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557发布日期:2018-11-24 10:1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刮研的机械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纽扣生产过程中经常因为孔内有毛刺造成废品率提高的问题,毛刺又称溢边、披锋、飞边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静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等处,毛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或机台锁模力失效造成,一般来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塑件绝对不产生毛刺是不可能的。

现在企业采用锉刀、修边刀等工具去除毛刺或者使用化学、热爆炸、电解等方法范围去除毛刺。采用锉刀、修边刀等工具人工锉除毛刺会有效率低、耗时长的缺点,而使用范围去除毛刺的方法必然对产品本身造成损坏,只适用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产品,而且存在去除不干净的问题,依然需要后续的人工处理参与毛刺问题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是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该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实现自动送料,提高去除毛刺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包括机箱、打磨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用于打磨工件毛刺,所述机箱设置有工位座,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工位座的上方,所述传送组件用于将工件传送到工位座上,所述机箱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有固定杆和升降块,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该驱动调节装置带动升降块沿固定杆上下移动,所述打磨组件安装在升降块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振动盘、转动盘和进步电机,所述进步电机安装在机箱上,所述转动盘设置在工位座上,所述转动盘上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通孔,所述进步电机带动转动盘上的固定通孔依次与打磨组件对齐,所述转动盘对应每个固定通孔在背向打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圈,该第一弹性圈用于承接工件,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设置有传料板,所述传料板将工件传输至固定通孔上方,所述传料板沿振动盘朝向固定通孔设置有传料槽,该传料槽末端设置有下料孔,当其中一个固定通孔与打磨组件对齐时,其中另一个通孔与下料孔对齐,所述下料孔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圈,该第二弹性圈用于承接工件,所述升降块设置有与下料孔同轴心设置的推动杆,该推动杆用于推出第二弹性圈上的工件进入转盘的固定通孔内,当打磨组件与伸入工件打磨时,推动杆推动第二弹性圈上工件进入固定通孔内,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接料腔,该接料腔朝向下料孔设置有接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块设置有吸附座,所述吸附座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驱动座,该驱动座在滑移槽内滑移,所述吸附座用于吸附驱动座,所述打磨组件固定安装在驱动座上,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打磨组件沿工件孔壁运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圆锉刀,驱动电机带动圆锉刀转动,在转盘转动时,固定通孔依次与圆锉刀对齐,所述工位座上设置有校准座,所述校准座上开设有校准孔槽,该校准孔槽用于放置标准件,所述驱动座在校准座上方设置有校准杆,该校准杆与圆锉刀形状和尺寸相同,该校准杆与圆锉刀的端部处于同一水高度,该校准杆表面无锉纹,该校准杆与驱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槽对应在校准孔槽和固定通孔连线方向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件,该第一弹簧件保持定位块在滑移槽内沿校准孔槽和固定通孔的连线方向左右滑移,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推动驱动座沿垂直校准孔槽和固定通孔的连线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气缸与升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滑移槽连接第一弹簧件的两端侧壁,设置在两端的第二气缸轮流间歇限制驱动座在滑移槽向左右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块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固定杆穿过升降孔,所述升降块朝向固定杆设置有联动腔,所述驱动调节装置设置在联动腔内,所述驱动调节装置包括有主动齿轮、蜗杆、单片机和