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119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司筒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中,模具高度较高,且在柱位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司筒,司筒容易断,而且加工困难,导致使用寿命低,加工效率低下。中国专利201120426749.4,公开一种耐磨司筒模具,其包括:司筒、司筒针,司筒针穿过司筒,司筒和司筒针外部设置有镶件,所述司筒设置镍磷二硫化钥复合的表面涂层。表面涂层的厚度为5 7pm(微米)。此结构能对司筒进行简单的防护,但是支撑性能较差,使用寿命偏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升司筒的支撑性能,同时提升工作效率的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包括固定模架,所述的固定模架中设有动模仁,所述的固定模架中设有上顶针板,所述的上顶针板的下方设有下顶针板,所述的固定模架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与下顶针板相触接,所述的动模仁中设有司筒,所述的司筒的上部延伸至动模仁的上部,所述的司筒的下部经固定模架、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底板,所述的司筒外套有支撑护套。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护套的上部与动模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的支撑护套的下部延伸至上顶针板上,所述的支撑护套外设有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与固定模架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司筒的底部延伸至底板中,所述的底板中设有司筒定位块,所述的司筒的底部与司筒定位块相抵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结构紧凑,提升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包括固定模架1,所述的固定模架I中设有动模仁2,所述的固定模架I中设有上顶针板3,所述的上顶针板3的下方设有下顶针板4,所述的固定模架I的下方设有底板5,所述的底板5与下顶针板4相触接,所述的动模仁2中设有司筒6,所述的司筒6的上部延伸至动模仁2的上部,所述的司筒6的下部经固定模架1、上顶针板3、下顶针板4和底板5,所述的司筒6外套有支撑护套7。所述的支撑护套7的上部与动模仁2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的支撑护套7的下部延伸至上顶针板3上,所述的支撑护套7外设有定位座8,所述的定位座8与固定模架I相固定。所述的司筒6的底部延伸至底板5中,所述的底板5中设有司筒定位块9,所述的司筒6的底部与司筒定位块9相抵接。
权利要求1.一种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架(1),所述的固定模架(I)中设有动模仁(2),所述的固定模架(I)中设有上顶针板(3),所述的上顶针板(3)的下方设有下顶针板(4),所述的固定模架(I)的下方设有底板(5),所述的底板(5)与下顶针板(4)相触接,所述的动模仁(2)中设有司筒(6),所述的司筒(6)的上部延伸至动模仁(2)的上部,所述的司筒(6)的下部经固定模架(I)、上顶针板(3)、下顶针板(4)和底板(5),所述的司筒(6)外套有支撑护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护套(7)的上部与动模仁(2)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的支撑护套(7)的下部延伸至上顶针板(3)上,所述的支撑护套(7)外设有定位座(8),所述的定位座(8)与固定模架(I)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司筒(6)的底部延伸至底板(5)中,所述的底板(5)中设有司筒定位块(9),所述的司筒(6)的底部与司筒定位块(9 )相抵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司筒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包括固定模架,所述的固定模架中设有动模仁,所述的固定模架中设有上顶针板,所述的上顶针板的下方设有下顶针板,所述的固定模架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与下顶针板相触接,所述的动模仁中设有司筒,所述的司筒的上部延伸至动模仁的上部,所述的司筒的下部经固定模架、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底板,所述的司筒外套有支撑护套。高支撑性能的模具司筒机构结构紧凑,提升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077553SQ20132003639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康毅 申请人: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