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876发布日期:2018-09-08 00: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板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家居装修时普遍使用地板铺设地面,pvc(聚氯乙烯,英文全称:polyvinylchloride)塑料地板由于其具有超强耐磨、防火阻燃、防水防潮、吸音防噪、导热保暖以及耐酸碱腐蚀的特点而广泛被人们使用。

现有技术中关于pvc片材地板的生产系统也有大量相关技术方案公开,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3042813a,公开日:2013年04月1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pvc塑料地板生产流水线,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pvc塑料地板生产流水线,包括多台液压机、板材回转输送线、送板小车以及可升降周转料笼,周转料笼设置在板材回转输送线的两端且位置与液压机对应,周转料笼包括框架、载料盘、升降导轨以及液压站,升降导轨设置在框架内,载料盘设置在框架内并由液压站控制在升降导轨上移动。该申请案的生产流水线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工序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约40%的生产空间、节约了约50%的工人数,也大大降低了现今人工上料和出料所需要的劳动强度,提高了pvc塑料地板的生产效率。

以上申请案主要从机械化角度来提高pvc片材地板的生产效率,但是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显著提高pvc片材地板的生产效率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pvc地板生产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显著提高了地板的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包括:高效挤出模具;冷却装置;线切割装置;涂胶装置;以及翻面装置。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高效挤出模具包括:

主挤出段,该主挤出段的出口通过v形的分隔板分别向上下两侧分隔为上引出段、下引出段;所述上引出段的出口通过上过渡段与其下方的上挤出段连通;所述下引出段的出口通过下过渡段与其上方的下挤出段连通;

隔离膜,该隔离膜穿过所述上挤出段和所述下挤出段之间且向远离主挤出段的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离膜的一端缠绕在送膜滚筒上,隔离膜的另一端缠绕在收膜滚筒上。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整平部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隔离膜穿过整平部上的贯穿通道后再穿过所述上挤出段和所述下挤出段之间。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贯穿通道进口的宽度自外向内渐缩至规定数值,所述贯穿通道出口的宽度保持为规定数值,所述规定数值大于等于所述隔离膜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下挤出段沿着远离主挤出段方向的下方设有传送带,上挤出段沿着远离主挤出段方向的上方设有顶部覆盖件。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收膜滚筒的中心轴通过电机带动旋转。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引出段与上过渡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上过渡段与上挤出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下引出段与下过渡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下过渡段与下挤出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冷却装置包括:

水冷辊,该水冷辊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水冷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安装在对应侧的支撑轴承上,所述支撑轴承与对应侧的支撑管连接;

进水管道,该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冷辊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内部,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

出水管道,该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冷辊另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内部,该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

气冷筒,所述气冷筒为圆筒形结构,气冷筒的一端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气冷筒的底部设有出气口;

水平设置的出气板,所述出气板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平板,气冷筒底部的出气口与出气板的一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处设有贯通通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分别伸入对应的旋转轴贯通通道内;所述进水管道外表面或所述出水管道外表面和对应的贯通通道内表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珠,所述贯通通道内表面的两端连接有环形的密封件,且贯通通道内表面两端的密封件将对应的若干滚珠夹在中间,所述密封件的内表面与对应的进水管道外表面或出水管道外表面贴合。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冷辊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渗水孔,每个渗水孔上连通有一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均位于所述水冷辊内部,且所述渗水管的孔径小于等于1mm。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循环冷却部分包括:

洒水管,该洒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连通;

凉水箱,该凉水箱的内部设有一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凉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

集水桶,集水桶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位于所述散热部顶点的上方,所述洒水管的下端正对下方的集水桶内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件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设置出气板的延伸方向与地板的行进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线切割装置包括:

伸缩腔,该伸缩腔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伸缩腔内部的底端;

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伸缩腔内部且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

绕线齿轮,所述绕线齿轮外圆周的中部为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环形齿轮部;所述绕线齿轮与驱动部件连接;

切割线,该切割线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切割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环绕在所述绕线齿轮的环形凹槽上。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上相对固定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定滑轮的中间轴一端与一个固定杆铰接,定滑轮的中间轴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杆铰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转向滑轮,所述转向滑轮固定于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绕线齿轮之间,所述切割线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以及所述转向滑轮后环绕在所述绕线齿轮的环形凹槽上。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绕线齿轮上的环形齿轮部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间轴通过连接轴与涡轮的中间轴连接,所述涡轮与涡杆啮合;所述涡杆通过齿轮箱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切割线为直径1mm以下的金属丝。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向滑轮的连线垂直于伸缩杆的长度方向。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涂胶装置包括:洒胶筒;

