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行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504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行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行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压行位机构,行位的分型与复位顺序常常不能很好的控制,致使行位会出现碰坏的现象,而且在行位机构的合模时,会出现顶出机构发生干涉现在,因此亟待设计出一种能克服现在技术中的不足的行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行位机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包括油缸(I)、支架(2)、拉杆(3)、行位(4)、前模(5)、行位针(6)、固定板(7)和后模(8),所述行位(4)设置在前模(5 )和后模(8 )之间,支架(2 )安装在前模(5 )和后模(8 )的端面上,油缸(I)安装在支架(2)上并通过拉杆(3)与行位(4)相连,行位针(6)通过固定板(7)连接在行位(4)上。开模前,行位针(6 )抽出。行位机构合模后复位,所述油缸(I)压力锁紧行位(4)。本发明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利用气体的压力,通过油缸(气缸)活塞及控制系统,实现侧向分型或抽芯,液压行位机构的特点是行位行程长,分型力量大,分型、抽芯不受开模时间和顶出时间的限制,运动平稳灵活。


图I是本发明一种气压行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缸;2、支架;3、拉杆;4、行位;5、前模;6、行位针;7、固定板;8、后模。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气压行位机构,包括油缸I、支架2、拉杆3、行位4、前模5、行位针6、固定板7和后模8,行位4设置在前模5和后模8之间,支架2安装在前模5和后模8的端面上,油缸I安装在支架2上并通过拉杆3与行位4相连,行位针6通过固定板7连接在行位4上,由于行位针6穿过前模,须在开模前抽出行位针,合模后行位机构才可复位,由油缸压力锁紧行位,行位机构在合模时,防止与顶出机构发生干涉。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I)、支架(2)、拉杆(3)、行位(4)、前模(5)、行位针(6)、固定板(7)和后模(8),所述行位(4)设置在前模(5)和后模(8)之间,支架(2)安装在前模(5)和后模(8)的端面上,油缸(I)安装在支架(2)上并通过拉杆(3)与行位(4 )相连,行位针(6 )通过固定板(7 )连接在行位(4 )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开模前,行位针(6)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行位机构合模后复位,所述油缸(I)压力锁紧行位(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包括油缸(1)、支架(2)、拉杆(3)、行位(4)、前模(5)、行位针(6)、固定板(7)和后模(8),所述行位(4)设置在前模(5)和后模(8)之间,支架(2)安装在前模(5)和后模(8)的端面上,油缸(1)安装在支架(2)上并通过拉杆(3)与行位(4)相连,行位针(6)通过固定板(7)连接在行位(4)上。本发明一种气压行位机构,利用气体的压力,通过油缸(气缸)活塞及控制系统,实现侧向分型或抽芯,液压行位机构的特点是行位行程长,分型力量大,分型、抽芯不受开模时间和顶出时间的限制,运动平稳灵活。
文档编号B29C33/44GK102962919SQ2011102569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车向前 申请人:大连高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