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配模方法以及模具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2590发布日期:2018-12-01 02:24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配模方法以及模具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配模方法以及模具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塑胶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人们对塑胶产品的外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塑胶产品的外观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塑胶模具的制造水平。目前配模方式为模具全部装配完毕后才配模,这种常见配模方法有以下弊端:1、镶件有间隙,密封性缺失导致产品有飞边、披锋等问题,影响了塑胶产品的外观品质;2、模具的动模与定模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模具的动定模出现间隙,分型线及产品四个拐角严重飞边;3、产品的外观及品质受到影响及产品加工成功率低,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热配模方法,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配模方法,包括: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预设镶件为动模仁、定模仁或者滑块。

进一步地,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步骤包括:将模温机与注塑模具连通;向注塑模具通入循环的热媒。

进一步地,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步骤中,预设温度在40度至70度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预设温度为55度。

进一步地,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的步骤包括:将注塑模具的动模板固定安装于合模机的一端;将注塑模具的定模板固定安装于合模机的另一端;利用合模机对动模板与定模板进行合模。

进一步地,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的步骤包括:利用合模机将动模板向远离定模板的一侧平移开模;对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对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进行测量的步骤中,利用塞规对变形量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的步骤中,利用打磨机对预设镶件进行打磨加工,以对间隙进行补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热配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热配模方法,首先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随后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接着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最后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所述的热配模方法采用了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步骤,所以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生产方法,其包含的热配模方法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成品率高,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生产方法,包括上述的热配模方法,该热配模方法包括: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模具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模具生产方法,其包含的热配模方法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成品率高,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模具生产方法与上述热配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热配模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模具生产方法的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配模方法,用于对加工成型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进行初次配合,并修正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之间的间隙。其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

该热配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

具体地,预设温度即为该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现有技术中,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在常温下进行配模,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配合紧密,配模完成后升温到预设温度生产产品,此时由于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内的镶件均由钢材料制成,所以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发生热膨胀,导致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之间的配合不再紧密,模具与其内的镶件之间会产生间隙,熔融塑料会通过该间隙流出,使得产品产生飞边和毛刺。而在本实施例中,在预设温度下进行配模,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之间的配合依然紧密,注塑模具与其内的预设镶件之间的密封效果好,产品不会出现飞边和毛刺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镶件为注塑模具中与产品外观成型面对应的镶件,或者为注塑模具中与熔融塑料流通性差、不易填满的位置对应的镶件,或者为注塑模具中装配要求较精密的镶件,例如动模仁、定模仁和滑块。具体地,预设镶件可以为动模仁,也可以为定模仁,还可以为滑块;预设镶件可以是动模仁与定模仁的组合,也可以是动模仁与滑块的组合,还可以是定模仁与滑块的组合;预设镶件还可以为动模仁、定模仁与滑块三者的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预设温度在40度至70度的范围内,以模拟注塑模具的生产温度。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为55度,但并不仅限于此,预设温度可以为40度,也可以为70度,对预设温度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步骤s101包括两个步骤,分别为:

步骤s1011:将模温机与注塑模具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预设镶件内设置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与注塑模具的进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注塑模具的排液口连通。模温机的出液口与注塑模具的进液口连接,模温机能够通过出液口和进液口向预设镶件内通入热媒。模温机的回液口与注塑模具的排液口连接,热媒在预设镶件内流动后能够同时回到模温机内。

步骤s1012:向注塑模具通入循环的热媒。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加热预设镶件时,开启模温机,模温机对热媒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媒分别进入注塑模具,并在预设镶件内流动,将热量传递到预设镶件内,以对预设镶件进行加热升温,接着热量散失后的热媒又回到模温机内,模温机对热媒再次加热,周而复始,将预设镶件加热到预设温度。

步骤s102: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

具体地,步骤s102包括三个步骤,分别为:

步骤s1021:将注塑模具的动模板固定安装于合模机的一端。

步骤s1022:将注塑模具的定模板固定安装于合模机的另一端。

步骤s1023:利用合模机对动模板与定模板进行合模。

需要说明的是,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研配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模具制作后期研配时对上下模进行加压合模。本实施例中,利用合模机将动模板和定模板配合,使得动模板内的模仁与定模板内的模仁相互贴合形成型腔。

步骤s103: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

具体地,步骤s103包括三个步骤,分别为:

步骤s1031:利用合模机将动模板向远离定模板的一侧平移开模。

步骤s1032:对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进行测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塞规对变形量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便于后期加工修正。

步骤s104: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s104中,对预设镶件进行钳加工,以对间隙进行补偿,使得注塑模具与其内的预设镶件之间在预设温度下保持高效的密封,不会产生间隙,从而防止产品出现飞边和毛刺。本实施例中,利用打磨机对预设镶件进行打磨加工,以提高预设镶件的加工精度,防止注塑模具与其内的预设镶件之间产生间隙。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热配模方法,首先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随后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接着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最后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所述的热配模方法采用了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步骤,所以能够模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进行配模,密封效果好,配模后生产的产品无飞边和毛刺,外观质量高。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生产方法,用于生产模具。该模具生产方法中包含热配模方法。其中,热配模方法的步骤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该模具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注塑模具加工成型。

步骤s202:将注塑模具中的预设镶件加热至预设温度。

步骤s203:对注塑模具进行合模。

步骤s204:开模并测量预设镶件热膨胀后的变形量。

步骤s205:根据变形量对注塑模具与预设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修正。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模具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