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杆外周面轴向设置有若干齿型槽,在固定杆侧壁形成齿条状,固定杆通过若干齿型槽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蜗杆与主动齿轮啮合,蜗杆与联动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用于带动蜗杆转动,所述伺服电机与联动腔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通孔和校准孔槽内设置有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两个圆弧形块,所述圆弧形块与固定通孔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件,所述圆弧形块与校准孔槽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形块伸出固定通孔和校准孔槽设置有圆台形块,该圆台形块相对圆弧形块向外扩张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座朝向滑移槽设置有若干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置有滚珠,该滚珠使用磁性材料,该滚珠吸附于滑移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待加工工件倒入振动盘内,传送组件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工作位,升降块带动打磨组件伸入工件孔内,依次打磨待加工工件。通过振动盘将零件传送到传送板上依次排列,第二弹性圈承接工件,通过升降块带动打磨组件伸入待加工零件孔内进行打磨,同时推杆下落推动第二弹性圈上待加工工件撑开第二弹性圈进入固定通孔内,同步实现下料和打磨组件伸入动作,节约能耗,下料过程中,新的工件会将同一个固定通孔内的工件向下推,使第一弹性圈弯曲形变进入接料腔内,工件下落后第一弹性圈回复支撑状态,工件下落后同步实现下料和出料,提高效率,通过进步电机带动转动盘,将固定通孔依次对齐打磨组件和下料孔,实现自动进料,提高除毛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打磨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升降块与驱动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传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下料孔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机箱;2、振动盘;3、校准座;4、固定杆;5、升降块;6、吸附座;7、磁石条;8、驱动座;9、驱动电机;10、圆锉刀;11、推动杆;12、转动盘;13、进步电机;14、单片机;15、固定通孔;16、第二弹性圈;17、工位座;18、校准孔槽;19、校准杆;20、传料板;21、下料孔;22、第一弹性圈;23、接料口;24、接料腔;25、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滑移槽;28、升降孔;29、第一弹簧件;30、联动腔;31、主动齿轮;32、蜗杆;33、伺服电机;34、齿型槽;35、滚珠槽;36、控制杆;37、圆弧形块;38、第二弹簧件;39、圆台形块;40、滚珠;41、传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6所示,对实施例做出说明:一种纽扣除毛刺装置,包括机箱1、打磨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用于打磨工件毛刺,所述机箱1设置有工位座17,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工位座17的上方,所述传送组件用于将工件传送到工位座17上,所述机箱1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有固定杆4和升降块5,所述固定杆4下端与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5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该驱动调节装置带动升降块5沿固定杆4上下移动,所述打磨组件安装在升降块5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振动盘2、转动盘12和进步电机13,所述进步电机13安装在机箱1上,所述转动盘12设置在工位座17上,所述转动盘12上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通孔15,所述进步电机13带动转动盘12上的固定通孔15依次与打磨组件对齐,所述转动盘12对应每个固定通孔15在背向打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圈22,该第一弹性圈22用于承接工件,第一弹性圈22可以选择使用三元乙丙橡胶、丁晴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橡胶圆环,所述振动盘2的出料口设置有传料板20,所述传料板20将工件传输至固定通孔15上方,该传料板20末端设置有下料孔21,当其中一个固定通孔15与打磨组件对齐时,其中另一个通孔15与下料孔21对齐,所述下料孔21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圈16,第二弹性圈16可以选择使用三元乙丙橡胶、丁晴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橡胶圆环,该第二弹性圈16用于承接工件,所述升降块5设置有与下料孔21同轴心设置的推动杆11,该推动杆11用于推出第二弹性圈16上的工件进入转盘的固定通孔15内,当打磨组件与伸入工件打磨时,推动杆11推动第二弹性圈16上工件进入固定通孔15内,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接料腔24,该接料腔24朝向下料孔21设置有接料口23。