该洒胶筒的内部设有储胶腔,所述储胶腔与洒胶筒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吸胶层;所述洒胶筒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洒胶管,所述洒胶管与对应位置的吸胶层连通;所述洒胶筒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管,一进胶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延伸管内部且进胶管的出口端延伸进入所述储胶腔内;所述进胶管出口端外壁和所述延伸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内设有若干钢珠,所述环形通道的两端连接有密封部,且环形通道两端的密封部将所述若干钢珠夹在中间,所述密封部的内表面与进胶管出口端外壁贴合;所述进胶管的进口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洒胶筒上方的胶水供应桶连通;所述洒胶筒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旋转轴,该中心旋转轴通过减速箱与旋转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洒胶筒被两个洒胶筒轴承所支承。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胶腔内的中部通过加热柱定位件固定有加热柱,所述加热柱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加热柱外表面设有绝缘层,加热柱内部的电阻丝通过绝缘线从储胶腔内部引出进入进胶管出口端;所述进胶管的进口端还通过绝缘线引出管与电池箱连通,进胶管出口端的绝缘线经过绝缘线引出管进入电池箱内部且与电池箱内部的供电电池连接,所述绝缘线引出管内部填充有阻挡件,所述绝缘线从所述阻挡件穿过。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软管上设有开闭阀。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胶层的材料为海绵;所述密封部和所述阻挡件均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洒胶管的内径小于等于2mm。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洒胶筒的四周设有挡板,洒胶筒的下方设有二次回收桶。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翻面装置包括:

进料架;

出料架;

以及位于所述进料架和所述出料架之间的翻面件,该翻面件包括翻面中心轴,所述翻面中心轴中部的外周面上等间距地设有四个地板插接槽;翻面中心轴上相邻两个地板插接槽之间设置有分割板;所述翻面中心轴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翻面中心轴中部两侧的侧定位板,两个侧定位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定位滚珠;所述进料架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以及所述出料架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均分别设置有避让通道,所述分割板可自由旋转至进料架上的避让通道以及出料架上的避让通道。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架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挡板,两侧的导向挡板之间围成地板运送通道,所述地板运送通道由定位段和导向段首尾连接而成,进料架上的避让通道位于所述定位段之间;所述导向段为沿进料架向出料架方向宽度减缩的通道,所述定位段为宽度固定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翻面中心轴被两个支承轴承所支承;所述翻面中心轴的一端设有齿轮且翻面中心轴设有齿轮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箱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每个地板插接槽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到位接触开关,且每个到位接触开关均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架和所述出料架上均安装有输送辊。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翻面中心轴穿过所述侧定位板的中心点,且侧定位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翻面中心轴的外表面。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主挤出段、分隔板、下挤出段、上挤出段、隔离膜以及传送带等的相互配合,使得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的混合料能够一次成型为两块地板,显著提高了pvc片材地板的生产效率。

(2)本发明中,主挤出段的出口通过v形的分隔板分别向上下两侧分隔为上引出段、下引出段,上引出段的出口通过上过渡段与其下方的上挤出段连通,下引出段的出口通过下过渡段与其上方的下挤出段连通,既为送膜滚筒的设置预留了空间,又使得挤出后的上挤出地板和下挤出地板能够上下叠置地被同步运送走,提高了地板的运输效率。

(3)本发明中,水冷辊、循环冷却部分、气冷筒以及出气板等的相互配合,使得地板在运输过程中依次进行水冷、风冷以及干燥工序,显著提高了地板的冷却效果。

(4)本发明中,水冷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对应侧的支撑轴承上,支撑轴承与对应侧的支撑管连接,支撑管可对支撑轴承进行定位、固定,通过水冷辊两侧的支撑轴承对水冷辊进行支承,便于水冷辊的旋转。

(5)本发明中,伸缩腔、伸缩弹簧、伸缩杆、定滑轮、绕线齿轮、切割线以及驱动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切割线完成一次张紧及释放过程即可完成两次切割,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

(6)本发明中,绕线齿轮外圆周的中部为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环形齿轮部,其中环形凹槽用于缠绕切割线,便于控制切割线的张紧及释放过程;环形凹槽两侧的环形齿轮部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有利于动力直接、快速传递到绕线齿轮上。

(7)本发明中,将地板需要涂胶的表面置于洒胶筒的正下方,控制洒胶筒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得储胶腔内的胶水直接从若干洒胶管内喷射而出,从而形成大量沿各个方向均匀喷出的纤细胶水线,使得地板表面始终均匀附着胶水,避免了胶水在地板上成块、成团附着的现象,显著提高了地板的涂胶效率以及涂胶效果。

