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4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一种应用在底部为通框的深框型注塑制品上的斜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中为一个底部为通框的深框型注塑制品,其脱模方案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一个直顶杆推注塑制品的外侧壁12处,此方案将会在注塑制品的外侧可见部位留下顶针印,影响产品外观;二是通过一个直顶杆推注塑制品的底面边框13处,此种方案不会影响到注塑制品外观,但直顶杆在顶出过种中与注塑制品内壁11始终紧粘在一起,由于注塑制品在注塑过程中与直顶杆产生的粘附力不能被释放,注塑制品被顶出后从直顶杆上取下将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使深框型注塑制品在脱模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顶杆与注塑制品的脱离,同时不影响产品外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斜顶杆和滑块, 所述斜顶杆是剖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杆状钢制体,所述滑块具有可使斜顶杆底部在其内滑动的凹槽,所述斜顶杆位于凹槽的部分厚度小于其他部位。其中,所述滑块固定在一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运动的顶针板上。所述脱模机构具有两个斜顶杆,所述斜顶杆分别置于两个滑块内,所述滑块都固定在所述顶针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斜顶杆剖面其中一个角为75度 89度。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加以详细说明。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一种深框型注塑制品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机构在脱模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模机构凹槽部分的局部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模机构顶杆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深框型注塑制品01的注塑过程完成后,将母模拿下,需要通过脱模机构使注塑制品01从公模02上脱离。本实施例的脱模机构包括斜顶杆03和滑块05,所述滑块05具有可使斜顶杆底部 31在其内滑动的凹槽51,所述斜顶杆03位于凹槽51内的部分31厚度小于其他部位32,斜顶杆03穿过公模02的通槽04后,其顶部接触注塑制品01的底面边框13。[0011]所述滑块和斜顶杆的个数分别为两个,两个滑块都固定在一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运动的顶针板上。如图4所示,所述斜顶杆03剖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角A为 89度,在注塑制品01的脱模过程中,顶针板带动滑块05竖直向上运动,以至斜顶杆03在竖直方向上给注塑制品01 —个推力,使其脱离公模02,同时斜顶杆03在凹槽51内的运动使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一个相对于注塑制品01的滑动力,使斜顶杆03自身与注塑制品01产生一个相对位移,以至二者之间的大部分粘附力得到释放,从而方便将注塑制品01从斜顶杆03上取出。通过一个剖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斜顶杆,使顶杆在推动注塑制品的运动中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一个角度,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顶杆与注塑制品的脱离,同时又不影响产品外观。 斜顶杆剖面的角A优选为75度 89度。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它们不是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局限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作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斜顶杆和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是剖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杆状钢制体,所述滑块具有可使斜顶杆底部在其内滑动的凹槽,所述斜顶杆位于凹槽的部分厚度小于其他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固定在一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运动的顶针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具有两个斜顶杆,所述斜顶杆分别置于两个滑块内,所述滑块都固定在所述顶针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剖面其中一个角为75度 89度。
专利摘要为了使深框型注塑制品在脱模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顶杆与注塑制品的脱离,同时不影响产品外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斜顶杆和滑块,所述斜顶杆是剖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杆状钢制体,所述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角为88度,所述滑块具有可使斜顶杆底部在其内滑动的凹槽,所述斜顶杆位于凹槽的部分厚度小于其他部位。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931595SQ2010206715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周飞红 申请人: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