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672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包括下模(2)、中模(3)及中模型环(6)、上模(4)和芯模(5)。中模型环(6)与芯模(5)共同构成硅橡胶套(1)的型腔(15),所述型腔(15)上下两端出口处均设有一定间隙,中模型环(6)底端与芯模(5)底端之间设有浇道(16);下模(2)与中模(3)之间、中模(3)与上模(4)之间、芯模(5)与上模(4)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外圆周面和上下端面出现分型面,保证了硅橡胶套成型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具有结构简单、开模及脱模方便等突出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I为日常生活用品,其外径较大,高度较高,且一端壁厚较另一端厚。该橡胶套I是采用液体硅橡胶并通过模具注射高温硫化成型,现有的生产模具所生产出来的该产品由于在外圆周面和两端面均存在分型面,达不到该产品合格的外观要求;而且脱模困难,很容易导致产品脱模时损伤,从而使得产品合格率偏低,生产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避免在成型产品的外圆周面和两端面存在分型面,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并且脱模容易,产品合格率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包括下模、中模及中模型环、上模和芯模;所述的中模型环与芯模共同构成硅橡胶套的型腔,所述型腔上下两端出口处均设有一定间隙,所述的中模型环底端与芯模底端之间设有浇道;所述的下模与中模活动连接,所述的中模与上模活动连接,所述的芯模与上模活动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型腔上端出口处的间隙为0.1-0.5mm。
[0006]优选地,所述型腔的下端出口处的间隙为0.05—0.15mm。
[0007]优选地,所述的中模型环顶部凸起的底端在型腔上端出口处设置R0.2-R0.5mm的倒圆角。
[0008]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与中模之间通过拉杆导柱和卡板相互配合组成活动连接,其中的卡板与拉杆导柱是可分离的卡接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的中模通过导柱与上模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中模顶部设置导套,所述导套与导柱之间是间隙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的芯模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模组成活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上模上开设通孔,定位销贯穿通孔与芯模活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中模型环底端与芯模底端之间的浇道是环形浇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模具上的硅橡胶套型腔的上、下两端出口处均设有一定间隙,且在中模型环底端与芯模底端之间还设有浇道,当液体硅胶通过该浇道注射到模具上的硅橡胶套型腔中,可以避免在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下端面出现分型面,同时,液体硅胶通过硅橡胶套型腔的顶端出口处流出中模型环内腔,从而避免在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外圆周面和上端面出现分型面;由于下模与中模之间、中模与上模之间以及芯模与上模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开模、脱模方便,而且不会造成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被撕烂,保证了硅橡胶套成型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的总体构造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_硅橡胶套,2-下模,3-中模,4-上模,5-芯模,6-中模型环,7-拉杆导柱,8-注射嘴压板,9-注射嘴,10-导套,11-导柱,12-定位销,13-卡板,14-固定螺栓,15-型腔,16-浇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如图2所示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包括下模2、中模3及中模型环
6、上模4和芯模5。其中,中模3的主体两端分别伸出一截凸起,在开模时,油缸顶住该凸起可以将中模3与下模2容易地分离。中模型环6与芯模5共同构成硅橡胶套I的型腔15,所述型腔15上下两端出口处均设有一定间隙,中模型环6底端与芯模5底端之间设有浇道16。为了在模具生产过程中能够使液体硅胶通过该浇道16均匀地注射到硅橡胶套型腔15中,保证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壁厚达到合格标准,所述的浇道16最好是采用环形浇道。由于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圆周面积较大,在开模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完全依靠中模3和下模2自身的重量以及油缸泄压压力不能达到开模目的,为此,通过拉杆导柱7和卡板13相互配合来使得下模2与中模3之间组成活动连接,其中的卡板13与拉杆导柱7是可分离的卡接结构,具体而言,拉杆导柱7从下模2底部穿过下模2、中模3,在拉杆导柱7末端开设有卡位槽,卡板13通过卡位槽与拉杆导柱7卡接,从而将下模2与中模3定位。在开模时,由于卡板13将中模3和下模2强行锁在一起,先取出卡板13,再通过油缸顶出中模3,使中模3与下模2分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开模的问题。考虑到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尺寸较大,壁厚比较薄,且对外观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使下模2与中模3定位,拉杆导柱7和卡板13通常采用两组相互配合使用。
