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007阅读:2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在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有的前模需接模温生产的模具,经常会遇到生产中突然打不开模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前模与后模温差较大(前模一般为80℃,后模一般为40℃),导致前模与后模的变形量不一样而形成错位,从而卡死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时间使用后仍能正常打开,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包括A板、A板底部定位块、前模仁、前模仁底部定位块和螺丝,所述前模仁设在A板内,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A板内侧四边的中心位置,所述前模仁底部定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前模仁底部对应A板内侧四边的中心位置,前模仁四周做避空。当A板温度上升时,A板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分别以A板边的中心(即A板底部定位块的中心)为中心往两边膨胀, A板底部定位块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同样前模仁温度上升时,前模仁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分别以模仁边的中心(即模仁底部定位块的中心)为中心往两边膨胀, 模仁底部定位块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前模仁四面避空,这样前模仁因高温而膨胀的量不会导致A板尺寸发生变化。因此,A板尺寸不会发生变化,而且A板与B板不会发生错位,也就不会出现前模需接模温的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打不开模具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定位块中部呈凹槽设置。所述前模仁底部定位块中部呈凸起设置。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定位块和前模仁底部定位块卡接,这样保持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前模仁底部定位块采用螺丝固定,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前模仁四面避空,这样前模仁因高温而膨胀的量不会导致A板尺寸发生变化,A板尺寸不会发生变化,而且A板与B板不会发生错位,也就不会出现前模需接模温的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打不开模具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A板底部定位块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的前模仁底部定位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防止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打不开模的模具结构,包括A板1、A板底部定位块3、前模仁2、前模仁底部定位块4和螺丝5,所述前模仁2设在A板1内,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3通过螺丝5固定在A板1内侧四边的中心位置,所述前模仁底部定位块4通过螺丝5固定在前模仁2底部对应A板内侧四边的中心位置。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定位块3中部呈凹槽设置。所述前模仁底部定位块4中部呈凸起设置。所述A板底部定位块定位块3和前模仁底部定位块4卡接。

在制造时,A板底部定位块与前模仁底部定位块尺寸一样,尺寸为100*75*30mm,A板底部定位块重量为1.87KG、前模仁底部定位块重量为2.15KG。材料均采用H13,材料单价为33元/KG,热处理费用为9元/KG,材料费和热处理费总共单价为42元/KG。A板底部定位块成本为78.5元/件、前模仁底部定位块成本为90.3元/件。A板底部共4块定位块、前模仁底部共4块定位块。因此,每套模具定位块总计成本为675.2元。

使用后,模具不再出现因前后模具温差大而打不开模具。而未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前,模具连续生产200批次即出现打不开模具的现象。继续生产则将插烧导柱、导套和前后模分型面上的插穿位。这都将给模具带来很大的伤害,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寿命,而且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维修模具产生的费用和停机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模具增加本新型定位块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前模仁底部定位块采用螺丝固定,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前模仁四面避空,这样前模仁因高温而膨胀的量不会导致A板尺寸发生变化,A板尺寸不会发生变化,而且A板与B板不会发生错位,也就不会出现前模需接模温的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打不开模具的现象。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