(8)本发明中,洒胶筒、洒胶管、胶水供应桶、旋转轴驱动电机以及洒胶筒轴承等的相互配合,使得地板表面始终均匀附着胶水,显著提高了地板的涂胶效率以及涂胶效果。

(9)本发明中,需要翻面的地板自进料架向前运输,直至地板的一端伸入翻面中心轴上的地板插接槽内,地板插接槽底部的到位接触开关检测到地板的端部完全嵌入地板插接槽中时,控制旋转电机启动,使得整个翻面中心轴旋转90°,此时,控制下一块地板自进料架向前运输直至对应到位接触开关检测到该块地板完全嵌入对应的地板插接槽中,继续控制旋转电机启动,使得整个翻面中心轴继续旋转90°,此时对应地板被上下翻转,翻转后的地板落在出料架上,然后被出料架输送走,以此往复,完成地板的循环运输,其中,地板在翻面中心轴上翻转时,一方面地板的端部嵌入地板插接槽中,对地板进行纵向的定位,另一方面,地板两端的侧定位板对地板进行横向的定位,从而确保地板在进行翻面操作时,始终能够被良好的定位,完全避免了地板翻面操作时倾斜掉落的问题。

(10)本发明中,翻面件包括翻面中心轴,翻面中心轴中部的外周面上等间距地设有四个地板插接槽,翻面中心轴上相邻两个地板插接槽之间设置有分割板,其中,地板插接槽用于将待翻面地板的端部卡住,分割板用于在地板翻面过程中将地板托住,地板插接槽和分割板相互配合共同使得地板在翻面过程中被良好定位;翻面中心轴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翻面中心轴中部两侧的侧定位板,地板翻面过程中,地板两侧的侧定位板可对地板进行横向的定位,其中,两个侧定位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定位滚珠,定位滚珠可与地板的侧面进行滑动摩擦接触,利于地板的准确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1为实施例的石塑地板高效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整平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的石塑地板生产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中水冷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3为实施例中水冷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4为实施例中水冷辊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5为实施例中水冷辊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6为实施例中气冷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中气冷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中循环冷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中石塑地板线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沿c1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实施例的石塑地板生产用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实施例的石塑地板生产用翻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实施例中翻面件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1、主挤出段;102、分隔板;103、上引出段;104、下引出段;105、下过渡段;106、上过渡段;107、下挤出段;108、上挤出段;109、送膜滚筒;110、整平部;111、收膜滚筒;112、隔离膜;113、传送带;114、顶部覆盖件;

201、水冷辊;2011、旋转轴;2012、支撑轴承;2013、支撑管;2014、密封件;2015、滚珠;2016、进水管道;2017、出水管道;2018、渗水管;202、气冷筒;2021、进气管道;2022、出气板;2031、凉水箱;2032、散热部;2033、集水桶;2034、洒水管;2035、循环泵;

301、固定部;302、切割线;303、定滑轮;304、伸缩杆;3041、固定杆;305、伸缩弹簧;306、伸缩腔;307、转向滑轮;308、绕线齿轮;309、传动齿轮;310、连接轴;311、涡轮;312、涡杆;313、齿轮箱;314、伺服电机;

401、旋转轴驱动电机;402、减速箱;403、中心旋转轴;404、洒胶筒;405、洒胶筒轴承;406、洒胶管;407、吸胶层;408、储胶腔;409、加热柱;410、加热柱定位件;411、延伸管;412、密封部;413、钢珠;414、电池箱;415、供电电池;416、阻挡件;417、连接软管;418、开闭阀;419、胶水供应桶;420、进胶管;

501、进料架;502、导向挡板;503、翻面中心轴;504、地板插接槽;505、到位接触开关;506、分割板;507、支承轴承;508、侧定位板;5081、定位滚珠;509、传动齿轮箱;510、旋转电机;511、输送辊;512、出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包括:高效挤出模具;冷却装置;线切割装置;涂胶装置;以及翻面装置。

结合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中的石塑地板高效挤出模具,包括:主挤出段101,该主挤出段101的出口通过v形的分隔板102分别向上下两侧分隔为上引出段103、下引出段104;上引出段103的出口通过上过渡段106与其下方的上挤出段108连通;下引出段104的出口通过下过渡段105与其上方的下挤出段107连通;整平部110,整平部110上设有贯穿通道;隔离膜112,该隔离膜112的一端缠绕在送膜滚筒109上,隔离膜112的另一端缠绕在收膜滚筒111上,收膜滚筒111的中心轴通过电机带动旋转,隔离膜112穿过整平部110上的贯穿通道后再穿过上挤出段108和下挤出段107之间且向远离主挤出段101的方向延伸。其中,下挤出段107沿着远离主挤出段101方向的下方设有传送带113,上挤出段108沿着远离主挤出段101方向的上方设有顶部覆盖件114。

