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3669发布日期:2018-12-28 21:4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会用到成百上千的零部件,其中,汽车内饰壳就是其中的零部件之一,汽车的内饰装潢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内饰壳,在内饰壳的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内饰壳上转印各种各样的图案,现有技术中内饰壳上转印图案需要多到工序处理,当内饰壳在一道工序上完成加工之后,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将内饰壳转移到另一道工序进行加工处理,作业人员手动作业导致生产效率极其低下,此外,作业人员手动作业存在不稳定性,会导致内饰壳转印的质量稳定性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参与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工序,提升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因作业人员手动作业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质量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烘烤装置,烘烤装置用于烘烤胶膜以使得胶膜软化;

提供吸塑装置,吸塑装置用于对软化后的胶膜进行吸塑成型以使得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形状吻合汽车内饰壳的形状;

提供机器人及校准装置,校准装置设有倾斜设置的校准板,机器人拾取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并将胶膜放置在校准板上,放置在校准板上的胶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校准板自动下滑并完成位置校准;

提供注塑装置,机器人拾取位置校准后的胶膜并将胶膜移载到注塑装置内,注塑装置用于注塑成型汽车内饰壳以使得胶膜的图案自动转印在汽车内饰壳上。

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裁切装置,裁切装置用于裁切吸塑成型后的胶膜上的余料,机器人拾取裁切装置裁切后的胶膜并将胶膜经由校准装置进行位置校准。

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吸塑成型后的胶膜,输送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环形条、设置于环形条的多个定位块,多个定位块沿环形条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环形条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段,吸塑成型的胶膜套设定位在直线段的定位块上,机器人拾取直线段输出的胶膜并将胶膜移送至校准装置进行位置校准。

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剪切装置,机器人拾取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并将汽车内饰壳移载至剪切装置,剪切装置用于剪切机器人所拾取的汽车内饰壳的水口。

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喷码装置,机器人将剪切装置剪切后的汽车内饰壳移载至喷码装置,喷码装置用于对剪切装置剪切水口后的汽车内饰壳进行喷码。

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除尘装置,机器人拾取位置校准后的胶膜并将胶膜移载到除尘装置进行除尘,除尘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对机器人所拾取的校准后的胶膜进行除尘。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包括六轴机械手及设置于六轴机械手末端的拾取件,拾取件的两侧分别设有真空吸嘴及气缸夹,真空吸嘴用于吸取胶膜,气缸夹用于夹持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真空吸嘴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气缸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缸夹分别夹持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校准板设有承载平面、自承载平面突设而成的三个定位柱,承载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承载平面用于承载胶膜,三个定位柱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三个定位柱均用于抵触胶膜。

优选地,三个所述定位柱均设有滚动的滚球,滚球突伸出定位柱的外表面,滚球突伸出定位柱的外表面的一端用于抵触胶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参与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工序,提升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因作业人员手动作业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造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校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校准装置2—校准板3—承载平面

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烘烤装置,烘烤装置用于烘烤待转印的胶膜以使得胶膜软化,根据实际需要,烘烤装置可以为烤箱。

提供吸塑装置,吸塑装置用于对软化后的胶膜(即烘烤装置烘烤后的胶膜)进行吸塑成型以使得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形状吻合汽车内饰壳的形状;实际使用时,将软化后的胶膜移载入吸塑装置的密封腔中,然后向吸塑装置的密封腔内充气或者对吸塑装置的密封腔进行抽真空,进而完成胶膜的吸塑成型。

提供机器人及校准装置1,校准装置1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校准板2,即校准板2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机器人拾取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并将胶膜放置在校准板2上,放置在校准板2上的胶膜在胶膜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校准板2自动下滑到校准装置1的预定位置,从而完成胶膜的位置校准,而后机器人再拾取完成位置校准后的胶膜。

提供注塑装置,机器人拾取校准机构校准后的胶膜并将胶膜移载到注塑装置内,即机器人用于移载胶膜或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注塑装置用于注塑成型汽车内饰壳以使得胶膜的图案自动转印在汽车内饰壳上,相较于胶膜未经校准而直接移入注塑装置内,大大提升汽车内饰壳的转印良率。

本发明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参与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工序,提升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因作业人员手动作业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的质量稳定性。

