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5346发布日期:2018-10-26 18:3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材料具有粘性高的特性,目前,在进行沥青试件浇筑的过程中,多数仍采用汤匙、坩埚等盛放沥青进行浇筑试件,不仅操作过程繁琐,容易造成沥青泼洒,溢出的沥青还需要多次加工才能成型,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试件的标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数据的准确性带来很大挑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生产效率高,能够快速进行沥青试件浇筑的漏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沥青试件浇筑困难等问题,提供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其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系统、升降系统,所述漏斗系统包括盛样漏斗、连接段、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底盖、升降旋钮;

进一步,所述盛样漏斗是铜制喇叭形两端开口的结构,下端为内口螺丝连接段;

进一步,所述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是铜制两端开口且底面积不等的圆柱体结构,上端为外口螺丝连接段,与盛样漏斗下端内口螺丝匹配组成连接段,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属于标准件,按照沥青试件指标需要,铸造与试件体积相等的标准件;

进一步,所述升降底盖是铜制锥形实体可升降结构,嵌于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底部,顶端为弧面,底端与漏管底部平齐,一侧与升降旋钮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旋钮,通过旋转,带动升降底盖升降,控制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底端开口的张开与闭合,实现沥青下漏的开始和停止,完成沥青试件快速浇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沥青试件浇筑操作困难,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解决实验室进行沥青试件浇筑时的操作过程繁琐、泼洒、须多次加工成型等问题,与传统的取样方式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生产效率高,很好的实现了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成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盛样漏斗,2-连接段,3-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4-升降底盖,5-升降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更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其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系统、升降系统,所述漏斗系统包括盛样漏斗、连接段、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底盖、升降旋钮;

进一步,所述盛样漏斗1是铜制喇叭形两端开口的结构,下端为内口螺丝连接段2;

进一步,所述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是铜制两端开口且底面积不等的圆柱体结构,上端为外口螺丝连接段2,与盛样漏斗下端内口螺丝匹配组成连接段2,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属于标准件,按照沥青试件指标需要,铸造与试件体积相等的标准件;

进一步,所述升降底盖4是铜制锥形实体可升降结构,嵌于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底部3,顶端为弧面,底端与漏管3底部平齐,一侧与升降旋钮5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旋钮5,通过旋转,带动升降底盖4升降,控制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底端开口的张开与闭合,实现沥青下漏的开始和停止,完成沥青试件快速浇筑。

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各个组件进行组装,选择将盛样漏斗1与所做试件的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通过螺纹连接成连接段2,旋紧升降旋钮5,使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底端封闭,确保沥青不发生外溢。

将试件所需沥青倒入盛样漏斗1,沥青到达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内,将装置置于组装好的试样环上部,旋转升降旋钮5,带动升降底盖4上升,使升降底盖4与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3有间隙,沥青通过间隙流入试件环中,试样环填满后,旋转升降旋钮5,带动升降底盖4下降,沥青停止流动,完成沥青试件快速浇筑。

以上所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结构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沥青材料具有粘性高的特性,为解决实验室进行沥青试件浇筑时的操作过程繁琐、泼洒、须多次加工成型等问题,装置包括漏斗系统、升降系统;所述漏斗系统包括盛样漏斗、连接段、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盛样漏斗是铜制喇叭形两端开口的结构,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是铜制两端开口且底面积不等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底盖、升降旋钮,升降底盖是铜制锥形实体可升降结构,嵌于多规格标准体积漏管底部;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沥青试件浇筑操作困难,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漏斗装置,本装置很好的实现了沥青试件快速浇筑成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17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