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的混合料进入主挤出段101内,在v形的分隔板102的作用下,混合料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上引出段103、下引出段104,然后分别从下挤出段107、上挤出段108中挤出,挤出后的地板被隔离膜112隔绝为上挤出地板和下挤出地板,通过传送带113的作用上挤出地板和下挤出地板被运送走;其中,收膜滚筒111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控制收膜滚筒111旋转从而不断将隔离膜112从送膜滚筒109上抽离,且控制隔离膜112的移动速度与传送带113的传送速度保持一致,使得上挤出地板和下挤出地板被平稳、同步地传送走。

本实施例中,主挤出段101、分隔板102、下挤出段107、上挤出段108、隔离膜112以及传送带113等的相互配合,使得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的混合料能够一次成型为两块地板,显著提高了pvc片材地板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主挤出段101的出口通过v形的分隔板102分别向上下两侧分隔为上引出段103、下引出段104,上引出段103的出口通过上过渡段106与其下方的上挤出段108连通,下引出段104的出口通过下过渡段105与其上方的下挤出段107连通,既为送膜滚筒109的设置预留了空间,又使得挤出后的上挤出地板和下挤出地板能够上下叠置地被同步运送走,提高了地板的运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整平部110上设有贯穿通道,隔离膜112穿过整平部110上的贯穿通道后再穿过上挤出段108和下挤出段107之间且向远离主挤出段101的方向延伸,使得隔离膜112在发挥隔离作用前首先被整平,从而避免了因隔离膜112凹凸不平而对上挤出地板下表面以及下挤出地板上表面平整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隔离膜112的一端缠绕在送膜滚筒109上,隔离膜112的另一端缠绕在收膜滚筒111上,收膜滚筒111的中心轴通过电机带动旋转,从而可将送膜滚筒109上缠绕的隔离膜112连续地收纳到收膜滚筒111上,使用一定时间后,可将送膜滚筒109和收膜滚筒111的位置互换,形成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下挤出段107沿着远离主挤出段101方向的下方设有传送带113,上挤出段108沿着远离主挤出段101方向的上方设有顶部覆盖件114,传送带113可将上挤出段106和下挤出段107挤出后的上挤出地板、下挤出地板不断输送走,顶部覆盖件114遮盖于上挤出地板上方,对上挤出地板形成有效保护。

结合图2-1至图2-8,本实施例中的石塑地板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冷辊201,该水冷辊201为圆筒形结构,水冷辊20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2011,旋转轴2011安装在对应侧的支撑轴承2012上,支撑轴承2012与对应侧的支撑管2013连接;进水管道2016,该进水管道2016的一端与水冷辊201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201内部,该进水管道2016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出水管道2017,该出水管道2017的一端与水冷辊201另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201内部,该出水管道2017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气冷筒202,气冷筒202为圆筒形结构,气冷筒202的一端与进气管道2021连通,进气管道2021与鼓风机连接;气冷筒202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水平设置的出气板2022,出气板2022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平板,气冷筒202底部的出气口与出气板2022的一端连通,且设置出气板2022的延伸方向与地板的行进方向相反。其中,旋转轴2011的中心处设有贯通通道,进水管道2016和出水管道2017分别伸入对应的旋转轴2011贯通通道内;进水管道2016外表面或出水管道2017外表面和对应的贯通通道内表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珠2015,贯通通道内表面的两端连接有橡胶材质的环形的密封件2014,且贯通通道内表面两端的密封件2014将对应的若干滚珠2015夹在中间,密封件2014的内表面与对应的进水管道2016外表面或出水管道2017外表面贴合。水冷辊20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渗水孔,每个渗水孔上连通有一渗水管2018,渗水管2018均位于水冷辊201内部,且渗水管2018的孔径小于等于1mm。循环冷却部分包括:洒水管2034,该洒水管2034通过管道与出水管道2017连通;凉水箱2031,该凉水箱2031的内部设有一散热部2032,散热部2032为圆锥体结构;凉水箱203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泵2035的一端连通,循环泵2035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2016连通;集水桶2033,集水桶2033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位于散热部2032顶点的上方,洒水管2034的下端正对下方的集水桶2033内部。

从挤出模具挤出的地板需要进行冷却,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工序,本实施例中,地板在运输过程中依次进行水冷、风冷以及干燥,显著提高了地板的冷却效果,具体的,若干水冷辊201分别布置于待冷却地板的上方以及下方,且水冷辊201分别与待冷却地板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接触,一方面起到定位、运输地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水冷辊201对地板进行冷却作用,其中,水冷辊201的内部通过进水管道2016以及出水管道2017循环通入冷却水,从而对地板进行连续的降温,降温后的地板逐渐凝固硬化,然后进入一段悬空区域,处于悬空区域的地板其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气冷筒202,与气冷筒202连通的出气板2022中吹出水平方向的气流对地板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进行风冷,同时一并对地板上、下表面进行干燥,使得地板可直接用于后续加工或包装出货。