[0022]所述的中模3通过导柱11与上模4活动连接,其中的导柱11从上模4顶端穿过上模4和中模3,从而使得上模4与中模3定位。由于模具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合模、开模,因此,导柱11也随之频繁地与中模3分离或者间隙配合,为了避免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导柱11碰伤、刮伤中模3上与之配合的通孔而导致定位偏差或者造成中模3过早报废,同时也方便对中模3的检修、维护,可以在中模3顶部通孔入口端设置导套10,所述导套10与导柱11之间组成间隙配合。这样在合模、开模时,导柱11即与导套10直接相互摩擦或者碰撞,从而保护了中模3上的与导柱11配合的通孔,延长了中模3的使用寿命。由于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尺寸较大,而且所使用的模具通常是一模四腔,因此,相应的模具尺寸也较大,为了保证上模4与中模3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四组导柱11、导套10相互配合使用。
[0023]所述的芯模5是通过固定螺栓14与上模4组成活动连接,为了防止模具生产过程中的上模4发生圆周向转动,在上模4上开设通孔,定位销12贯穿该通孔与芯模5活动连接,因此,定位销12可以方便地放入或者拔出。由于模具通常是一模四腔,为了保证每一个型腔15中的成型硅橡胶套产品具有基本一致的品质,提高产品的总合格率,所采用的定位销12共有8个,平均每个型腔15分配两个定位销12进行定位。
[0024]为了避免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外圆周面和上下端面出现分型面,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将所述硅橡胶套型腔15的上端出口处的间隙E设置为0.1-0.5_,如图3所不。由于在开模过程中,完全依靠中模型环6将产品从芯模5中强行剥离,故芯模5与中模型环6之间的间隙值必须合适,如果较小,则会导致在飞边与产品结合处撕烂;如果较厚,则会导致后续工序修边困难,一般将该间隙E设置为0.3mm较为合适。同时,将所述型腔15的下端出口处的间隙H设置为0.05-0.15mm,如图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该处作为环形注胶口,其间隙H值不能设置过宽,否则会导致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开模后残留过多飞边,从而增加修边困难,降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将该间隙H设置为0.1mm较为合适。位于中模型环6底端与芯模5底端之间的环形烧道16的宽度则一般设置为0.5mm。模具米用上述结构后,在产品的上端面,将上端面分型面设置在产品内侧,而在产品的下端面,将产品分型面也设置在产品内侧。因此,当液体硅胶通过该浇道16注射到模具上的硅橡胶套型腔15中后,液体硅胶通过型腔15的顶端出口处流出中模型环6内腔,就可以避免在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的外圆周面和上下端面出现分型面。另外,在中模型环6顶部凸起的底端在型腔15上端出口处设置R0.2-R0.5mm的倒圆角,以防止在该处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开模时产生严重的缩边现象,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0025]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为三板模,在模具生产时,下模2固定在硫化机下热板上,上模4固定在硫化机上热板上。泵料机先将液体硅胶通过注射嘴9注入模具,再利用注射嘴压板8将液体硅胶注射进模具内部进行硫化,在硫化结束后进行开模,在开模时,下模2和中模3 —起随下热板向下开模,然后,中模3同下模2 —起移出硫化机,取下卡板13,然后用硫化机上的顶出机构如油缸顶出中模3,即可取出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最后清理模具,完成一个硫化循环。由于下模2与中模3之间、中模3与上模4之间以及芯模5与上模4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因此,模具生产时开模、脱模很方便,而且不会造成成型后的硅橡胶套产品被撕烂,保证了硅橡胶套成型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2)、中模(3)及中模型环(6)、上模⑷和芯模(5);所述的中模型环(6)与芯模(5)共同构成娃橡胶套(I)的型腔(15),所述型腔(15)上下两端出口处均设有一定间隙,所述的中模型环(6)底端与芯模(5)底端之间设有浇道(16);所述的下模⑵与中模(3)活动连接,所述的中模(3)与上模(4)活动连接,所述的芯模(5)与上模(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5)上端出口处的间隙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5)的下端出口处的间隙为0.05—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型环(6)顶部凸起的底端在型腔(15)上端出口处设置R0.2-R0.5mm的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娃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⑵与中模⑶之间通过拉杆导柱(7)和卡板(13)相互配合组成活动连接,其中的卡板(13)与拉杆导柱(7)是可分离的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娃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⑶通过导柱(11)与上模⑷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3)顶部设置导套(10),所述导套(10)与导柱(11)之间是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5)通过固定螺栓(14)与上模(4)组成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上开设通孔,定位销(12)贯穿通孔与芯模(5)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型环(6)底端与芯模(5)底端之间的浇道(16)是环形浇道。
【文档编号】B29C33/30GK203543001SQ20132071348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冬明 申请人: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