使用过程,将待加工工件倒入振动盘2内,传送组件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工作位,升降块5带动打磨组件伸入工件孔内,依次打磨待加工工件。通过振动盘2将零件传送到传送板上依次排列,第二弹性圈16承接工件,通过升降块5带动打磨组件伸入待加工零件孔内进行打磨,同时推杆下落推动第二弹性圈16上待加工工件撑开第二弹性圈16进入固定通孔15内,同步实现下料和打磨组件伸入动作,节约能耗,下料过程中,新的工件会将同一个固定通孔15内的工件向下推,使第一弹性圈22弯曲形变进入接料腔24内,工件下落后第一弹性圈22回复支撑状态,工件下落后同步实现下料和出料,提高效率,通过进步电机13带动转动盘12,将固定通孔15依次对齐打磨组件和下料孔21,实现自动进料,提高除毛刺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块5设置有吸附座6,所述吸附座6设置有滑移槽27,所述滑移槽27内设置有驱动座8,该驱动座8在滑移槽27内滑移,所述吸附座6用于吸附驱动座8,所述打磨组件固定安装在驱动座8上,所述滑移槽27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打磨组件沿工件孔壁运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9和圆锉刀10,驱动电机9带动圆锉刀10转动,在转盘转动时,固定通孔15依次与圆锉刀10对齐,所述工位座17上设置有校准座3,所述校准座3上开设有校准孔槽18,该校准孔槽18用于放置标准件,所述驱动座8在校准座3上方设置有校准杆19,该校准杆19与圆锉刀10形状和尺寸相同,该校准杆19与圆锉刀10的端部处于同一水高度,该校准杆19表面无锉纹,该校准杆19与驱动座8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槽27对应在校准孔槽18和固定通孔15连线方向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件29,该第一弹簧件29保持校准块在滑移槽27内沿校准孔槽18和固定通孔15的连线方向左右滑移,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25和两个第二气缸26,所述第一气缸25用于推动驱动座8沿垂直校准孔槽18和固定通孔15的连线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气缸25与升降块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6分别设置在滑移槽27连接第一弹簧件29的两端侧壁,设置在两端的第二气缸26轮流间歇限制驱动座8在滑移槽27向左右滑移,在圆锉刀10和校准杆19伸入对应的待测零件孔内和模型孔内时,启动第二气缸26和第一气缸25,限制方式可选择,第二气缸26活塞杆与第一弹簧件29背向驱动座8一端固定连接,当一端第二气缸26收缩,拉伸同一端第一弹簧件29;另一端第二气缸26伸出,压缩同端的第一弹簧件29,使得驱动座8在两个第一弹簧件29作用下向第二气缸26收缩一端运动趋向,在第一气缸25带动下,圆锉刀10贴靠待加工零件孔内壁靠近第二气缸26收缩一端的半圆内壁锉除毛刺,第二气缸26交替限制驱动座8在第一滑移槽27的左右滑移,使得圆锉刀10交替锉除待加工零件两边半圆内壁毛刺,提高去除毛刺效率,避免造成工件破坏形成缺料,变形。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块5设置有升降孔28,所述固定杆4穿过升降孔28,所述升降块5朝向固定杆4设置有联动腔30,所述驱动调节装置设置在联动腔30内,所述驱动调节装置包括有主动齿轮31、蜗杆32、单片机14和伺服电机33,所述固定杆4外周面轴向设置有若干齿型槽34,在固定杆4侧壁形成齿条状,固定杆4通过若干齿型槽34与主动齿轮31啮合,所述蜗杆32与主动齿轮31啮合,蜗杆32与联动腔3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3用于带动蜗杆32转动,所述伺服电机33与联动腔30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3正转带动驱动调节装置,使得打磨组件升入待加工零件内打磨,打磨完毕,伺服电机33反转带动驱动调节装置,使得打磨组件上升,伺服电机33的控制可选用at89cxx型单片机14,控制伺服电机33依次轮流完成正转、停顿、反转、停顿的动作,实现自动打磨,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通孔15和校准孔槽18内设置有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两个圆弧形块37,所述圆弧形块37与固定通孔15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件38,所述圆弧形块37与校准孔槽18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件38,通过第二弹簧件38收缩回复夹持,便于适用不同尺寸圆形零件。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所述圆弧形块37伸出固定通孔15和校准孔槽18设置有圆台形块39,该圆台形块39相对圆弧形块37向外扩张设置,推动杆11推动待加工零件时,通过圆台形块39撑开圆弧形块37,无需额外控制机构,节约能耗。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座8朝向滑移槽27设置有若干滚珠槽35,所述滚珠槽35内设置有滚珠40,该滚珠40可选择使用铁柱、钢珠等可磁化珠子,该滚珠40吸附于滑移槽27内,使驱动座8与吸附座6之间滑动变为滚动,减少摩擦力,节约能耗。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