本实施例中,水冷辊201、循环冷却部分、气冷筒202以及出气板2022等的相互配合,使得地板在运输过程中依次进行水冷、风冷以及干燥工序,显著提高了地板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水冷辊20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2011,旋转轴2011安装在对应侧的支撑轴承2012上,支撑轴承2012与对应侧的支撑管2013连接,支撑管2013可对支撑轴承2012进行定位、固定,通过水冷辊201两侧的支撑轴承2012对水冷辊201进行支承,便于水冷辊201的旋转。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道2016的一端与水冷辊201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201内部,该进水管道2016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出水管道2017的一端与水冷辊201另一端连接且延伸进入水冷辊201内部,该出水管道2017的另一端与循环冷却部分连接,旋转轴2011的中心处设有贯通通道,进水管道2016和出水管道2017分别伸入对应的旋转轴2011贯通通道内,进水管道2016外表面或出水管道2017外表面和对应的贯通通道内表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珠2015,贯通通道内表面的两端连接有橡胶材质的环形的密封件2014,且贯通通道内表面两端的密封件2014将对应的若干滚珠2015夹在中间,密封件2014的内表面与对应的进水管道2016外表面或出水管道2017外表面贴合,以上结构的设计使得水冷辊201转动条件下,水冷辊201内部仍旧能够通入循环的冷却水,其中贯通通道内表面两端的密封件2014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施例中,气冷筒202为圆筒形结构,气冷筒202的一端与进气管道2021连通,进气管道2021与鼓风机连接,气冷筒202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水平设置的出气板2022,出气板2022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平板,气冷筒202底部的出气口与出气板2022的一端连通,以上结构的设计使得鼓风机中吹出的循环风能够水平的吹出,且设置出气板2022的延伸方向与地板的行进方向相反,使得水平吹出的循环风其风向与地板的行进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将地板上、下表面附着的水珠有效吹走。

本实施例中,水冷辊20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渗水孔,每个渗水孔上连通有一渗水管2018,渗水管2018均位于水冷辊201内部,且渗水管2018的孔径小于等于1mm,使得水冷辊201内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一部分顺着渗水管2018、渗水孔均匀地扩散到水冷辊201外表面,从而在水冷辊201外表面形成水膜层,移动中的地板其上、下表面和以上水膜层形成对流换热,同时配合水冷辊201本身的热传导,能够有效地将地板进行冷却;其中,设计渗水管2018的孔径小于等于1mm,使得渗水管2018起到毛细管的作用,从而将冷却水缓慢、连续、均匀抽吸至水冷辊201外表面,避免大量冷却水直接通过渗水管2018快速喷出。

本实施例中,循环冷却部分包括:洒水管2034,该洒水管2034通过管道与出水管道2017连通;凉水箱2031,该凉水箱2031的内部设有一散热部2032,散热部2032为圆锥体结构;凉水箱203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泵2035的一端连通,循环泵2035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2016连通;集水桶2033,集水桶2033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位于散热部2032顶点的上方,洒水管2034的下端正对下方的集水桶2033内部,从洒水管2034喷出的需要冷却的循环水落入集水桶2033中,集水桶2033中收集的循环水从其底部的圆形通孔落至散热部2032顶点,然后循环水顺着圆锥体结构的散热部2032外表面,由散热部2032顶点向散热部2032底面流下,循环水流下过程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有效换热,冷却后的循环水落入凉水箱2031内被收集,然后凉水箱2031内冷却后的冷却水重新被循环泵2035抽至水冷辊201内进行连续换热;其中,设计洒水管2034的下端正对下方的集水桶2033内部,在集水桶2033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且将该圆形通孔置于散热部2032顶点的上方,使得从洒水管2034中喷出的循环水能够首先全部有效落至散热部2032顶点,利于后续的换热;其中,设计散热部2032为圆锥体结构,让循环水顺着圆锥体结构的散热部2032外表面,由散热部2032顶点向散热部2032底面流下,使得循环水在流下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显著扩大,从而显著提高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结合图3-1和图3-2,本实施例中的石塑地板线切割装置,包括:伸缩腔306,该伸缩腔306内部设有伸缩弹簧305,伸缩弹簧305的一端固定于伸缩腔306内部的底端;伸缩杆304,该伸缩杆304的一端伸入至伸缩腔306内部且伸缩杆304的一端与伸缩弹簧305的另一端连接(伸缩杆304的一端可沿伸缩腔306内部长度方向自由滑动),伸缩杆304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303;绕线齿轮308,绕线齿轮308外圆周的中部为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环形齿轮部;转向滑轮307,转向滑轮307固定于定滑轮303与绕线齿轮308之间;切割线302,该切割线302为直径1mm的金属丝,该切割线302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301,切割线302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03以及转向滑轮307后环绕在绕线齿轮308的环形凹槽上。其中,绕线齿轮308与驱动部件连接,具体的绕线齿轮308上的环形齿轮部与传动齿轮309啮合,传动齿轮309的中间轴通过连接轴310与涡轮311的中间轴连接,涡轮311与涡杆312啮合;涡杆312通过齿轮箱313与伺服电机314的输出轴连接。具体本实施例中,伸缩杆304另一端上相对固定有两个固定杆3041,定滑轮303的中间轴一端与一个固定杆3041铰接,定滑轮303的中间轴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杆3041铰接。具体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01与转向滑轮307的连线垂直于伸缩杆304的长度方向。

