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波制成机的自动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07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弹波制成机的自动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波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波制成机的自动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弹波是扬声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弹波的相关震动系数对扬声器的音质有一定的影响。弹波加工一般是在弹波染布上进行冲压成型。现有技术中,先将弹波染布切成小块,然后人工将小块的弹波染布放置在成型模上完成弹波的冲压,再人工取出,完成一个弹波的加工。但是现有的加工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加工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成型模的数量要求多,需要工人多,成本高等。

为了克服单个弹波加工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现使用一种连续冲压的工艺:在弹波染布上依次连续的进行弹波冲压成型,再将成型的弹波从弹波染布上一一切下,完成制成。因此需要一台专用设备来完成该工艺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波制成机的自动收料机构,实现制成机的自动收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波制成机的自动收料机构,包括传料组件、收料组件,所述的收料组件包括收料座、设置在所述的收料座上的收料杆,所述的收料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的传料组件包括传料杆、驱动所述的传料杆进行传料动作的传料驱动部件,所述的传料杆具有取料状态和放料状态,当所述的传料杆处于放料状态时,所述的传料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收料杆的上端部对接。

优选地,所述的传料杆具有直线段和弧形段,所述的弧形段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收料杆的上端部对接,所述的弧形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直线段的一端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段向上部弯曲。

优选地,所述的传料组件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传料柱、套设在所述的传料柱上能够以所述的传料柱为转轴转动的传料块,所述的传料杆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传料块上,所述的传料块转动带动所述的传料杆在取料状态和放料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的收料组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的收料杆设置在所述的收料座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的弹波制成机包括切料部分,所述的切料部分包括切料机架,所述的传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切料机架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切料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切料机架上的脱模机构,当所述的传料杆处于取料状态时,所述的脱模机构将弹波置于所述的收料杆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喷气部件、驱动所述的喷气部件喷气的脱模驱动部件,所述的喷气部件将弹波吹至所述的收料杆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脱模驱动部件为脱模气缸;所述的传料驱动部件为传料气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弹波的生产效率、提高弹波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放料状态);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放料状态);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取料状态);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传料杆处于取料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1、成型部件;10、成型机架;110、送料框架;111、送料驱动部件;112、夹料驱动部件;120、分料框架;121、分料驱动部件;130、成型上模;131、成型下模;132、成型框架;133、上成型驱动部件;134、下成型驱动部件;20、切料机架;210、推料框架;211、推料臂;212、推料手;213、推料驱动部件;214、下压驱动部件;215、连接杆;220、下切模;221、上切模;222、切模气缸;223、切模液压缸;230、传料柱;231、传料块;232、传料杆;233、传料驱动部件;234、收料座;235、收料杆;240、分料底座;241、分料支座;30、输送辊;31、定位块;4、弹波染布;40、弹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弹波染布的输送方向为前方,相反为后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弹波制成机,包括成型部分1、切料部分2。其中:

成型部分主要包括成型机架10、依次设置在成型机架1上的送料机构、分料机构以及成型机构。

送料机构包括能够往返移动的设置在成型机架10上的送料框架110、连接在送料框架110上用于将弹波染布4抵紧在送料框架110上的夹料组件以及送料驱动组件。其中:夹料组件可以采用如压紧块,即通过压紧块将弹波染布4抵紧在送料框架110上。送料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送料框架110在成型机架10上往返移动的送料驱动部件111、用于驱动夹料组件将弹波染布4抵紧在送料框架110上的夹料驱动部件112。

送料时:夹料驱动部件112驱动压紧块将弹波染布4抵紧在送料框架110上,送料驱动部件111驱动送料框架110带动弹波染布4向前方移动;夹料驱动部件112驱动压紧块将弹波染布4松开,送料驱动部件111驱动送料框架110向后方移动,完成一次送料。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自动送料。

分料机构用于对弹波染布4进行切口,避免相邻两个弹波40成型会产生应力影响。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框架12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设置在分料框架120上的切刀以及驱动切刀动作的分料驱动部件121。切刀刀刃的中部可以突出于两边,通过切下的高度可以控制切口的大小。

