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526发布日期:2019-01-05 10:3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橡胶处理设备领域,涉及开练机。



背景技术: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为通用橡胶,通用橡胶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橡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很多设备,用来提升橡胶的塑性,统称为增塑装置,开放式炼胶机就是增塑装置的一种,简称开练机,两辊筒各以不同速度相对回转,生胶或胶料随着辊筒的转动被卷入两辊间隙,受强烈剪切作用而达到塑炼或混炼的目的,橡胶因为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很容易粘贴到辊筒上,开练机的稳定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设置刮胶组件,采用气缸驱动,实现间歇运动的刮胶,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更加简单便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包括大底板,固设在大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和垂直设在所述大底板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架设有转动连接的主辊筒和辅辊筒,所述主辊筒和辅辊筒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链轮机构驱动主辊筒旋转,所述主辊筒的端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辅辊筒的端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主动齿轮的节圆直径小于所述从动齿轮的节圆直径,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端架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与所述主动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设在所述主辊筒和辅辊筒中间位置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对橡胶限位用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可定位式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主辊筒和辅辊筒的下方均设有刮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料板通过止付螺丝与所述支撑杆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包括上移动板和下挡板,所述上移动板与所述支撑杆可定位式滑动连接,所述上移动板上设有长条孔,所述下挡板通过设在所述长条孔内的螺丝与所述上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的下端为三角形且向下伸入到所述主辊筒和辅辊筒的中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辊筒的辅辊筒的下方还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与所述左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槽与所述右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槽的上端为喇叭形。

进一步的,刮胶组件包括驱动轴、刮胶刀和气缸,所述驱动轴垂直设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且与二者转动连接,所述刮胶刀通过两个固定座固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气缸远离出力轴的一端通过支架铰接在所述左支撑板上,所述气缸的出力轴端铰接驱动杆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气缸的出力轴上下移动通过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刮胶刀包括定位架和刀片,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固设在所述定位架的上端,所述刀片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架纵向的两端,所述定位架纵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上设有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固定座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刀片通过沉头孔固锁在所述定位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分别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下端设有y型接头,所述驱动杆居中铰接在所述y型接头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由五通二位电磁阀控制,所述五通二位电磁阀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为plc程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驱动电机通过链条链轮机构进行驱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过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不同的规格,实现了主辊筒和辅辊筒之间的转动差,进而实现对橡胶的挤压开练,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而且上方的挡料板可对橡胶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精确下料,也方便下一个工序橡胶的收集;2、挡料板设置成两个,可根据不同的橡胶规格进行距离的设定,适用范围更广,而且挡料板分为上下连接的上移动板和下挡板,分体设置加工成本低,而且二者通过长条孔配合,可弥补加工误差,既保证充分挡料又可避免组装过程中干涉;3、通过气缸的上下运动,实现了驱动杆对驱动轴的转动动作,进而实现了定位架及固定在定位架上方刀片的摇摆,实现了连续刮胶,自动化程度高,控制更加简单,而且气缸的规格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成本低;4、设置两个固定座,定位架的固定更加牢靠,稳定性更高;5、设置定位槽后,每次更换刀片的时候,方便及时快速的对刀片进行定位,提升更换的效率;6、设置连接板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方便调节驱动轴的位置;7、五通二位电磁阀成本低,气管连接更加方便快捷,使得程序控制更加简单化,plc程序容易编辑上手,员工操作简单,降低员工培训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b部详图;

图3是本发明刮胶组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配合后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刮胶组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配合后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的a部详图。

附图标记:

10-刮胶组件,20-大底板;30-驱动电机;40-主辊筒;401-主动齿轮;50-辅辊筒;501-从动齿轮;60-承接槽;70-支撑杆;80-挡料板;801-上移动板;8011-长条孔;802-下挡板;803-支付螺丝;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驱动轴;31-固定座;4-定位架;5-刀片;51-驱动槽;52-倒角;6-气缸;61-y型接头;62-支架;7-驱动杆;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开放式橡胶增塑机,包括大底板20,固设在大底板20上的驱动电机30和垂直设在大底板20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平行设置,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之间架设有转动连接的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平行设置,驱动电机30通过链条链轮机构驱动主辊筒40旋转,主辊筒40的端部设有主动齿轮401,辅辊筒50的端部设有从动齿轮501,主动齿轮401和从动齿轮501啮合设置,主动齿轮401的节圆直径小于从动齿轮501的节圆直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端架设有支撑杆70,支撑杆70的轴线与主动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支撑杆70设在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中间位置的正上方,支撑杆70上设有对橡胶限位用的挡料板80,挡料板80可定位式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的下方均设有刮胶组件10。