pvc片材地板(石塑地板)从挤出模具挤出后,经冷却后逐渐凝固,在地板凝固过程中容易对其进行切割。本实施例的石塑地板线切割装置,首先控制伺服电机314正转,通过齿轮箱313调节传动比,使得涡杆312、涡轮311以及传动齿轮309旋转,进而带动绕线齿轮308正转,使得切割线302被迅速环绕在绕线齿轮308的环形凹槽上,形成快速收缩并张紧,此时伸缩腔306内的伸缩弹簧305处于压缩状态,切割线302自地板上方向地板下方划过,从而完成对地板的快速切割;一定时间后,控制伺服电机314反转,通过齿轮箱313调节传动比,使得涡杆312、涡轮311以及传动齿轮309旋转,进而带动绕线齿轮308反转,使得切割线302从绕线齿轮308上快速释放,此时伸缩腔306内的伸缩弹簧305快速伸长,使得定滑轮303快速带动切割线302自地板下方向地板上方划过,从而完成对地板的二次快速切割;以此往复,定周期控制伺服电机314正转及反转,完成地板切割工序。

本实施例中,伸缩腔306、伸缩弹簧305、伸缩杆304、定滑轮303、绕线齿轮308、切割线302以及驱动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切割线302完成一次张紧及释放过程即可完成两次切割,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

本实施例中,绕线齿轮308外圆周的中部为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环形齿轮部,其中环形凹槽用于缠绕切割线302,便于控制切割线302的张紧及释放过程;环形凹槽两侧的环形齿轮部与传动齿轮309啮合传动,有利于动力直接、快速传递到绕线齿轮308上。

本实施例中,转向滑轮307固定于定滑轮303与绕线齿轮308之间,通过转向滑轮307使得切割线302平顺的环绕在绕线齿轮308上,便于切割线302的张紧及释放过程;同时,固定部301与转向滑轮307的连线垂直于伸缩杆304的长度方向,当切割线302完全处于张紧状态时,伸缩弹簧305不再被进一步压缩,从而保护了伸缩弹簧305。

本实施例中,涡杆312通过齿轮箱313与伺服电机314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313可调节传动比,便于伺服电机314的动力有效作用至涡杆312上。

结合图4-1,本实施例中的石塑地板生产用涂胶装置,包括:洒胶筒404;该洒胶筒404的内部设有储胶腔408,储胶腔408与洒胶筒40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吸胶层407;洒胶筒404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内径小于等于2mm的洒胶管406,洒胶管406与对应位置的吸胶层407连通;洒胶筒404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管411,一进胶管420的出口端位于延伸管411内部且进胶管420的出口端延伸进入储胶腔408内;进胶管420出口端外壁和延伸管411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内设有若干钢珠413,环形通道的两端连接有密封部412,且环形通道两端的密封部412将若干钢珠413夹在中间,密封部412的内表面与进胶管420出口端外壁贴合;进胶管420的进口端通过连接软管417与洒胶筒404上方的胶水供应桶419连通,连接软管417上设有开闭阀418;洒胶筒404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旋转轴403,该中心旋转轴403通过减速箱402与旋转轴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连接;洒胶筒404被两个洒胶筒轴承405所支承。

其中,储胶腔408内的中部通过加热柱定位件410固定有加热柱409,加热柱409内部设有电阻丝,加热柱409外表面设有绝缘层,加热柱409内部的电阻丝通过绝缘线从储胶腔408内部引出进入进胶管420出口端;进胶管420的进口端还通过绝缘线引出管与电池箱414连通,进胶管420出口端的绝缘线经过绝缘线引出管进入电池箱414内部且与电池箱414内部的供电电池415连接,绝缘线引出管内部填充有阻挡件416,绝缘线从阻挡件416穿过;吸胶层407的材料为海绵;密封部412和阻挡件416均为橡胶材质,密封效果较好;洒胶筒404的四周设有挡板,洒胶筒404的下方设有二次回收桶。

