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215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其四台马达和分别通过四台马达驱动的押出机,还包括押出机转接头和三层共挤机头,其中聚乙烯发泡押出机、聚乙烯传送押出机、外层押出机以及内层押出机通过隔层挤出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内层,发泡层,外层三层结构,使三层混为一体,押出绝缘均匀,使线材押出OD,同心度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物理发泡技术大多采用内层、发泡层、外层这种分层押出模式,这样分层押出会使绝缘厚度不易控制,会导致绝缘厚度不均匀,使线材押出0D、同心度、发泡度等不稳定。因薄皮物理发泡产品发泡度高,要提升发泡度稳定性需增加螺杆长径比(螺杆工作部分长度L与螺杆直径Ds之比称为长径比),目前国内0: 20mm螺杆最大长径比只有40,而按照理论计算只有长径比达到70以上才能使发泡度达到70%并且还能稳定押出。另一方面,长径比达到70以上的单个螺杆直径小长度又过长,光靠一个马达动力源无法提供强劲的动力,螺杆易断且塑料在螺缸内无法充分的塑化,无法保证发泡度的稳定性,导致效率低。
[0003]L/Ds值大,温度分布合理有利于塑料的混合和塑化,此时塑料在机筒中受热的时间也较长,塑料的塑化将充分、更均匀。从而提高机塑质量。如果在塑化质量要求不变的前提下,长径比增大后,螺杆的转速可提高,从而增加了塑料的挤出量。但是,选择过大的长径t匕,螺杆消耗的功率将相应增大,而且螺杆和机筒的加工和装配难度增加;螺杆弯曲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将会引起螺杆与机筒内壁的刮磨,降低使用寿命。另外,对于热敏性塑料,过大的长径比因停留时间长而热分解,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挤出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结构简单、机塑质量高并且能够通过隔层挤出技术一次性完成内层,发泡层,外层三层结构,使三层混为一体的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包括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外层押出机马达、内层押出机马达、聚乙烯发泡押出机、聚乙烯传送押出机、外层押出机、内层押出机、押出机转接头以及三层共挤机头,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与聚乙烯发泡押出机连接,用于驱动聚乙烯发泡押出机,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通过押出机转接头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连接,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连接,用于驱动聚乙烯传送押出机,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与三层共挤机头连接;所述外层押出机马达与外层押出机连接,所述外层押出机与三层共挤机头连接;所述内层押出机马达与内层押出机连接,所述内层押出机与三层共挤机头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的相对位置成L型设置,聚乙烯发泡押出水平设置,聚乙烯传送押出机垂直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外层押出机马达以及内层押出机马达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马达频率的变频器。[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发明中,聚乙烯发泡押出机、聚乙烯传送押出机、外层押出机以及内层押出机通过隔层挤出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内层,发泡层,外层三层结构,使三层混为一体,押出绝缘均匀,使线材押出OD,同心度稳定。
[0011]聚乙烯发泡押出机和聚乙烯传送押出机成L型设置,采用聚乙烯传送螺杆加聚乙烯发泡螺杆的分体式结构,通过两根螺杆分别增加螺杆传送动力和塑化能力,使计量稳定,提高整体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物理发泡的效率与产品的稳定性。
[0012]本发明在每个马达上设置有变频器,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通过变频器来调节各个押出层的马达频率来控制绝缘介质的挤出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2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3外层押出机马达、4内层押出机马达、5聚乙纟布发泡押出机、6聚乙纟布传送押出机、7外层押出机、8内层押出机、9押出机转接头、10三层共挤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包括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1、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外层押出机马达3、内层押出机马达4、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外层押出机7、内层押出机8、押出机转接头9以及三层共挤机头10,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的螺杆直接为20mm,长径比为36: 1,压缩比为2: 1,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36:1,压缩比为2.8: 1,所述外层押出机7和内层押出机8的螺杆直径为25mm,长径比为28: 1,压缩比为4.5: I。
[0017]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与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连接,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通过押出机转接头9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连接,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连接,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所述外层押出机马达3与外层押出机7连接,所述外层押出机7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所述内层押出机马达4与内层押出机8连接,所述内层押出机8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的相对位置成L型设置。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1、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外层押出机马达3以及内层押出机马达4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马达频率的变频器。
[0018]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带动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运转,聚乙烯在此形成发泡,再通过转接头9进入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通过独立的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带动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运转,使塑胶原料充分塑化及将塑胶原料传送至三层共挤机头10形成发泡层,外层通过外层押出机马达3带动外层押出机7运转将塑胶原料输送到三层共挤机头10形成外层,内层通过内层押出机马达4带动内层押出机8运转将塑胶原料输送到三层共挤机头10形成内层。
[0019]聚乙纟布发泡押出机5聚乙纟布传送押出机6外层押出机7内层押出机8通过隔层挤出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内层,发泡层,外层三层结构,使三层混为一体,押出绝缘均匀,使线材押出0D,同心度稳定。如附图1所示,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水平设置,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垂直设置,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和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的相对位置成L型设置,采用聚乙烯传送螺杆加聚乙烯发泡螺杆的分体式结构,通过两根螺杆分别增加螺杆传送动力和塑化能力,使计量稳定,提高整体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物理发泡的效率与产品的稳定性。且通过各自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独立的马达提供强劲的动力。
[0020]增加长径比使镙缸内温度分布合理有利于塑料的混合和塑化,此时塑料在机筒中受热的时间也较长,塑料的塑化将充分、更均匀从而提高机塑质量。如果在塑化质量要求不变的前提下,长径比增大后,螺杆的转速可提高,从而增加了塑料的挤出量。同时减少螺杆和机筒的加工和装配难度;降低螺杆弯曲的可能性,减少螺杆与机筒内壁的刮磨,增加使用寿命。
[0021]本发明在每个马达上设置有变频器,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通过变频器来调节各个押出层的马达频率来控制绝缘介质的挤出量,所述的变频器采用三菱MITSUBISHI A700。
[0022]因薄皮物理发泡产品发泡度高,要提升发泡度稳定性需增加螺杆长径比(螺杆工作部分长度L与螺杆直径Ds之比称为长径比),目前国内0: 20mm螺杆最大长径比只有40,而按照理论计算只有长径比达到70以上才能使发泡度达到70%并且还能稳定押出。另一方面,长径比达到70以上的单个螺杆直径小长度又过长,光靠一个马达动力源无法提供强劲的动力,螺杆易断且塑料在螺缸内无法充分的塑化,无法保证发泡度的稳定性,导致效率低。要增加长径比,但长径比达到70以上的单个螺杆直径小长度又过长,光靠一个马达动力源无法提供强劲的动力,螺杆易断且塑料在螺缸内无法充分的塑化,无法保证发泡度的稳定性,导致效率低,采用L型是继续延用长径比的优点但可以避免和解决高长径比带来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外层押出机马达(3)、内层押出机马达(4)、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外层押出机(7)、内层押出机(8)、押出机转接头(9)以及三层共挤机头(10),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与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连接,所述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通过押出机转接头(9)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连接,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连接,所述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 所述外层押出机马达(3)与外层押出机(7)连接,所述外层押出机(7)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 所述内层押出机马达(4)与内层押出机(8)连接,所述内层押出机(8)与三层共挤机头(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5)与聚乙烯传送押出机(6)的相对位置成L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机共挤物理发泡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发泡押出机马达(I)、聚乙烯传送押出机马达(2)、外层押出机马达(3)以及内层押出机马达(4)上均设置有用 于调节马达频率的变频器。
【文档编号】B29C44/50GK103978621SQ20141021985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袁永栋, 张军萍, 许利强, 石磊 申请人: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