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布轧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185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布轧轮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布轧轮机,属于轧轮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台布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两个成对在一起作相对转动的轧辊,而且两辊的转速不一样,由于两辊的线速度不一样,使得台布可以再两转动的轧辊之间被不断揉捏、挤压,使得塑料胶化。但是由于两个只有单次进行碾压,使得台布胶化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化效果好的台布轧轮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台布轧轮机,包括工作台、轧辊组、输送辊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碾压区和输送区,所述输送辊组设置于输送区内,而所述轧辊组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所述轧辊组与碾压区相对设置;所述轧辊组中的轧辊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转轴、支撑层、热油输入层,所述支撑层包括支撑腔体和支撑条一,所述支撑条一设置于支撑腔体内,且所述支撑条一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热油输入层连接;所述热油输入层包括热油输入腔体和支撑条二,所述支撑条二设置于热油输入腔体,且所述支撑条二一端与支撑腔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热油输入腔体的外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油输入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陶瓷层。

优选的:所述轧辊组包括两个以上的轧辊、轧辊支座,所述轧辊支座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轧辊支座设置于工作台的两侧,而所述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调节孔上。

优选的:所述轧辊平行设置于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轧辊的个数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轧辊组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所述轧辊组与碾压区相对设置,使用时,台布通过轧辊组与碾压区之间的间隙,在碾压区与轧辊组的相互作用下,被碾压和揉挤,使得台布胶化效果好。

2.通过调节孔调节轧辊与碾压区之间的距离,使得各种尺寸的台布都能够碾压,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台布轧轮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轧辊组2、输送辊组12,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碾压区11和输送区,所述输送辊组12设置于输送区内,而所述轧辊组2设置于工作台1上,且所述轧辊组2与碾压区11相对设置,使用时,台布通过轧辊组2与碾压区11之间的间隙,在碾压区11与轧辊组2的相互作用下,被碾压和揉挤,使得台布胶化效果好,碾压好后通过输送辊组12输送出去。所述轧辊组2包括两个轧辊21、轧辊支座22,所述轧辊支座22上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轧辊21平行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轧辊支座22设置于工作台1的两侧,而所述轧辊2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24固定在调节孔23上。使用时,通过调节孔23调节轧辊21与碾压区11之间的距离,使得各种尺寸的台布都能够碾压,应用范围广,当然轧辊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是3个4个等,如图2所示,轧辊2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转轴41、支撑层、热油输入层42、陶瓷层43,所述支撑层包括支撑腔体和支撑条一411,如图2所示,支撑腔体为转轴41与热油输入层42之间的区域,所述支撑条一411设置于支撑腔体内,且所述支撑条一411一端与转轴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热油输入层42连接;所述热油输入层42包括热油输入腔体和支撑条二423,热油输入腔体为陶瓷层43与支撑层之间的区域,所述支撑条二423设置于热油输入腔体,且所述支撑条二423一端与支撑腔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热油输入腔体的外层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热泵将热油导入到热油输入层42一侧,然后热油通过热油输入层42从另一侧流出,这样使得轧辊能够有效的热油的热量传递到陶瓷层43,通过陶瓷层43将热量传递给台布,提高台布的胶化效果。陶瓷层43采用耐磨陶瓷材料制成,使得轧辊耐磨,提高轧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