本实施例中,将地板需要涂胶的表面置于洒胶筒404的正下方,控制洒胶筒404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得储胶腔408内的胶水直接从若干洒胶管406内喷射而出,从而形成大量沿各个方向均匀喷出的纤细胶水线,使得地板表面始终均匀附着胶水,避免了胶水在地板上成块、成团附着的现象,显著提高了地板的涂胶效率以及涂胶效果。

本实施例中,洒胶筒404、洒胶管406、胶水供应桶419、旋转轴驱动电机401以及洒胶筒轴承405等的相互配合,使得地板表面始终均匀附着胶水,显著提高了地板的涂胶效率以及涂胶效果。

本实施例中,洒胶筒404的内部设有储胶腔408,储胶腔408与洒胶筒40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海绵材料的吸胶层407,洒胶筒404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内径小于等于2mm的洒胶管406,洒胶管406与对应位置的吸胶层407连通,洒胶筒404高速旋转时,大量胶水被浸润在吸胶层407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有一定量胶水从吸胶层407中被甩出从而进入洒胶管406中形成细细的胶水线喷出;其中,吸胶层407起到缓冲作用,一边有胶水从吸胶层407中被甩出,一边有胶水从储胶腔408内被吸收到吸胶层407中,维持了动态平衡;吸胶层407的作用原理为:形成胶水线喷出,需要提供较大的离心力,这就需要洒胶筒404高速旋转,吸胶层407的设置避免了在洒胶筒404高速旋转时胶水过快过量的喷出,确保胶水的良好使用效果;其中,设置洒胶管406的内径小于等于2mm,有利于纤细胶水线的形成。

本实施例中,洒胶筒404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管411,一进胶管420的出口端位于延伸管411内部且进胶管420的出口端延伸进入储胶腔408内,进胶管420出口端外壁和延伸管411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内设有若干钢珠413,环形通道的两端连接有密封部412,且环形通道两端的密封部412将若干钢珠413夹在中间,密封部412的内表面与进胶管420出口端外壁贴合,进胶管420的进口端通过连接软管417与洒胶筒404上方的胶水供应桶419连通,连接软管417上设有开闭阀418,以上结构的设计,使得洒胶筒404在进行高速旋转时,仍旧能通过胶水供应桶419不断地通入胶水,且不发生胶水泄漏,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洒胶筒404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旋转轴403,该中心旋转轴403通过减速箱402与旋转轴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连接,洒胶筒404被两个洒胶筒轴承405所支承,以上结构使得通过旋转轴驱动电机401即可方便地控制洒胶筒404旋转。

本实施例中,储胶腔408内的中部通过加热柱定位件410固定有加热柱409,加热柱409内部设有电阻丝,加热柱409外表面设有绝缘层,加热柱409内部的电阻丝通过绝缘线从储胶腔408内部引出进入进胶管420出口端,进胶管420的进口端还通过绝缘线引出管与电池箱414连通,进胶管420出口端的绝缘线经过绝缘线引出管进入电池箱414内部且与电池箱414内部的供电电池415连接,绝缘线引出管内部填充有阻挡件416,绝缘线从阻挡件416穿过,阻挡件416用于阻挡胶水流入电池箱414内,其中,加热柱409能够对储胶腔408内的胶水进行在线加热,使得储胶腔408内的胶水始终处于流动性良好的状态,避免了胶水堵塞现象,同时为胶水顺利的从洒胶筒404中喷出提供条件,且加热柱409内部的电阻丝可方便地通过供电电池415供电。

本实施例中,洒胶筒404的四周设有挡板,洒胶筒404的下方设有二次回收桶,当洒胶筒404高速旋转喷出大量胶水线时,四周的挡板可将未喷射到地板上的胶水阻挡下来,并通过二次回收桶回收利用,提高了胶水的利用率。