成型机构包括用于成型弹波40的成型上模130、与成型上模130相匹配的成型下模131以及驱动成型上模130、成型下模131动作的成型驱动组件。成型机架10上设置有成型框架132,成型机构设置在成型框架132上。成型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成型上模130动作的上成型驱动部件133、用于驱动成型下模131动作的下成型驱动部件134。

成型时:上成型驱动部件133驱动成型上模130向下、下成型驱动部件134驱动成型下模131向上,两者配合完成合模;上成型驱动部件133驱动成型上模130向上、下成型驱动部件134驱动成型下模131向下,两者分离完成脱模。

切料部分主要包括切料机架20、推料机构、切料机构以及收料机构。

推料机构包括能够往返移动的设置在切料机架20上的推料框架210、连接在推料框架210上用于推动弹波染布4上所成型的弹波40的推料组件以及推料驱动组件。推料框架210上连接有一连接杆215。

推料组件包括一端连接在连接杆215上的推料臂211、连接在推料臂211另一端部的推料手212,推料手212具有推料部,推料部的形状与弹波40外周的至少部分形状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推料部呈弧形。

推料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推料框架210往返移动的推料驱动部件213、用于驱动推料臂211下压的下压驱动部件214,推料驱动部件214与推料框架210相连接,下压驱动部件214与推料臂211相连接。推料驱动部件213可以采用如推料气缸,推料气缸与推料框架210相连接;下压驱动部件214可以采用下压气缸,下压气缸与推料臂211相连接,推料臂211本身具有一定弹性,便于进行下压。

此外,切料机架20上沿其前后方向开设有移动槽200,推料框架210能够设置在移动槽200内。

推料时,下压驱动部件214驱动推料臂211下压,使推料手212抵紧弹波40的外周,推料驱动部件213驱动推料框架210向前方移动,从而推动弹波40前进至切料机构。

切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切料机架20上用于将弹波40从弹波染布4上切下的切模机构、用于将切下的弹波40从切模机构上取下的脱模机构。

切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下切模220、上切模221以及驱动下切模221向下完成合模的切模驱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切模驱动部件包括切模气缸222和切模液压缸223,切模气缸222、切模液压缸223分别与上切模221相连接。同时采用两种驱动部件对弹波染布4上成型的弹波40进行切下。

脱模机构包括喷气部件、驱动喷气部件喷气的脱模驱动部件(图中未示出),脱模驱动部件可以驱动喷气部件喷气将切下的弹波40从下切模221上吹起。

收料机构主要包括传料组件、收料组件。其中:传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切料机架20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传料柱230、套设在传料柱230上能够以传料柱230为转轴转动的传料块231、一端部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在传料块231上的传料杆232以及传料驱动部件233,传料驱动部件233可以采用如传料气缸。传料杆232具有直线段和向上部弯曲的弧形段,弧形段的一端部为自由端,另一端部与直线段的一端部相连接,直线段的另一端部与传料块231相连。

收料组件包括收料座234、设置在收料座234上的收料杆235,收料杆235设置在收料座234的中心,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收料组件可以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

传料杆232具有取料状态和放料状态,当传料杆232取料时,传料杆232的自由端位于下切模221的正上方,喷气部件喷气将切下的弹波40从下切模221上吹起,弹波40则被吹至传料杆232的直线段上,如图3、4所示;传料驱动部件233驱动传料块231转动带动传料杆232向放料切换;当传料杆232放料时,传料杆232的一端部与收料杆235的上端部对接,由于转动的惯性,使位于直线段上的弹波40被甩出,从而套设在收料杆235上,完成一次放料。

切料部件还包括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包括分料底座240、设置在分料底座240上的分料支座241,分料支座241滑动的设置在分料底座240上,收料座234设置在分料底座241上。通过调整收料座234在分料支座241上的位置,可以交替使收料杆235与传料杆232进行对接,便于取下放满弹波40的收料杆235。分料机构还可以包括驱动分料支座241在分料底座240上滑动的分料驱动部件,从而实现自动的调整。

此外,弹波制成机还可以包括多个输送辊30、设置在输送辊30上的一对定位块31。一对定位块31之间的距离与弹波染布4的宽度相一致,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弹波染布4的宽度进行调节。在送料、推料过程中:弹波染布4从输送辊30上的一对定位块31之间通过,使得弹波染布4始终位于定位块31之间,不会跑偏,实现定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