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出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365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出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顶出系统复位机构,由复位导向柱(1),复位块(3),耐磨块(4)、复位调节块(5)和定位块(8)组成,复位导向柱(1)固定在定模板(9)上,复位块(3)固定在动模板(2)上,耐磨块(4)固定在复位块(3)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2)中,定位块(8)固定在动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调节块(6)固定在顶板(5)上,模具合模,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1)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4)对插,使复位块(3)带动复位调节板(6)往下运动,完成复位。本发明,可以满足中小型高精度模具的复位系统;降低成本、安装方便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的维修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顶出复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模具顶出系统复位机构,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高精度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已知市场上传统的模具顶出系统复位机构主要采取以下三种:1)模具一般都是靠弹簧使模具顶出系统复位,弹簧经过长时间的伸展、收缩而损坏,如不及时更换,导致模具的一系列损坏。2)顶出系统靠油缸复位,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模具外观质量不好、每次模具上机后安装不方便、油缸容易漏油流入模具内,造成有镶块的模具清理起来很麻烦,造成塑料制品的报废。3)直接动定模合模,使其强行复位,大大减少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复位机构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顶出系统复位机构,是通过复位导向块与复位块上的耐磨块对插,使复位块带动复位调节板往下运动,来满足小型高精度模具的顶出系统的复位需求。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顶出系统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导向柱,复位块,耐磨块、复位调节块和定位块,复位导向柱固定在定模板上,复位块固定在动模板上,耐磨块固定在复位块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中,定位块固定在动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调节块固定在顶板上,模具合模,定模板带着复位导向块与复位块上的耐磨块对插,使复位块带动复位调节板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
[0005]所述的复位导向柱、复位块的材质为718钢,耐磨块的材质为Crl2。
[0006]本发明,可以满足中小型高精度模具的复位系统;降低成本、安装方便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的维修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复位导向柱、2动模板、3复位块、4耐磨块、5顶杆、6复位块调节块、7限位螺丝、8定位块、9定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该机构由复位导向柱1,复位块3,耐磨块4、复位块调节块5、限位螺丝7、定位块8和固定内六角螺钉组成。复位导向柱I固定在定模板9上,复位块3固定在动模板2上,耐磨块4固定在复位块3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2中,定位块8固定在动模上,复位块调节块6固定在顶板5上,模具合模,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I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3对插,使复位块3带动复位调节板6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作。
[0010]工作时,首先,复位导向柱1,复位块3,耐磨块4、定位块8、复位调节块6由线割加工出外形轮廓,然后,上面的螺丝孔可以通过钻床加工或普通铣床加工到位,复位导向柱I可以用M6-M12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定模板2上,复位块3用M8-M12的限位螺丝7固定在动模板2上,耐磨块4用M5-M6螺丝固定在复位块3上,定位块8用M6-M12螺丝固定在动模上,复位块调节块5固定在顶板5上。本发明结构,复位导向柱I和复位块3是重点,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I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4对插,使复位块2带动复位块调节板5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作。复位导向柱I和复位块3的材料可以为45#、50#、718#、2738HH#、SKD61,耐磨块4、定位块8和复位调节块6的材料可以为Cr 12、718#、SKD61。复位导向柱1、耐磨块4、定位块8和复位调节块6和的大小可以根据模具大小的实际情况而定,限位螺丝7可以为M6、M8,MlO, M12, M16。
【权利要求】
1.一种顶出系统复位机构,由复位导向柱(I),复位块(3),耐磨块(4)、复位调节块(5)和定位块(8 )组成,复位导向柱(I)固定在定模板(9 )上,复位块(3 )固定在动模板(2 )上,耐磨块(4)固定在复位块(3)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2)中,定位块(8)固定在动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调节块(6)固定在顶板(5)上,模具合模,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I)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4)对插,使复位块(3)带动复位调节板(6)往下运动,完成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出系统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导向柱(I)、复位块(3)的材质为718钢,耐磨块(4)的材质为Crl2。
【文档编号】B29C33/44GK104210048SQ20141044491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宋栗栗, 卢建生, 薛锋, 邬新桥, 陈栗, 周樱, 束伟军, 戎煜, 刘伟, 袁海虹 申请人: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