结合图5-1和图5-2,本实施例中的石塑地板生产用翻面装置,包括:进料架501;出料架512,进料架501和出料架512上均安装有输送辊511;以及位于进料架501和出料架512之间的翻面件,该翻面件包括翻面中心轴503,翻面中心轴503中部的外周面上等间距地设有四个地板插接槽504;翻面中心轴503上相邻两个地板插接槽504之间设置有分割板506;翻面中心轴503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翻面中心轴503中部两侧的侧定位板508,两个侧定位板508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定位滚珠5081;进料架501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以及出料架512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均分别设置有避让通道,分割板506可自由旋转至进料架501上的避让通道以及出料架512上的避让通道。其中,进料架501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挡板502,两侧的导向挡板502之间围成地板运送通道,地板运送通道由定位段和导向段首尾连接而成,进料架501上的避让通道位于定位段之间;导向段为沿进料架501向出料架512方向宽度减缩的通道,定位段为宽度固定的通道;翻面中心轴503被两个支承轴承507所支承,翻面中心轴503的一端设有齿轮且翻面中心轴503设有齿轮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箱509与旋转电机510的输出轴连接;每个地板插接槽504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到位接触开关505,且每个到位接触开关505均与旋转电机510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翻面中心轴503穿过侧定位板508的中心点,且侧定位板508螺纹连接于翻面中心轴503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需要翻面的地板自进料架501向前运输,直至地板的一端伸入翻面中心轴503上的地板插接槽504内,地板插接槽504底部的到位接触开关505检测到地板的端部完全嵌入地板插接槽504中时,控制旋转电机510启动,使得整个翻面中心轴503旋转90°,此时,控制下一块地板自进料架501向前运输直至对应到位接触开关505检测到该块地板完全嵌入对应的地板插接槽504中,继续控制旋转电机510启动,使得整个翻面中心轴503继续旋转90°,此时对应地板被上下翻转,翻转后的地板落在出料架512上,然后被出料架512输送走,以此往复,完成地板的循环运输,其中,地板在翻面中心轴503上翻转时,一方面地板的端部嵌入地板插接槽504中,对地板进行纵向的定位,另一方面,地板两端的侧定位板508对地板进行横向的定位,从而确保地板在进行翻面操作时,始终能够被良好的定位,完全避免了地板翻面操作时倾斜掉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进料架501和出料架512上均安装有输送辊511,控制输送辊511的转动可方便地将地板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中,翻面件包括翻面中心轴503,翻面中心轴503中部的外周面上等间距地设有四个地板插接槽504,翻面中心轴503上相邻两个地板插接槽504之间设置有分割板506,其中,地板插接槽504用于将待翻面地板的端部卡住,分割板506用于在地板翻面过程中将地板托住,地板插接槽504和分割板506相互配合共同使得地板在翻面过程中被良好定位;翻面中心轴503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翻面中心轴503中部两侧的侧定位板508,地板翻面过程中,地板两侧的侧定位板508可对地板进行横向的定位,其中,两个侧定位板508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定位滚珠5081,定位滚珠5081可与地板的侧面进行滑动摩擦接触,利于地板的准确定位。

本实施例中,进料架501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以及出料架512靠近翻面件一端的中部均分别设置有避让通道,分割板506可自由旋转至进料架501上的避让通道以及出料架512上的避让通道,避让通道的设置使得分割板506长度可设计的大于等于地板长度,从而利于对翻面的地板进行纵向上的支撑、定位,提高了地板翻面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进料架501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挡板502,两侧的导向挡板502之间围成地板运送通道,地板运送通道由定位段和导向段首尾连接而成,进料架501上的避让通道位于定位段之间,导向段为沿进料架501向出料架512方向宽度减缩的通道,定位段为宽度固定的通道,其中,导向段和定位段悬于进料架501上方,进料架501上输送的地板首先被导向段进行导向,然后进入定位段内,此时地板的两端在定位段内被准确定位,最终使得插入地板插接槽504内的地板事先进行位置校正,从而提高了地板后续翻面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翻面中心轴503被两个支承轴承507所支承,翻面中心轴503的一端设有齿轮且翻面中心轴503设有齿轮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箱509与旋转电机510的输出轴连接,每个地板插接槽504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到位接触开关505,且每个到位接触开关505均与旋转电机510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可通过到位接触开关505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翻转的进程,从而相应控制旋转电机510的启停,实现整个地板翻面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本实施例中,翻面中心轴503穿过侧定位板508的中心点,且侧定位板508螺纹连接于翻面中心轴503的外表面,调整侧定位板508在翻面中心轴503外表面上的螺纹连接位置,可相应地改变两个侧定位板508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实现不同尺寸地板翻面过程时的横向定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更进一步的:贯穿通道进口的宽度自外向内渐缩至规定数值,贯穿通道出口的宽度保持为规定数值,规定数值等于隔离膜112的厚度。切割线302为直径0.5mm的金属丝。

本实施例中,设计贯穿通道进口的宽度自外向内渐缩至规定数值,贯穿通道出口的宽度保持为规定数值,规定数值小于等于隔离膜112的厚度,使得从送膜滚筒109上脱离的隔离膜112被贯穿通道进口逐渐压平,并在贯穿通道出口内被持续拉平,提高隔离膜112的平整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pvc片材地板生产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更进一步的:上引出段103与上过渡段106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上过渡段106与上挤出段108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下引出段104与下过渡段105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下过渡段105与下挤出段107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上过渡段106两端的圆弧过渡设计以及下过渡段105两端的圆弧过渡设计,使得混合料能够平顺地进入上挤出段108、下挤出段107,提高地板生产效率。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