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44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成型模具的内楦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主要制鞋工艺有胶粘工艺、热硫化工艺、线缝工艺、模压工艺、注塑工艺等,注塑制鞋工艺因其环保性、舒适性、牢固性等特点迎合了当前市场的需求。鞋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包括左、右动模和内楦,内楦固定在底座上,左、右动模的一侧边铰接在一起。左、右动模合上后,而把内楦包裹在一起,从而在动模与内楦之间形成型腔。在传统注塑制鞋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铝制整体式的内楦,鞋体注塑固化后成型套接在内楦上。由于鞋身整体形状不规整,前后尺寸差别变化较大,鞋体紧贴在内楦上,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存在鞋体脱楦困难的问题。在注塑制鞋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鞋体进行脱楦,造成注塑成型鞋生产周期过长,制作成本偏高。而且在脱楦过程中由于鞋体内表面与内楦外表面各个部分贴合紧密,若强行把鞋体自内楦上脱开后,还会导致鞋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鞋体脱楦方便的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包括底座,内楦设置在底座上,内楦具有腿部和位于腿部上方的脚部,脚部具有脚掌部和脚跟部,其特征在于,内楦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活动部相贴合的面为内楦的截面,该截面把内楦的脚部和腿部同时分割开,固定部固定在底座上,活动部与升降机构传动联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活动部上升。通过将一块内楦设计成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可以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在鞋脱楦时活动部上升,活动部上升时会带动鞋上升,自鞋上从固定部的上方位置处可以很方便把鞋自内楦上脱开。

活动部与固定部相贴合的面为平面,该平面垂直于底座。这相当于在竖直方向上把内楦一分为二,便于活动部的稳定升降。

活动部包括脚掌部和腿部的一部分;固定部包括脚跟部和腿部的另一部分。活动部为脚撑部的一侧,固定部为脚跟部一侧,内楦上脚跟部的一侧相对较为平缓,在活动部上升时便于带动鞋体一起上升。

在固定部与活动部之间设有间隙配合在一起的导向槽和滑块,导向槽沿垂直于底座的方向设置。通过设置导向槽和滑块,可以保证活动部动作时位置的稳定性,且一般情况下,导向槽和滑块为燕尾形状。

在底座上设有升降板,活动部固定在升降板上。通过设置升降板方便对活动部的固定,便于实现活动部与升降机构的传动联接。

在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板的凹口,凹口的尺寸与升降板的尺寸一致。升降板下降后能够完全容纳在凹口内,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性好。

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固定在升降板上,气缸中活塞杆的外端部穿过升降板而与底座相顶压。以气缸作为升降机构,可以通过设置行程开关或位置感应器的方式来对气缸的气路进行控制,本内楦结构可以设置在环线上,而能实现自动化启动气缸。

所述升降机构为铰接在底座上的撬杆,撬杆的内端部与活动部活动联接。撬杆式的升降机构一般是由人工进行操作的,通过撬杆来撬动活动部上升。

撬杆包括外杆、内杆和转块,外杆位于转块的外侧,内杆位于转块的内侧,内杆的内端部与活动部活动联接;转块铰接在底座上,在转块中螺纹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转块,限位杆的内端部伸向转块在底座上的铰接点,用于对转块在底座上的转动进行限定。这种撬杆结构简单、紧凑性好,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把内楦设置成分体式结构,由固定部和活动部两部分构成,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活动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下降。在进行注塑制鞋脱楦时,可以仅有活动部上升而带动鞋体一起上升,鞋体脚部于固定部的上方会中空,自中空处扳动鞋体即可轻易把成型后的鞋体自内楦上脱开。本内楦结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制鞋的作业效率,降低制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本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撬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鞋成型模具内楦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和动模配合使用,动模把内楦包裹在里面,而在动模内表面与内楦外表面之间形成型腔。本内楦结构一般是设置在环线上,在环线的带动下,内楦在不同的工位间移动,而实现注塑、固化和脱楦工序。

本内楦结构包括底座9,内楦设置在底座9上,内楦具有腿部和位于腿部上方的脚部,脚部具有脚掌部6和脚跟部5。内楦本身为分体式结构,主要是由固定部4和活动部7构成,固定部4与活动部7相贴合的面为内楦的截面,该截面把内楦的脚部和腿部同时分割开。即是内楦的脚部被分开,腿部也同时被分开。一般情况下,活动部7与固定部4相贴合的面为平面,该平面垂直于底座9。即是相当于把整体式的内楦沿竖直方向切开,而使内楦一分为二。

固定部4固定在底座9上,活动部7与升降机构传动联接,在需要把固化成型后的鞋体自内楦上脱开时,升降机构带动活动部7上升,鞋体也跟随一起上升。把鞋体自内楦上脱开后,活动部7可在自重作用下,或者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而下降,使活动部7与固定部4又结合为一个整体。

为便于鞋体跟随活动部7顺利上升,活动部7位于脚掌部6一侧,即活动部7包括脚掌部6和腿部的一部分,固定部4包括脚跟部5和腿部的另一部分。

为保证活动部7相对于固定部4具有良好的运动顺畅性,在固定部4与活动部7之间设有间隙配合在一起的导向槽和滑块,导向槽沿垂直于底座9的方向设置。该导向槽和滑块的形状均呈燕尾形。

在底座9上设有升降板8,活动部7固定在升降板8上。在底座9上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板8的凹口10,凹口10的尺寸与升降板8的尺寸一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为气缸12。气缸12固定在升降板8上,在升降板8上于气缸12中活塞杆11的位置处设有透孔,在需要活动部7上升时,活塞杆11的外端部穿过透孔而通过顶压凹口10的底面使活动部7上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为铰接在底座9上的撬杆,撬杆的内端部与活动部7活动联接。撬杆的具体结构包括外杆1、内杆13和转块3,外杆1位于转块3的外侧,内杆13位于转块3的内侧,内杆13的内端部与活动部7活动联接;转块3铰接在底座9上,在转块3中螺纹连接有限位杆2,限位杆2贯穿转块3,限位杆2的内端部伸向转块3在底座9上的铰接点,用于对转块3在底座9上的转动进行限定。旋紧限位杆2后,限位杆2通过与底座9的作用,而使得撬杆不能够被扳动,这在环线上设置内楦时,内楦移动过程中不会因撬杆的存在而发生活动部7的上升运动。而且,在限位杆2的限定作用下,外杆1可以被制得相对较重,便于撬动活动部7的上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