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裁切装置,裁切装置用于裁切吸塑成型后的胶膜上的余料,即裁切装置裁切掉非产品部分的局部胶膜、成型出与汽车内饰壳形状吻合的胶膜,机器人拾取裁切装置裁切后的胶膜并将胶膜放置在校准装置1的校准板2上,经由校准装置1实现对胶膜的自动位置校准。优选地,裁切装置为激光切割机,相较于利用刀具裁切胶膜,避免因刀具接触胶膜而造成胶膜损伤。

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吸塑成型后的胶膜,输送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环形条、设置在环形条上的多个定位块,根据实际需要,环形条可以为传送带或链条等,多个定位块沿环形条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优选地,多个定位块沿环形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而成,环形条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段,吸塑成型的胶膜套设定位在直线段的定位块上,机器人拾取直线段输出的胶膜并将胶膜移送至校准装置1进行位置校准。

利用定位块实现对胶膜的初步定位,防止胶膜在水平段上的位置偏差太大而导致机器人不能正常拾取胶膜。实际使用时,裁切装置裁切后的胶膜套设在水平段一端的定位块的外侧,随着环形带的移动,水平段经由定位块带动胶膜移动,当胶膜移动到水平段的另一端时,胶膜已经自动冷却完成,即胶膜在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中完成冷却,而后机器人即可拾取直线段另一端输出的胶膜(即冷却后的胶膜)并将其移动到校准板2进行位置校准。

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剪切装置,机器人拾取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并将汽车内饰壳移载至剪切装置,剪切装置用于剪切机器人所拾取的汽车内饰壳的水口。本实施例中,剪切装饰设有气动剪刀,气动剪刀用于剪切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的水口,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剪切汽车内饰壳的水口,提升汽车内饰壳的水口剪切效率及剪切质量稳定性。

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喷码装置,机器人将剪切装置剪切后的汽车内饰壳移载至喷码装置,喷码装置用于对剪切装置剪切水口后的汽车内饰壳进行喷码。利用喷码装置实现对剪切完水口后的汽车内饰壳进行自动喷码标识。

所述汽车内饰壳表面转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除尘装置,机器人拾取位置校准后的胶膜并将胶膜移载到除尘装置进行除尘,除尘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对机器人所拾取的校准后的胶膜进行除尘,利用高压气体去除胶膜上粘附的粉尘等,优选地,除尘装置为抽气装置,相较于吹气装置,防止除尘装置吹落的胶膜上所粘附的粉尘到处飞溅。

所述机器人包括六轴机械手及设置在六轴机械手末端上的拾取件,拾取件的两侧分别设有真空吸嘴及气缸夹,优选地,真空吸嘴、气缸夹分别位于拾取件彼此远离的两侧,真空吸嘴用于吸取胶膜,考虑到胶膜的重量较轻,即利用真空吸嘴吸取胶膜,气缸夹用于夹持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考虑到汽车内饰壳重量较重,故采用夹持力较大的气缸夹夹持汽车内饰壳,防止汽车内饰壳从拾取件上脱落。

所述真空吸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真空吸嘴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三个真空吸嘴确定一个平面,确保三个真空吸嘴可以稳稳吸住胶膜,防止胶膜与真空吸嘴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气缸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缸夹分别夹持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后的汽车内饰壳的左右两端,确保汽车内饰壳的左右两端受力均衡,避免因汽车内饰壳两端受力不均而从拾取件上脱落。

所述校准板2上设置有承载平面3、自承载平面3突设而成的三个定位柱4,承载平面3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承载平面3用于承载胶膜,三个定位柱4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三个定位柱4均用于抵触在胶膜的外侧上,利用三个定位柱4确定一个平面,实现对胶膜位置的准确校准。当胶膜放置在承载平面3上之后,胶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滑,直至胶膜抵触在三个定位柱4上,从而自动实现对胶膜的位置校准。

三个所述定位柱4均设置有自由滚动的滚球,滚球突伸出定位柱4的外表面,滚球突伸出定位柱4的外表面的一端用于抵触在胶膜上,通过设置滚动的滚球,当胶膜在校准板2的承载平面3向下滑动时,将胶膜与定位柱4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胶膜与滚球之间的滚动摩擦,一方面确保胶膜可以顺畅地滑动实现位置校准,另一方面降低对胶膜的磨损。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