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2365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铜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件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镶铜配件的铜塑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和工业中,镶铜配件应用广泛,其一般结构为铜件外部套设塑料件。由于铜的成本较高,所以对于镶铜配件的废品,在后续处理的过程中一般要进行分离,以重新回收利用铜件和塑料,以免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现有技术是将铜件废品直接拿到烘箱中去烘烤,然后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预计塑料已变软时,再将废品拿出,剥离铜件上的塑料,以此来实现铜件与塑料的分离。但是这种较为原始的分离方式,容易造成烘箱烘烤温度或取·出时间控制不好,而导致铜件变黄和塑料变焦等问题,造成分离失败,影响原料的回收利用率,进而造成了原料的浪费,没有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简单高效实现分离铜件和塑料件、且分离成功率高的铜塑分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塑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分离器包括金属模芯和套设在金属模芯上的发热圈,所述金属模芯上设有可供镶铜部件套入的突起的金属套接棒,所述发热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控器和开关。本实用新型的铜塑分离装置,由于镶铜配件在外面完成加热过程,人眼可以直观的看到塑料件的软化过程,可以及时将塑料件与铜件分离,分离过程简单而且分离效率高。而不像现有技术中还需要在烘箱中实现加热,这样就很难观察到塑料件的软化程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器进行合适的温度控制,原材料很少有分解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分离成功率,从而可使分离的塑胶壳作再生料使用,铜件也不会变色,可使分离的铜件继续使用,减少了浪费。进一步的,为了一次可以分离多个镶铜配件,所述金属套接棒为多个,设于金属模芯顶端,以方便操作。另外,为了制作简单,金属套接棒与金属模芯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铜塑分离装置,镶铜配件在外面完成加热过程,人眼可以直观的看到塑料件的软化过程,可以及时将塑料件与铜件分离。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器进行合适的温度控制,原材料很少有分解的现象,从而可使分离的塑胶壳作再生料使用,减少了浪费;铜件也不会变色,可使分离的铜件继续使用,减少了浪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塑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分离器和控制装置
I。分离器包括金属模芯6和套设在金属模芯6上的发热圈5,金属模芯6顶端设有多个可供镶铜部件套入的突起的金属套接棒4,发热圈5与控制装置I电连接,控制装置I包括温控器2和开关3。从节约成本和常用材料考虑,一般金属模芯6采用铝制模芯。金属套接棒4与金属模芯6为一体成型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打开开关3,发热圈5开始加热金属模芯6,同时也加热了其上的金属套接棒4。此时将镶铜配件套在套接棒4上(也可以在加热之前先将镶铜配件套在套接棒上),当铜件外部的塑胶件变软的时候,将塑胶件从铜件上拔下,这样就简单的 实现了铜件和塑胶件的分离过程。显然,为了顺利的将镶铜配件套在金属套接棒上,金属套接棒的形状和大小需要与镶铜配件内圈的相匹配。
权利要求1.一种铜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分离器包括金属模芯和套设在金属模芯上的发热圈,所述金属模芯上设有可供镶铜部件套入的突起的金属套接棒,所述发热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控器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铜塑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接棒为多个,设于金属模芯顶端,与金属模芯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配件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镶铜配件的一种铜塑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分离器包括金属模芯和套设在金属模芯上的发热圈,所述金属模芯上设有可供镶铜部件套入的突起的金属套接棒,所述发热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控器和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分离铜件和塑料件、且分离成功率高。
文档编号B29B17/02GK202591128SQ2012202752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樊宇, 刘志波 申请人:广东雄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