10),所述芯棒(4)贯穿在 型腔(10)的中心位置处;在上、下模板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型腔相通的排胶口(3)和进胶口 (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块 (6)的两端部分别有环形凸头(16)和环形承接坑(15),相邻两个动模块(6)上的凸头(16) 和承接坑(15)插接在一起而构成所述的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 棒(4)为分段式中空结构,相邻两段芯棒(4)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头(5),在所述的连 接头(5)上设有排气孔(21),该排气孔(21)沟通所述型腔(10)和芯棒(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 块(6)由金属制成,所述芯棒(4)为中空结构,在芯棒(4)内部设有加热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叠置在一 起的动模块(6)的外周套接有金属模套(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8) 为分段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8) 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调温装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8) 的外周设有保温层(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模 块(6)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槽(9),该环形槽(9)位于动模块(6)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上模板(1)的内侧设有端头定位模块(2),所述芯棒(4)的一端支承在所述上模板(1)的中 心位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在表面上无纵向合模缝的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其解决了现有普通模具所生产的电力产品上会出现纵向合模缝,使得电力产品在使用时易在合模缝处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带伞裙硅橡胶电力产品生产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芯棒,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模板之间叠置有若干环形动模块,相邻两个动模块的端部之间设有插接在一起的配合结构,这些叠置在一起的动模块内部形成有型腔,所述芯棒贯穿在型腔的中心位置处;在上、下模板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型腔相通的排胶口和进胶口。
文档编号B29C39/26GK201913746SQ20102065232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孙建荣, 施维信, 柯德刚, 王体才, 胡广森, 陈聪 申请人:上海永锦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永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