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200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该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包括摆杆,设在摆杆一端的停止杆,设在摆杆另一端的二次顶针,摆杆包括互成角度呈倒V形的第一臂、第二臂,和位于两臂中部用于固定的固定轴,第二臂末端上部通过一连杆与浮动顶针固定板枢接,在所述浮动顶针固定板安装有二次顶针,第一臂末端顶端抵压接触停止杆。本发明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在不增加整套大的顶出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二次顶出,机构更加简洁可靠,模具成本更低。
【专利说明】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塑胶模具设计中,涉及到二次顶出的方案很多种,包括单顶针板组合、双顶针板组合、气动/液压的二次顶出机构,但存在如下不足:
[0003]1.传统大范围二次顶出机构,需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整套顶出系统,机构非常繁琐,模具成本高。
[0004]2.传统点式二次顶出,虽然采用了翘翘板原理实现了二次顶出,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只能针对某一单点实施二次顶出,当一个产品某一区域多个点需实施二次顶出时,需设计多个翘翘板来实现,结构同样变得繁琐且动作不可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二次顶出机构来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产品中难于脱模部分选择性实施区域二次顶出,对所选区域多个点使用同一套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洁,加工装配容易,动作可靠,为实现产品选择性区域多点二次顶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该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包括摆杆,设在摆杆一端的停止杆,设在摆杆另一端的二次顶针,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摆杆包括互成角度呈倒V形的第一臂、第二臂,和位于两臂中部用于固定的固定轴,
[0008]所述第二臂末端上部通过一连杆与浮动顶针固定板枢接,在所述浮动顶针固定板安装有二次顶针,
[0009]在所述第一臂末端顶端抵压接触停止杆。
[0010]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呈倒V形的第一臂末端下部、第二臂末端下部和下底板接触的面分别为平行于底板的第一水平面、第二水平面,且所述第一、二水平面分别连接倾斜的复位斜面。
[0011]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切线方向。
[0012]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臂顶部与所述停止杆的接触端面为第三水平面,且所述第三水平面连接一向下倾斜的利于摆杆旋转的旋转斜面。
[0013]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摆杆设在下顶针板内,所述停止杆设在上顶针板内。
[0014]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动顶针固定板为横“弓”字型,连杆延伸到横“弓”字型中间的凸起内与其固定连接,在横“弓”字型两边凹槽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二次顶针。
[0015]本发明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与现有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相比,优点包括:
[0016]1.该结构在不增加整套大的顶出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二次顶出,机构更加简洁可靠,模具成本更低。
[0017]2.该机构可实现选择性区域多点二次顶出,这使得二次顶出机构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降低了由于产品结构对于二次顶出机构的限制。
[0018]3.使得产品设计时更加自由,不再受限于产品脱模困难的限制,因其使用最简洁的二次顶出方式选择性地对产品极难脱模的区域实施了二次顶出,机构非常可靠实用,简单易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0]图1为本发明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A为本发明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结构合模状态;
[0023]图3B为第一次顶出状态;
[0024]图3C为第二次顶出状态;
[0025]图3D为复位第一阶段;
[0026]图3E为复位结束。
[0027]其中,I为摆杆,11为第一臂,111为第一水平面,112为第一复位斜面,113为第三水平面,114为旋转斜面;
[0028]12为第二臂,121为第二水平面,122第二复位斜面,
[0029]2为上顶针板,3为下顶针板,4为停止杆,5为下底板,6为连杆,7为浮动顶针固定板,8为二次顶针,9为转轴,10为动模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31]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一优选实施例,包括摆杆1,摆杆I包括互成角度呈倒V形的第一臂11、第二臂12,和位于两臂中部用于固定的固定轴9,第二臂12末端上部通过一连杆6与浮动顶针固定板7枢接,在浮动顶针固定板7安装有二次顶针8,在第一臂11末端顶端抵压接触停止杆;且第一臂11末端下部和下底板5接触的面为平行于底板的第一水平面111,第二臂12末端下部和下底板5接触的面为平行于底板的第二水平面121 ;且所述第一、二水平面111,121分别连接倾斜的第一复位斜面112和第二复位斜面122。
[0032]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斜面112和第二复位斜面122的倾斜方向为以固定轴9为圆心的切线方向。其具体角度可以根据顶出行程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0033]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顶部与停止杆4的接触端面为第三水平面113,且第三水平面113连接一向下倾斜的利于摆杆旋转的旋转斜面114。
[0034]本发明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中,二次顶针8固定在浮动顶针固定板7上,可随浮动顶针固定板7上下滑动实现二次顶出;摆杆I绕转轴9摆动,摆杆I右端通过连杆6与浮动顶针固定板7连接,当摆杆I逆时针旋转时,浮动顶针固定板7在连杆6带动下向上滑动,使得浮动顶针固定板7与上下顶针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在不影响整体顶出的基础上实现该区域的二次顶出。
[0035]本发明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的动作原理为:如图3A-图3E所示,
[0036]第一步:在合模状态下,摆杆I两臂的下部第一平面111、第二平面121均与下底板5平齐接触,一次顶针与二次顶针8处于同一高度,
[0037]第二步:上下顶针板2、3上行,带动整体顶出系统上行,产品初步离开动模仁10,实现一次顶出。此时,一次顶针与二次顶针8仍然处于同一高度。
[0038]第三步:上下顶针板2、3继续上行,当停止杆4碰到动模仁10下沿时,停止杆4下压摆杆I的第一臂11,根据杠杆原理,摆杆I逆时针转动,第二臂12通过连杆6带动浮动顶针固定板7向上滑动,固定在浮动固定板7上的二次顶针8与一次顶针产生相对运动,二次顶针8将顶着产品与一次顶针分离,从而实现第二次顶出。
[0039]第四步:复位第一阶段,上下顶针板2、3带动整套顶出系统复位下行,当摆杆第一臂11下部碰到下底板5上平面时,上压摆杆第一臂11,根据杠杆原理,摆杆I沿顺时针转动,通过连杆6带动浮动顶针固定板7复位。
[0040]第五步:当摆杆4两端的第一臂11的和第二臂12下底面的第一平面111、第二平面121与下底板5平齐时,二次顶出系统复位结束,机构各运动部件处于初始阶段,等待进入下一个循环。
[00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该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包括摆杆,设在摆杆一端的停止杆,设在摆杆另一端的二次顶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杆包括互成角度呈倒V形的第一臂、第二臂,和位于两臂中部用于固定的固定轴, 所述第二臂末端上部通过一连杆与浮动顶针固定板枢接,在所述浮动顶针固定板安装有二次顶针, 在所述第一臂末端顶端抵压接触停止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倒V形的第一、第二臂末端下部和下底板接触的面分别为平行于底板的第一水平面、第二水平面,且所述第一、二水平面分别连接倾斜的复位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切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顶部与所述停止杆的接触端面为第三水平面,且所述第三水平面连接一向下倾斜的利于摆杆旋转的旋转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设在下顶针板内,所述停止杆设在上顶针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区域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顶针固定板为横“弓”字型,连杆延伸到横“弓”字型中间的凸起内与其固定连接,在横“弓”字型两边凹槽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二次顶针。
【文档编号】B29C45/40GK103978644SQ201410198191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乐钰铭 申请人:苏州乐开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