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切粒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836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切粒机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切粒机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半成品加工机械,由于它的切屑过程在水下进行,因而得名水下切粒机。目前在我国一般用来加工涤纶聚合物的切片粒子。现在成套聚酯生产线中主要配备的水下切粒机为德国AUTOMATIK生产的USG600/1型号水下切粒机,该切粒机每小时最大产量为4t,每台日常规总产量为50吨,足够满足每年七万吨产量的需求,但是为应对下游聚酯短纤维的生产线的建设,需要扩容现有聚酯生产线,水下切粒机的扩容改进是聚酯生产线的扩容改进的瓶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水下切粒机系统,以满足目前改进的聚酯生产线的产量需求。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聚酯生产线扩容改进的需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切粒机系统,该系统包括:铸带头、切粒机和干燥机;所述铸带头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铸带头孔板,所述铸带头孔板包括多个铸带孔;所述切粒机包括铸带引出部和切割室,所述铸带引出部设置于所述切割室上部,所述铸带引出部头部设置有溢流水箱,启动板、导向板和切断板相互搭接,并顺次的设置于所述铸带引出部上,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对准所述启动板,所述启动板、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切断板表面均设置多个导流槽,所述铸带引出部上还设置有多个喷淋水出口,所述喷淋水出口对准所述导向板;所述切割室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引料辊和第二引料辊,所述切断板对准所述第一引料辊和所述第二引料辊的间隙,所述第一引料辊和所述第二引料辊下部设置有定刀和动刀,所述定刀下部设置有分配板,所述分配板上设置有输送水出口,所述切割室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干燥机与所述出料口通过物料输送管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水下切粒机系统,通过改进,单套最大产量7吨,每套日均正常产量为75吨,可以满足聚酯生产线扩容需要,且本发明提供的水下切粒机系统运行更稳定、安全、经济,性价比更高。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下切粒机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2、溢流水箱的出水口 3、溢流水箱 4、启动板 5、导向段罩盖 6、喷淋水出口 7、导向板 8、切断板 9、切割室盖 10、第一引料辊 11、第二引料辊 12、定刀 13、分配板 14、输送水出口 15、动刀 1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下切粒机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切粒机系统,该系统包括:铸带头、切粒机和干燥机(未示出);所述铸带头包括主体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的铸带头孔板(未示出),所述铸带头孔板(未示出)包括多个铸带孔(未示出);所述切粒机包括铸带引出部和切割室,所述铸带引出部设置于所述切割室上部,所述铸带引出部头部设置有溢流水箱3,启动板4、导向板7和切断板8相互搭接,并顺次的设置于所述铸带引出部上,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2对准所述启动板4,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表面均设置多个导流槽(未示出),所述铸带引出部上还设置有多个喷淋水出口6,所述喷淋水出口6对准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割室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引料辊10和第二引料辊11,所述切断板8对准所述第一引料辊10和所述第二引料辊11的间隙,所述第一引料辊10和所述第二引料辊11下部设置有定刀12和动刀15,所述定刀12下部设置有分配板13,所述分配板13上设置有输送水出口14,所述切割室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6;所述干燥机(未示出)与所述出料口16通过物料输送管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铸带孔(未示出)为40-60个,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表面设置的导流槽(未示出)均为40-60个。所述铸带孔(未示出)优选为48个,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表面设置的导流槽(未示出)均优选为48个。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干燥机(未示出)的出水口的直径为275-31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干燥机(未示出)的出水口的直径为300mm。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铸带孔(未示出)流出的铸带和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断板8的导流槽(未示出)的线槽位置投影保持一致,偏差不超过±0.05,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的所述导流槽(未示出)的直线度偏差小于±0.05。

铸带与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断板8的导流槽(未示出)的线槽位置投影偏差不超过±0.05,可以保证铸带准确的落入导流槽(未示出)的线槽中,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的所述导流槽(未示出)的直线度偏差小于±0.05,可以保证所述三块板的导流槽(未示出)对接良好,有利于铸带准确落入相应板的导流槽(未示出)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的表面光洁度≥6mm。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启动板4的表面平整度小于0.02mm。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动刀15为螺旋转刀,所述定刀12为碳化钨切割刀。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的水压为2.5bar,所述喷淋水出口的水压为4.2bar,所述输送水出口的水压为4.5bar。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所述喷淋水出口和所述输送水出口的水压控制为上述参数值,可以保证铸带的充分冷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铸带引出部还设置有导向段罩盖5,所述导向段罩盖5对准所述导向板7。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切割室上还设置有切割室盖9。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切粒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铸带头、切粒机和干燥机(未示出);所述铸带头包括主体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的铸带头孔板(未示出),所述铸带头孔板(未示出)包括多个铸带孔(未示出);所述切粒机包括铸带引出部和切割室,所述铸带引出部设置于所述切割室上部,所述铸带引出部头部设置有溢流水箱3,启动板4、导向板7和切断板8相互搭接,并顺次的设置于所述铸带引出部上,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2对准所述启动板4,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表面均设置多个导流槽(未示出),所述铸带引出部上还设置有多个喷淋水出口6,所述喷淋水出口6对准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割室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引料辊10和第二引料辊11,所述切断板8对准所述第一引料辊10和所述第二引料辊11的间隙,所述第一引料辊10和所述第二引料辊11下部设置有定刀12和动刀15,所述定刀12下部设置有分配板13,所述分配板13上设置有输送水出口14,所述切割室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6;所述干燥机(未示出)与所述出料口16通过物料输送管连接。其中,所述铸带孔(未示出)为48个,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表面设置的导流槽(未示出)均为48个,所述干燥机(未示出)的出水口的直径为300mm,所述铸带孔(未示出)流出的铸带和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断板8的导流槽(未示出)的线槽位置投影保持一致,偏差为0.02,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的所述导流槽(未示出)的直线度偏差为0.02,所述启动板4、所述导向板7和所述切断板8的表面光洁度为8mm,所述启动板4的表面平整度为0.01mm,所述动刀15为螺旋转刀,所述定刀12为碳化钨切割刀,所述铸带引出部还设置有导向段罩盖5,所述导向段罩盖5对准所述导向板7,所述切割室上还设置有切割室盖9,所述溢流水箱的出水口的水压为2.5bar,所述喷淋水出口的水压为4.2bar,所述输送水出口的水压为4.5bar。

本发明提供的水下切粒机系统,通过改进,单套最大产量7吨,每套日均正常产量为75吨,可以满足聚酯生产线扩容需要,且本发明提供的水下切粒机系统运行更稳定、安全、经济,性价比更高。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