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607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基再生胶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的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丁基再生胶的过程中,需要将橡胶依次通过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等橡胶生产设备进逐步加工成型。橡胶在各设备之间流转供料时,均由人工进行转移,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无法兼顾所有设备的供料,造成某些设备空载,生产效率低,且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包括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料开炼机和精炼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倾斜设置,第一输送带进料端位于密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的进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三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三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滤胶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四输送带平行设置,第四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滤胶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分切开炼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五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五输送带的进料端设在分切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设在精炼机的进料口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胶料在各输送带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进行加工成型,无需人工进行供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包括密炼机I、翻胶开炼机2、供料开炼机3、滤胶机4、分切开炼机5、精炼机6、第一输送带7、第二输送带8、第三输送带9、第四输送带10和第五输送带11。上述密炼机I、翻胶开炼机2、供料开炼机3、滤胶机4、分切开炼机5和精炼机6,在密炼机I、翻胶开炼机2、供料开炼机3、滤胶机4、分料开炼机5和精炼机6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带7、第二输送带8、第三输送带9、第四输送带10和第五输送带11。[0009]具体的,第一输送带7倾斜设置,第一输送带7进料端位于密炼机I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2的进料口上方;第二输送带8平行设置,第二输送带8的进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2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3的进料口处;第三输送带9平行设置,第三输送带9的进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3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滤胶机4的进料口处;第四输送带10平行设置,第四输送带10的进料端位于滤胶机4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分切开炼机5的进料口处;第五输送带11平行设置,第五输送带11的进料端设在分切开炼机5的出料口处,出料端设在精炼机6的进料口处。胶料在依次通过密炼机I、翻胶开炼机2、供料开炼机3、滤胶机4、分切开炼机5和 精炼机6进行加工成型,由第一输送带7、第二输送带8、第三输送带9、第四输送带10和第五输送带11进行传输供料,无需人工进行供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包括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料开炼机和精炼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倾斜设置,第一输送带进料端位于密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的进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翻胶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三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三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供料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滤胶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四输送带平行设置,第四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滤胶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位于分切开炼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五输送带平行设置,第五输送带的进料端设在分切开炼机的出料口处,出料端设在精炼机的进料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基再生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包括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料开炼机和精炼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使用时,胶料在各输送带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密炼机、翻胶开炼机、供料开炼机、滤胶机、分切开炼机和精炼机进行加工成型,无需人工进行供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9B7/00GK202480272SQ20112040225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周兵, 孙晓冬, 郭夕军 申请人:江苏东旭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