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949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指ー种环保、便于成型,且成模效率极高的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エ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传统的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石蜡模具、砂型模具等等,虽然这些模具都具有成模的功能,但是都是单ー使用。对于制造不同规格大小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规格极小的产品,传统的模具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其成模效率极低,不环保,且增加制 作模具本身的制作成本。另外,在灌浇材料溶液的过程中,材料溶液容易溢出,造成材料的浪费;可能会使模具中的模腔内填充的材料溶液过多或过少,更造成材料的浪费或模型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环保、便于成型,且成模效率极高的硅胶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ー种硅胶模具,其包括一硅胶模座,该硅胶模座包括数组不同规格大小的呈阵列排布的子模组,该子模组紧密相连接,其顶部形成一便于贴合的平面;一石膏底模,该石膏底模通过灌浇石膏于硅胶模座不平整的底部而成,其与硅胶模座不平整的底部紧密抵触;一灌浇模座,该灌浇模座与所述的硅胶模座顶部的平面紧密抵触,其上设置的灌料ロ与所述子模组中的灌浇ロ通过磁性件紧密相接。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子模组包括多个规格大小一致的并紧密相接的子摸,该子模由左、右子模紧密配合构成,其内部形成有ー用于成型物品的模腔。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灌浇模座由硅胶一体成型,其具有一用于灌浇溶液的模槽,于该模槽中相对于每组所述的子模组灌浇ロ处设置有形槽,其中该形槽相互连通;于该形槽中还设置有所述的用于灌料的灌料ロ,该灌料ロ与所述子模组的灌浇ロ相连通。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磁性件包括成型于子模组灌浇口外侧的至少两个弧形铁片以及成型于所述灌浇模座灌料口外侧的磁铁环,其中,所述的弧形铁片衔接形成ー完整的铁环;所述的铁环与所述的磁铁环造型相匹配。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磁铁环内壁还粘附有一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料ロ ;所述弧形鉄片内壁还粘附有ー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浇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1]I、本实用新型可对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产品同时成模,具有极高的成模效率,大大提高了压铸的工作效率,且其适用范围极广。2、本实用新型模具以及紧密贴合于模具上的灌浇模座都是由硅胶一体成型,大大降低了制作整套模具的难度,且环保。灌浇模座上的灌料ロ与硅胶模座中的灌浇ロ通过磁性件紧密相接,以便材料溶液可顺利进入,且可防止材料溶液溢出,使模腔内充分填充便材料溶液,可节省大量材料溶液,且可提 高成型的模型的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硅胶模座与石膏模具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子模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磁性件的安装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见图1-4所示,ー种硅胶模具,包括一硅胶模座1,该硅胶模座I包括数组不同规格大小的呈阵列排布的子模组11,该子模组11紧密相连接,其顶部形成一便于贴合的平面;一石膏底模2,该石膏底模2通过灌浇石膏于硅胶模座I不平整的底部而成,其与硅胶模座I不平整的底部紧密抵触;一灌浇模座3,该灌浇模座3与所述的硅胶模座I顶部的平面紧密抵触,其上设置的灌料ロ 30与所述子模组11中的灌浇ロ 110通过磁性件4紧密相接。所述的子模组11包括多个规格大小一致的并紧密相接的子模111,该子模111由左、右子模112、113紧密配合构成,其内部形成有ー用于成型物品的模腔114。所述的灌浇模座3由硅胶一体成型,其具有一用于灌浇溶液的模槽31,于该模槽31中相对于每组所述的子模组11灌浇ロ 110处设置有形槽32,其中该形槽32相互连通;于该形槽32中还设置有所述的用于灌料的灌料ロ 30,该灌料ロ 30与所述子模组11的灌浇ロ 110相连通。所述的磁性件4包括成型于子模组11灌浇ロ 110外侧的至少两个弧形铁片411以及成型于所述灌浇模座3灌料ロ 30外侧的磁铁环42,其中,所述的弧形鉄片411衔接形成ー完整的铁环41 ;所述的铁环41与所述的磁铁环42造型相匹配。所述的磁铁环42内壁还粘附有一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料ロ 30 ;所述弧形鉄片411内壁还粘附有一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浇ロ 110。使用时,将材料溶液导入灌浇模座3上,材料溶液于灌浇模座3的模槽31中相互连通的形槽32对流,并通过形槽32中的灌料ロ 30流入子模111中的用于成型物品的模腔114内,即材料溶液透过灌浇模座3中的灌料ロ 30以及与其相连通的子模组11灌浇ロ 110流入子模111中的用于成型物品的模腔114内。灌浇模座3上的灌料ロ 30与硅胶模座I中的灌浇ロ 110通过磁性件4紧密相接,以便材料溶液可顺利进入,且可防止材料溶液溢出,使模腔114内充分填充便材料溶液,可节省大量材料溶液,且可提高成型的模型的质量。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 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娃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硅胶模座(I ),该硅胶模座(I)包括数组不同规格大小的呈阵列排布的子模组(11),该子模组(11)紧密相连接,其顶部形成一便于贴合的平面; 一石膏底模(2),该石膏底模(2)通过灌浇石膏于硅胶模座(I)不平整的底部而成,其与硅胶模座(I)不平整的底部紧密抵触; 一灌浇模座(3),该灌浇模座(3)与所述的硅胶模座(I)顶部的平面紧密抵触,其上设置的灌料ロ(30)与所述子模组(11)中的灌浇ロ(110)通过磁性件(4)紧密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模组(11)包括多个规格大小一致的并紧密相接的子模(111),该子模(111)由左、右子模(112、113)紧密配合构成,其内部形成有ー用于成型物品的模腔(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娃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烧模座(3)由娃胶一体成型,其具有一用于灌浇溶液的模槽(31),于该模槽(31)中相对于每组所述的子模组(11)灌浇ロ(110)处设置有形槽(32),其中该形槽(32)相互连通;于该形槽(32)中还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用于灌料的灌料ロ(30),该灌料ロ(30)与所述子模组(11)的灌浇ロ(1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件(4)包括成型于子模组(11)灌浇ロ(110)外侧的至少两个弧形鉄片(411)以及成型于所述灌浇模座(3)灌料ロ(30)外侧的磁铁环(42),其中,所述的弧形鉄片(411)衔接形成ー完整的铁环(41);所述的铁环(41)与所述的磁铁环(42)造型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环(42)内壁还粘附有一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料ロ(30);所述弧形鉄片(411)内壁还粘附有一层硅胶,形成所述的灌浇ロ(1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硅胶模具,其包括硅胶模座,该硅胶模座包括数组不同规格大小的呈阵列排布的子模组,该子模组紧密相连接,其顶部形成一平面;石膏底模,该石膏底模通过灌浇石膏于硅胶模座不平整的底部而成,其与硅硅胶模座不平整的底部紧密抵触;灌浇模座,该灌浇模座与硅胶模座顶部的平面紧密抵触,其上设置的灌料口与子模组中的灌浇口通过磁性件紧密相接。本实用新型可对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产品同时成模,成模效率高,且其适用范围极广。硅胶模座以及灌浇模座均由硅胶一体成型,降低了制作模具的难度。灌料口与灌浇口通过磁性件紧密相接,可防止材料溶液溢出,使模腔内充分填充便材料溶液,可节省大量材料溶液,且可提高成型的模型的质量。
文档编号B29C39/26GK202480300SQ20122006387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周志祥 申请人:周志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