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87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人们一说汽车,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汽车的车身。也就是说车身是汽车的标识性总成。车身代表了那款汽车的形象特征。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

但是除了这些冲压模具外,汽车模具还有一大部分其他的模具生产需求,其中汽车轮毂的注塑需求也是尤为重要的,传统的轮毂注塑模具,多为液压或者气压驱动压模或者脱模,注塑过程不但设备体积大,注塑成型效率也低,所得的成品也往往只注重美观性忽略实用性,有待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轮毂注塑模具,多为液压或者气压驱动压模或者脱模,注塑过程不但设备体积大,注塑成型效率也低,所得的成品也往往只注重美观性忽略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口,且下模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模端盖,所述上模端盖与下模座之间开设有模腔,且上模端盖与下模座通过压紧锁止阀连接,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模腔凸楞,且模腔的右侧开设有注口,所述注口与模腔之间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表面模腔的内部设置有螺孔注塑凸起和气芯孔凸起,且螺孔注塑凸起与排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紧压锁止阀由锁止阀和弹性压紧杆组成,锁止阀与弹性压紧杆通过固定销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腔凸楞为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限位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轮毂注塑模具,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上模端盖与下模座通过紧压锁止阀连接,压模与脱模更加便利,无需另加液压设备或者气动设备;内置的风箱不但可以使得注塑时冷却成型的效率更高,还可以在工作辅助模腔排气,使得成品表面更加光滑无气孔;圆环形的模腔凸楞,在成品注塑成型后,即可在轮毂上形成外圈的亮饰槽,装配时可嵌入亮饰条,汽车行驶过程中给予来车警示提高安全性能,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端盖、2-下模座、3-模腔、4-排气口、5-模腔凸楞、6-注口、7-紧压锁止阀、8-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轮毂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2,下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口4,且下模座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端盖1,上模端盖1与下模座2之间开设有模腔3,且上模端盖1与下模座2通过紧压锁止阀7连接,模腔3的内部设置有模腔凸楞5,且模腔3的右侧开设有注口6,注口6与模腔3之间设置有风箱8,风箱8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风箱8既可以加快成品的注塑冷却成型速率,又可以辅助模腔3排气,优选的,下模座2上表面模腔3的内部设置有螺孔注塑凸起和气芯孔凸起,且螺孔注塑凸起与排气口4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上模端盖1与下模座2之间的连接关系更易操控,提高压模和脱模的便利性,优选的,紧压锁止阀7由锁止阀和弹性压紧杆组成,锁止阀与弹性压紧杆通过固定销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模腔凸楞5为圆环形结构,圆环形的模腔凸楞5,在成品注塑成型后,即可在轮毂上形成外圈的亮饰槽,装配时可嵌入亮饰条,汽车行驶过程中给予来车警示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注塑过程中整体模具的稳定性能更好,优选的,下模座2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限位卡口。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全方便,工作前操作人员首先对正上模端盖1与下模座2件的位置,并通过压紧锁止阀7锁紧,之后通过注口6注入注塑所需的浆料,注浆过程完成后,启动风箱8,既达到了加快成品的注塑冷却成型速率的目的,又可以辅助模腔3排气,使得成品表面更加光滑无气孔,冷却成型后,打开压紧锁止阀7,除下上模端盖1进行脱模即可,便利性更好;且在过程中,圆环形的模腔凸楞5,在成品注塑成型后,即可在轮毂上形成外圈的亮饰槽,装配时可嵌入亮饰条,汽车行驶过程中给予来车警示提高安全性能,实用价值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