优选地,挡料板80的数量为两个,挡料板80通过止付螺丝803与支撑杆70定位,松开止付螺丝803后,即可实现挡料板80的移动以及两个挡料板80之间的跨距变化,满足不同规格橡胶增塑的下料需求,防止下料过程中橡胶的位置变化,也利于后续橡胶的收集再处理;更优选地,挡料板80包括上移动板801和下挡板802,分开加工,更加方便,上移动板801与支撑杆70可定位式滑动连接,上移动板801上设有长条孔8011,下挡板802通过设在长条孔8011内的螺丝与上移动板801固定连接,设置长条孔8011后,可微调节下挡板802的上下高度,弥补加工误差,既保证充分挡料又可避免组装过程中干涉,下挡板802的下端为三角形且向下伸入到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的中间设置,可对下端的橡胶进行定位,挡料效果明显。

优选地,主辊筒40的辅辊筒50的下方还设有承接槽60,承接槽60与左支撑板固定连接,承接槽60与右支撑板固定连接,承接槽60的上端为喇叭形,设置承接槽60后可及时收集增塑后的橡胶,及时的转运到下一个工序中,减少收集的时间,缩短转运的时间,提升橡胶处理的效率,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影响橡胶的性能。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刮胶组件包括驱动轴3、刮胶刀和气缸6,驱动轴3垂直设在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之间且与二者转动连接,刮胶刀通过两个固定座31固设在驱动轴3上,气缸6远离出力轴的一端通过支架62铰接在左支撑板1上,气缸6的出力轴端铰接驱动杆7的一端,驱动杆7的另一端与驱动轴3固定连接,气缸6的出力轴上下移动通过驱动杆7驱动驱动轴3转动,刮胶刀包括定位架4和刀片5,定位架4与固定座31固定连接,刀片5固设在定位架4的上端,刀片5远离驱动轴3的一端设有倒角52。

优选地,固定座3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定位架4纵向的两端,定位架4纵向的中心线与驱动轴3的轴线平行设置,设置两个固定座31,定位架4的固定更加牢靠,稳定性更高。

优选地,刀片5上设有设有定位槽51,定位槽51的宽度与固定座31的宽度相同,固定座31设在定位槽51内,刀片5通过沉头孔固锁在定位架4上,设置定位槽51后,每次更换刀片5的时候,方便及时快速的对刀片5进行定位,提升更换的效率。

优选地,驱动轴3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分别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固定连接,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上均固锁连接板,驱动轴3与连接板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这样分体设置,方便在连接板上设置轴承的安装位置,如果直接在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上直接设置转动连接用的轴承,加工费用比较高,因为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通过作为辊筒的支撑,体积较大,不易进行翻转加工,设置连接板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方便调节驱动轴3的位置。

优选地,气缸6的下端设有y型接头61,驱动杆7居中铰接在y型接头61内,设置y型接头61,方便与驱动杆7进行连接,受力更加均匀,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气缸6由五通二位电磁阀控制,五通二位电磁阀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控制中心为plc程序,五通二位电磁阀成本低,气管连接更加方便快捷,使得程序控制更加简单化,plc程序容易编辑上手,员工操作简单,降低员工培训成本。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驱动电机30旋转,通过链条链轮机构实现了主辊筒40的旋转,主动齿轮401和从动齿轮501配合,同步实现了辅辊筒50的旋转,由于主动齿轮401和从动齿轮501的节圆直径不同,因此造成了主辊筒40和辅辊筒50的转速差,实现了u对橡胶的挤压开练,上方设置的挡料板80可对橡胶开练过程中进行限位,保证下料的精确性,刮胶组件的过程为刀片5设置辊筒的下方,通过控制中心和五通二位电磁阀控制气缸6的动作,气缸6的出力轴伸出时,使得驱动杆7的一端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驱动轴3旋转,实现了定位架4和刀片5的旋转,完成对辊筒下方的刮胶动作,整个结构简单,通过气缸6的上下运动实现了刀片5向上旋转和向下刮胶的动作,自动刮削效率高,而且刀片5与定位架4分体设置,加工方便,而且刀片5刮胶容易磨损,更换更加方便快捷,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